高利梅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培養學生核心素已逐漸成為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將核心素養培養與語文學科教學充分結合,是促使學生個體全面發展的必經之路。基于核心素養導向的探究,在語文課堂教學時,如何高效的培養學生該學科的核心素養,以促使語文的教學的實效性,是我們探究的重要內容。
關鍵詞:初中語文 核心素養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為切實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在日常教學時主要體現為,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發展的能力。教師應充分結合新課改對核心素養實際教學的規定,在以往課堂教學活動實施的基礎上,以課程教學為載體,及時轉變教育教學的理念,充分強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語文學科具有較強的實用性與綜合性,也是其他學科知識學習的基礎。在實施該學科教學時,對學生聽、說、讀、寫等方面的能力進行培養的同時,還要以核心素養為導向,充分發揮語文學科教學優勢,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等方面的素養。因此,我進行深入探究在實際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舉措。
一、合理運用課文強化學生文化審美傳承素養
開展初中語文部編版教材教學時,我們不難發現課文安排和設置質量高,編排思考認真,統籌安排教學內容,課文內容文質精美,不管是文筆和思想內涵等方面,都存在美感與深厚文化內涵。教師在教學時,應引導學生對課文的內涵及每一篇課文的背景文化進行充分的了解,以實現文化審美與傳承。為要培養學生文化審美與傳承素養,教師對課文內容進行足夠了解的基礎上,進而對課文中所包含的傳統文化元素進行發掘。
如在學習對《論語》十二章時,教師可以從傳統文化進行充分發掘該文本的深厚教學價值,傳統文化元素對實施課堂教學具有重大意義。教師在開展該課文教學時,應深化對學生文化審美與傳承素養的培養。從內容來看,《論語》的整個過程介紹詳細,對人具有教育與啟發價值的一些事例等。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該文時,可以著力培養學生掌握其中所蘊藏的教育理念與學習方法等,促使學生主動思考自己在日常學習中是否達到了古人先賢的標準,是否存在需要改進之處,傳遞文章蘊藏的情感和提升思想感悟,實現其核心素養的培養與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改善。
二、 巧妙地通過課文精神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針對語文學科具有強烈的人文性特征,所以對學生健全人格與正確人生觀等方面有著深遠影響和塑造。同時,在愛國情懷和民族使命感的正確世界觀進行構建。所以,教師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應注重利用課文中積極向上的思想感情與人生哲理來引導學生有效提升自身的人文素養。
例如,在《南州六月荔枝丹》的課堂學習活動中,學生既可以在文章中學習到荔枝的生長習性和外形特點等科學常識;還可以從作者在文中大量經典詩文和故事的引用中充分了解荔枝的歷史文化背景,進而激發出自身對中國歷史文化進行研究和探索的濃厚興趣,并在積累中國歷史文化知識的過程中充分了解中國悠久的文化歷史。
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應充分發揮語文學科人文性這一顯著特點,通過文字、語言的精神魅力來引領學生自主的完善人格、陶冶情操,由課文積極思想的浸染,促進其人文素養的自主提升。
三、運用寫作強化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和信息素養的培養
(一)寫作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和考察學生綜合運用能力的重要表現。
通過閱讀等形式,把課文知識與思想內涵等內化為學生自身的思維方式與文化修養,并且利用寫作的形式將內心所想所思充分表達出來。在教學中,強化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提升。學生在對疑難問題進行解決時,也會產生寫作欲望,教師應把握有利時機,適時開展寫作訓練,促使學生滿懷情感的開展寫作活動,也能較好的鍛煉表達能力,實現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有效提升。
比如,在開展寫作教學時,教師以“感悟自然”為主題,要求學生開展寫作活動。寫作中學生可以結合與自然環境變化相關的一些網絡資料,搜集相關的寫作素材進行整合,了解自然環境目前變化的總體情況,尋找到寫作的切入點,更好地抒發其內心的情感,利用寫作表達其觀點,達到語言鍛煉與綜合運用能力,切實提升其核心素養水平。
(二)信息素養的培養使學生快速提取和輸出信息
教師通過初中語文課程中的寫作訓練可以很好的提升他們的信息素養,讓他們能夠快速抓住信息主題,并能夠使用文字將重要信息進行合理闡述。
“感悟自然”這一主題的習作,學生可以結合有關自然環境變化的闡述自己的內心感悟和觀點,比如 “北極冰面逐年減少”這類自然環境正在發生巨大變化,學生可以對時事新聞進行分析增加文章的亮點,還能提升文章論點的準確性和可信度,同時也是加強學生信息素養的一個有效過程。
四、通過閱讀鍛煉強化學生思維發展與提升
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教師必須對此高度重視。通過閱讀教學,較好地培養和提升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要鼓勵學生合理質疑,有助于學生閱讀核心素養的提升和思維的發展。
教師鼓勵學生帶著質疑開展閱讀,大聲朗讀,全身心的投入到閱讀情境中有助于課文內容進行理解和思維能力素養的培養。如《紫藤蘿瀑布》一文閱讀時鼓勵學生大膽地進行朗讀地過程中,學生會覺得自己仿佛就是課文的主人,仿佛身處紫藤蘿的海洋之中,豐富了學生的核心素養,也有助于思維能力的提升。
五、通過歸納總結培養學生的思維素養
初中學生的思維發展正處于形象思維過渡到邏輯思維的關鍵時期。教師在提升其思維素養的實際教學活動中應注意既要區別于小學階段的豐富形象思維訓練,也要注意邏輯思維鍛煉的適度性,避免因為過度訓練。
初中語文中的重點字詞進行有序歸納,或者通過文章各段意總結出中心思想,這些學習活動很好地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并形成條理清晰、層次分明思路。例如:上朱自清《背影》一課,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在文中尋找父親穿過鐵道買橘子時的一些動作詞語來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真實情感,他們通過動詞的指向性特征找出“穿”“跳”“爬”“蹣跚”“探身”“攀著”“縮”“微傾”這些父親買橘子時的動作詞匯,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形成提煉知識要點有序的思考的模式。
培養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善總結、精提煉的思維素養,不僅有助于自身正確分析問題思路的養成,還能切實掌握學習方法,同時對其他學科的學習也具有很大的幫助。
因此,在開展初中語文教學時,要有效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水平,教師需靈活運用教學策略,以學生核心素養提升為衡量指標,適時對教學策略進行調整。教師需對核心素養的內涵進行充分了解,明確教學目標,確立學生主體地位,突破傳統教學局限。同時,教師要結合教學實際,不斷豐富語文學科教學內容,促使其核心素養得以全面有效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趙曉玲.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對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影響及對策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45):95-96.
[2]丁翔.培養核心素養 升華閱讀教學——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9(10):57-59.
[3]符建美.對核心素養觀下初中語文閱讀活動模式的構建與反思[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9(12):26-28.
[4]王自強.芻議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初中語文課程整合實施方法[J].中國農村教育,2019(35):57-58.
[5]馬忠虎.新課程理念下農村初中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J].甘肅教育,2019(2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