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海燕
摘要:生態化教學是當前社會發展背景下被提出的一項新型教學手段,它主要對教師提出了訓練學生學習思維,提高學生整體學習能力和學科核心素養的要求。而生態化教學手段在課程中的高效應用,則能夠從自然環境、社會環境以及“人”的角度,幫助學生更全面地提高自身學習認知。因此,本文就以高中生物課程的相關教學為例,展開如下討論。
關鍵詞:生態化課堂;高中生物;有效性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之所以選擇高中生物課程作為教學案例,其中一大部分原因就在于,高中生物課程中會涉及部分全面可持續發展教學理論,而這一課程相對向其他課程而言,應用生態化教學手段所開展的教學效率會更好,所以筆者選擇利用高中生物課程為例,展開討論。與此同時,高中這一課程教學階段,對培養學生的綜合發展能力以及核心素養的要求也會更高,這便更適用于生態化教學,以便保證學生在學習到生物可持續發展的同時,掌握相應的以人文本意識。
一、創設生態化教學目標,營造良好課程學習氛圍
教師要切實在高中生物課程中,將生態化教學手段加以應用,并切實發揮出這種教學手段的效用,進而提高學生們自身的綜合學習能力,強化他們的生物學科核心素養,首先要完成的教學準備任務便是創設生態化教學目標,進而營造起良好的課程學習氛圍[1]。因為生態化教學之一手段其本身會受新型的教學觀念影響,對學生們更多地展現素質文化內容,同時也會提出部分學生主動性相關的教學要求,所以課程的開展過程中,教師就要著重對“以學生為中心”這一目標加以明確,進而達成遵循學生自身發展特性、謀求不同學生之間全面獨特發展的目的。對此,教師可以先對課程教學內容進行相應的分析,并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主題,制定出更具針對性的教學目的,同時將生態化元素融入其中,這樣展開的課程才能夠在強化課程學習氛圍的同時更具實效性。
以人教版新教材高一生物必修一中的“細胞的生命歷程”相關內容為例,教師在進行這一章節的教學課程展開,就可以根據課程主題,創設“了解細胞發展方式”等目標。之后再利用聯系生活實際的方式,將課程內容進行生活化轉化,如可以將細胞的整體發展擬人化,或利用動漫技術手段將知識內容實體化等等,這樣都能夠更好地營造出良好課程學習氛圍,使學生們的整體學習能力得到提升。
二、革新課程教學的手段,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設立明確的教學目標之后,教師還應該根據新型課程開陣背景,將傳統的教學形式、手段加以及時更新,如利用與課程主題相貼切的生態化教學情境等方式,來引導學生們深入參與到課程學習之中等等[2]。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們能夠更切實地體會到課程學習的樂趣,并能夠從自身的角度出發,完成對課程更為全面的認知與理解,這對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能力,培養起他們對生物課程的正確價值認知都具有相對重要的意義。
以人教新版本高一生物必修二中的“遺傳因子的發現”相關內容為例,教師在進行這一章節內容的相關教學時,其實就可以充分地革新課程教學形式及手段,利用模擬課程教學主題的方式,創設出相應的課程教學情境,以保證學生更好地在課堂中發揮出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并有效提高他們對課程的學習熱情。因為這一章節內容中所提及的實驗是圍繞著“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所展開,那么教師就可以在課程中,利用多媒體信息手段,模擬豌豆的整體雜交實驗,并在此同時,讓學生們作為“觀察員”記錄下相應的實驗步驟和相應結論。而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們能夠更深切地感受到生物課程的趣味性,并能夠在模擬實驗記錄中通過自身對信息化生態的“直觀”記錄,更全面地了解到教學內容,進而達到有效提高本身對課程的理解、記憶能力的教學目的。
三、巧用多元化評價體系,完善生態化教學的機制
除上述兩點課程革新手段的應用之外,教師要想更好地將生態化教學形式應用于高中生物課程展開過程中,還可以巧妙地將評價體系加以擴展,以更具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將整體生態化教學機制加以完善[3]。對此,教師可以嘗試將學生們根據學習能力,平均分成不同的小組,并在課程的開展過程中讓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完成既定的學習實驗任務,這邊能夠保證生態化教學完整體系的基本成型。之后教師還可以將學生作為評價主體與被評價主體,完成相應的教學整體評價,即通過教師評價、學生相互評價、自我評價、小組整體評價等多角度完善相應評價體系,進而達成幫助學生加深自我認知,強化課程理解的相關教學目的。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為更好地在高中生物課程教學中,應用生態化教學這一新型教學手段,并將其本身的教學效益全部激發,進而培養起學生們的良好學習能力、思維意識,就需要從創設生態化教學目標,營造良好的課程學習氛圍;革新課程教學環節,調動學生自身學習興趣;巧用多元化評價體系,完善生態化教學機制,這樣幾個手段出發。以達到確保學生們在課程中得到相對有效的學習內容,強化其本身的綜合發展能力的最終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王薇,房巖,孫剛,劉聰.生態文明教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滲透研究[J].科技視界,2020(23):160-161.
[2]鄢秀敏.生態觀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滲透途徑[J].西部素質教育,2019,5(18):62-63.
[3]蔣先梅,章春容.高中生物學科教學中生態道德教育的實施策略[J].教育科學論壇,2018(29):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