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晶
摘要:課堂教學是中學歷史教學的主要渠道,同時也是中學歷史教學改革的“主戰場”。近些年在中學歷史教學改革過程中,教師們積極探索、勇于實踐、不斷創新,取得了一系列喜人的成果,但同時也有一些問題亟待解決,這樣才能更好地適應中學歷史教學發展。文章主要對中學歷史課堂教學改革的進展及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了分析,以供廣大教育同仁參考借鑒。
關鍵詞:中學歷史;課堂教學改革;進展及問題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實施及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中學歷史課堂教學改革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經過教師們的積極探索與努力,探究出了多種優秀的教學方式,推動了中學歷史教學改革發展。但與此同時,仍然有一些問題需要加以解決,這樣才能更好地適應中國歷史教學的發展,使學生的學習效率與學習質量不斷提升,為學生的綜合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一、當前中學歷史課堂教學改革的進展
(一)倡導主體性教學
在中學歷史課堂教學改革中,教師越來越注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和激勵學生主動地學習歷史知識,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對此,教師采用了多種教學方法,比如閱讀、演講、議論、競賽等,通過教師的積極引導,增強了生生互動與師生互動,以確保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相較于傳統教學中的“滿堂灌”,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突出,整體教學效果呈現出明顯的上升趨勢,讓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二)多樣化教學方式
教學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如何巧妙地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值得廣大教師的深入思考。通過中學歷史課堂的教學改革,歷史教師積極探索新穎的教學方式,將歷史知識以多種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引導學生進行深入地探究學習。其中,既包括基于信息技術的現代教學手段,同時也有對傳統教學方式的創新,例如,教學中問題的引導、學習情境的創設、對歷史材料的運用等,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感受到了歷史學科的魅力,進而可以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歷史知識學習。
(三)與現實問題聯系
歷史與現實是不能分割的,歷史是過去的現實,而現實又是歷史的延續。學習歷史知識不能脫離與現實問題的聯系,否則無法發揮出歷史教育的價值。在歷史課堂教學改革過程中,教師更加注重與現實問題的恰當練習,比如聯系國內外的發展形勢、引出相關的現實問題,使學生認清現實與歷史的關系。[1]再比如,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就某個問題或知識進行社會調查,讓學生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深入對知識的理解,同時形成良好的歷史觀念。
二、中學歷史課堂教學改革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對信息技術的運用
隨著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廣泛應用,有效推動了教學改革發展,豐富了教師的教學方式,拓展了課堂中的知識容量。但如何合理地使用信息技術開展歷史教學,值得每一位教師的深入思考,這不僅體現在對信息技術的使用程度上,而且還表現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2]例如,在課堂中播放相關的資料,時間越長是否效果越好;在展示影視材料的時候,是否需要剪輯;哪些知識內容適合使用信息技術手段教學……這些問題都是中學歷史課堂教學改革中急需解決的問題。
(二)對教學內容的把握
課堂教學時間是有限的,如何選擇教學重點內容,組織重點的教學活動,直接影響著整體的教學效果。部分教師在課堂中忽視了對教學內容的把握,導致重點知識內容被忽視,將更多的時間與精力放在了其他內容上,影響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例如,在講解一戰、二戰結束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對兩次戰爭的結果與影響一帶而過,而花費了大量時間與學生探究其中的某個事件。這不僅與教師對教學內容把握不準確有關,而且還因為教師對教材的使用不合理,最終的結果就是影響了學生對關鍵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三)教學中的思想教育
中學歷史教育不僅要為學生傳授豐富的知識與技能,而且還要注重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學生經過歷史學習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及價值觀。但有的教師在該方面存在一定的偏差,忽視了對學生的思想教育,亦或者教育方式太生硬、太死板,無法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受到感染與熏陶。例如,不恰當地聯系現實、生硬地說教式教學等,這些都無法使歷史教育中豐富的思想養分被挖掘出來,不能有效啟迪和教育學生的思想。
(四)教學基本功的問題
歷史教師的教學基本功是中學歷史課堂教學改革中急需解決的問題之一,目前有很多年輕的中學歷史教師,這些教師缺少足夠的教學經驗,在實際的教學中難免會出現各種問題,比如專業知識不夠扎實,無法有效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隨機應變能力比較差,還有就是教學語言不夠扎實,不能生動準確地講解知識,亦或者普通話水平有待提升。[3]素質教育需要高素質的教師,教師的教學基本功是教師素質的重要體現,一名好的歷史教師不僅要具備優秀的專業理論、專業知識及專業技能,而且還要在心理學、教育學等方面有著扎實的基礎,這樣才能更好地進行教育教學活動。
三、結語
總的來說,如今的中學歷史教學正處于改革與發展的過程中,經過眾多教師的努力探索,已經取得了眾多可喜的成果,促進了歷史教育改革發展,但仍有一些問題亟待解決。因此,中學歷史教師要積極行動起來,深入學習現代教育理念,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及職業素養,優化完善現有教學模式的同時,積極創新探索新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更優質的歷史教育,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燕秀芳. 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創新[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 2021(04)
[2]衡曉剛. 基于“學理”研判的歷史課堂教學形態的構建與實踐[J].? 新課程研究(上旬刊). 2016(08)
[3]鐘華. 論如何把握時代脈搏,激活高中歷史課堂教學[J].? 才智.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