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云鵬
摘 要:學生在初中階段,便會開始接觸歷史這一門課程,學生在未學歷史時會對歷史這一科目抱以好奇心。但隨著深入的接觸,會發現歷史課并不是想象中的豐富多彩,反而教師在歷史教學中經常講授一些歷史事件的發展背景,發展意義等知識點使歷史課顯得枯燥無趣。在歷史教學中,教師對于學生發生的各種問題行為,應該針對這些問題行為合理運用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學習,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加學生對于歷史的興趣。在諸多教學策略中,案例教學是在初中歷史課堂中運用較為廣泛并且效果較好的一種教學策略,本文便對初中歷史課堂中案例教學進行一個簡單的敘述。
關鍵詞:中學歷史;案例教學;教學策略
案例教學是一種新型教學策略,不同于傳統教學的呆板,它是一種交互性、開放性較強的新型教學方式,教師在課堂中可以結合所學的知識點為學生講述一些真實的歷史故事。讓學生在案例中去探索、去思考,在探索和思考中啟發學生的思維,加深學生對歷史知識點的理解程度。初中歷史教師在實施案例教學時也應該注意自己的使用方式、使用對象以及使用時間,正確運用案例教學法從而使得課堂達到最佳狀態。教師想要在教學中合理使用案例教學,需要注意以下幾個點,根據以下幾點教學策略提高教師在課堂中的教學效率。
一、合理運用歷史資料
根據皮亞杰認知發展理論,初中生正處于具體運算時期,此學期的學生在學習歷史知識時,對于歷史故事的興趣遠大于對于歷史一些死記硬背知識點的興趣,故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將知識點巧妙地融入到一些歷史故事中,增加學生對歷史的興趣,同時也加深了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其實,歷史的知識點與歷史故事本就是相互關聯的,一些歷史知識都是從各種歷史故事中提取分析出來的,也正是這些歷史知識點使得這些歷史事件在歷史的漫漫長河中顯得極為重要,使得這些歷史事件推動了歷史的發展。
例如:在初中歷史中,商鞅在政治上、經濟上、軍事上皆進行變法,廢除奴隸制經濟基礎,確立封建經濟基礎這個知識點是一個常考的知識點,大部分學生對歷史中的知識點只知道死記硬背。歷史教師對于這個知識點,可以運用一些歷史資料,講述商鞅變法時的政治格局以及變法之后發生的變化,通過故事讓學生了解商鞅為何要變法,又為何對政治、經濟、軍事這三方面進行變法以及商鞅變法為國家人民帶來了什么好處。學生通過教師運用的歷史資料可以使學生深入的理解以上問題,使商鞅變法的內容以及意義在學生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合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
隨著當今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教學技術融入我們的課堂中,作為一名初中歷史教師,我們在教學中也應該跟隨時代的腳步,學習現代信息技術,將現代信息技術帶入到課堂中,為學生打造一個新型的教學課堂。初中歷史教師在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時,也可以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幫助進行輔助教學。教師在進行案例教學時通過口頭的描述顯得比較抽象,如果一些講故事能力較差的教師或者對于一些理解能力教差的學生,案例教學對于學生的作用將會大大減小。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在教學時通過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中播放與教學知識點相關的視頻或者讓學生觀賞圖片,直觀的接觸歷史中發生的事或者物。
例如:教師在講述近代史時,可以安排一個課時的時間讓學生先觀看電影《建國大業》,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從抗日戰爭結束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前夕發生的一系列故事,學生通過觀看這部電影,可以對中國近代一些歷史的基本發展路線以及發展背景和發生的事件有一個大致的理解。教師通過在案例教學時合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可以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增大案例教學在歷史教學中起到的作用。
三、創建一定的教學情境
在教師進行案例教學時,也可以根據案例適當地建設情境,將學生引入到情境中,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一些歷史事件,體會其中的意義。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準備好一個情境劇《鴻門宴》,讓學生在上課時進行表演。通過創建情境的方式既可以幫助教師進行案例教學,還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親自參與到情境中,可以讓這個知識點在學生腦海中留下深刻印象,同時還能活躍課堂氣氛。
四、結語
根據以上所述,初中歷史教師在課堂中解決學生問題行為時不僅要正確選擇教學策略,而且要合理使用教學策略,在課堂上對于不同學生使用的教學策略也不同,使用教學策略的時機也有所不同。案例教學在歷史教學中能發揮很大的作用,教師需要對其合理運用,通過生動形象的案例幫助學生理解每一件歷史事件背后的發生背景以及對于歷史發展的意義,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我相信,只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素質,細心設計教案,一定能為學生建設一個合適的學習環境。
參考文獻:
[1]張小松.現代化新論——世界與中國的現代化進程[J].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10月版.
[2]吉爾伯特·羅茲曼.中國的現代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