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彩和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預見性護理應用于神經外科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預防的臨床效果。方法:隨機選擇我院神經外科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間行手術治療的患者52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分組法分為對照組(常規護理)與觀察組(預見性護理),每組分別為26例。結果:觀察組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率、滿意度均優于對照組。結論:預見性護理在神經外科圍手術期的應用,可以針對下肢深靜脈血栓進行有效的預防。
關鍵詞:下肢深靜脈血栓;預見性護理;神經外科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1--01
根據下肢深靜脈血栓臨床預防方案進行分析,現階段預防措施主要涉及藥物干預、機械干預、功能鍛煉等相關舉措。對神經外科來說,雖然上述措施能夠發揮一定的預防作用,然而因為手術的特殊性,圍手術期還應當結合患者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的干預,結合深靜脈血栓發病誘因進行全面的護理干預,才能夠將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生率降到最低[1]。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我院神經外科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間行手術治療的患者52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分組法分為對照組(常規護理)與觀察組(預見性護理),每組分別為26例。對照組當中,男性17例,女性9例;年齡28~65歲,中位年齡(41.5±7.3)歲。觀察組當中,男性16例,女性10例;年齡26~67歲,中位年齡(41.7±7.1)歲。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措施,在圍手術期進行常規術前準備、術中配合、術后指導等。對于觀察組,給予下面幾點干預措施:
1.2.1病情評估
等到患者入院后,需要及時針對患者狀況開展全面的評價,針對患者下肢情況進行全面的評價,判斷患者是否存在靜脈曲張癥狀、水腫癥狀等,選擇Autar量表評價風險。
1.2.2心理護理
護理人員需要針對患者進行手術方案、注意事項、下肢深靜脈血栓誘因及預防知識等,使得患者能夠系統學習疾病相關知識,提升患者依從性。在此基礎上,針對患者心理狀態進行系統的評估,鼓勵患者傾述、提問,然后結合患者實際情況進行心理疏導,讓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2]。
1.2.3下肢護理
術后需要定期針對患者進行下肢肌肉的按摩與下肢關節被動屈伸鍛煉。對于術后仍舊昏迷的患者,將患者下肢抬高20~30°左右,保障血液的順利回流,同時康復醫師輔助膝關節進行屈曲鍛煉,幅度控制在10~15°之間。一般狀況下,下肢被動鍛煉時間為15min每次,2次/日。
1.2.4機械干預
對于彈力襪的使用,主要在術后2~3d,輔助并指導患者針對彈力襪進行規范穿戴。在此基礎上,輔助使用間歇充氣加壓泵,通過周期性加壓、卸壓措施,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
1.2.5飲食護理
神經外科術后飲食應當盡可能選擇清淡、高纖維的飲食,防止便秘引發腹壓增高現象,導致下肢靜脈血液出現回流的情況。與此同時,嚴格控制食鹽并添加適量的蔬果,以此來緩解血液黏稠現象。
1.3臨床觀察指標
滿意度選擇我院自制調查問卷,針對患者開展問卷調查,主要圍繞宣教、環境、態度、操作、療效這五個方面進行調查,單項總分100。
1.4統計學方法
統計學軟件選擇SPSS 22.0,護理滿意度選擇(x±s)表示,t檢驗,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率選擇%表示,x2檢驗。
2結果
2.1下肢深靜脈血栓
對照組患者術后發生4例下肢腫脹、2例肺栓塞,23.08%(6/26);觀察組術后發生1例下肢腫脹,3.85%(1/26)。(x2=4.127,P<0.05)。
2.2滿意度
根據表1所示滿意度數據可知,觀察組各項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
3討論
所謂下肢深靜脈血栓,主要指的是血液出現異常凝結現象,使得下肢出現血凝塊大量聚集情況,導致患者血液流通受到嚴重的干擾。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率、滿意度均優于對照組。本研究提出預見性護理方案,通過在圍手術期結合下肢深靜脈血栓高危因素進行系統的干預可有效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生,同時還可改善患者預后情況。
從研究結果來看,觀察組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臨床能夠獲得舒適的體驗,充分肯定了預見性護理應用于神經外科手術的效果,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盤麗華,韋玉麗,周翹等.下肢運動操預防神經外科術后患者深靜脈血栓的效果觀察[J].現代醫院,2020,20(09):1393-1395.
[2]簡明,凌畢益,文安笑.神經外科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預防措施及護理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8,13(11):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