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海燕
摘要:我國越來越重視應用型技術人才的發展。在“大語文”背景下,中職語文教師在改革自己傳統教學風格的同時也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習慣。中職語文教師在日常生活中應當積極采取各種措施,最大化的激發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興趣,教師還應該將語文教學與學生的學習做到統一,切實提高中職語文的教學水平。
關鍵詞:“大語文”背景;中職語文;教學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大語文”背景是不同于傳統教學思想的,在新形勢的教學背景下,學校,家庭,社會形成一個語文學習體系,讓學生依托于語文課堂和課本內容進行延展性的語文知識內容學習和應用,形成以課堂教學為中心的語文教學新模式。所謂有效教學,即是在有效的時間內幫助學生最大程度化的理解語文的內涵知識,提升學生的語文基本素養和基本內涵,并使之成為具有專業型應用型技術人才。
一、實現教與學的完美結合,是提高語文教學的重要舉措
中職學校不同于普通的高中學校,普通高中學校注重知識的記憶性和理解性,中職學校注重學生的學科理解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所以對于中職教師的語文教學提出了巨大的挑戰。中職教師要實現教與學的完美結合,可以在原有的語文教材內容基礎上,適當的增加職教元素,讓語文課堂的教學內容趨于豐富,凸顯職教教學的教學特點,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要注重教學與學習的有效融合,以學生的學習基礎為主要依據進行知識內容的教學,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從中獲取知識內容。
例如,在人教版中職語文第一冊課本《我的夢想》一文中,教師不要在課堂的開始就讓學生理解文章課文中難以理解的句子,而是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夢想的來源,夢想的理念以及夢想的實現過程,讓學生通過多媒體來了解夢想的產生與實現,做到對課程內容課前預習。教師給學生安排了良好的課前預習工作后,利用多媒體來給學生制作各式各樣具有趣味性的課文知識講解內容,從根本上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樂趣,落實在“大語文”背景下的教師教學方案和學生學習習慣。實現教學與學習的完美結合,不僅對語文的課堂效果起到了推動作用,也對學生的應用實踐產生了督導作用。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落實語文教學的前提
對于種子的學生由于年齡處于青春期階段,所以對事物的接觸會出現短暫性興趣,面對這一現象,教師應該及時為語文學科的教學創造一些趣味性內容,以此來吸引學生對語文學科學習的興趣。俗話說:“知識來源于生活,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教師。”所以教師應該及時為學生制定富含趣味性的語文課堂教學內容,為語文良好的教學效果提供必要條件。由于學生的語文基礎較為薄弱且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部分中職學生對語文的學習提不起興趣,自然對語文知識的學習也就更拖拉。
例如,在人教版中職語文第三冊課本《東方與西方的科學》文章內容講解中,教師要想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要為該課堂內容需要講的知識做好相應的鋪墊,利用趣味性的知識內容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的初始時間,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來給學生展示西方國家與東方國家近些年的經濟發展視頻以及人文關系差異視頻,學生觀看視頻結束后會對西方和東方的差異性事物產生疑問,教師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理給學生講解西方和東方的差異并拋出有關文章內容的知識理解性問題,學生在教師的講解下對兩方的差異有了簡單性的了解后,學生就會對課文內容產生閱讀興趣,從而在“大語文”的背景下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提高中職語文教師的專業素養
雖然一些工作崗位對中職學校的學生需求量很大,但是由于中職院校有些學生專業知識水平掌握不到位,實踐操作能力不過關,一些企業面對這一現象對中職院校學生的需求量逐漸減少。究其根本原因,中職院校的教授課程的教師專業素養達不到國家標準,導致學生對語文課程的學習效率降低,對語文課程的知識理解不到位,降低對語文知識內容的掌握效率。提高中職教師的專業教學水平和學科素養,是幫助學生有效學習語文的有效途徑之一,教師的素養不僅影響著教師的修養,也影響著學生對語文學識的認識和積累。
例如,在人教版中職語文第一冊《荷塘月色》課文講解中,如果教師的學科素養達不到應有的標準,對作者朱自清的了解就達不到深刻印象,對作者朱自清的背景講解也達不到應有的水平,學生在了解作者寫作《荷塘月色》時具備的思想感情也處于薄弱階段。所以教師要具備高超的語文素養,在“大語文”背景下,利用活躍的思想創新意識,進行《荷塘月色》課文知識內容的詳細講解,讓學生被教師的深淵博學所吸引,被教師優越的教學素養所吸引,提升學生對學科的認識和學習能動性,為學生的以后的實踐應用做好堅實基礎的工作準備。
四、完善教學內容,完備評價體系
針對程序化,規格化的傳統語文教學程序,越來越多的學生對語文的單調教學產生厭倦心理。面對越來越多的程序性,規格化的教學步驟,教師應該進行最大程度的教學改革,豐富中職語文課堂的教學環節,讓學生對一環一環緊緊相連的語文教學內容產生濃厚興趣,對語文的實際性應用問題做出準確解答。在教師教學過程完畢后,教師可以利用課下休息時間給學生分發教師教學課堂趣味性評價紙條,利用私密條件進行教師教學的評價,最大程度的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核心素養。
例如,當《貴在一個“新”字》課文內容講解中,教師應該將文章書寫時的社會背景,社會影響,社會環境講解給學生,讓學生對其現象有更深層次的了解,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也就更加容易。教師也可以利用課堂趣味性活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關于“新”字做辯論,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邏輯。課堂結束后,教師給學生傳遞課堂評價紙條,讓學生針對自己的課堂學習效果進行評價,對教師的教學提出建議,教師在根據學生的建議進行修改提升。完善中職語文教學內容,完備中職語文評價體系,讓中職學生不再局限于課堂內容,而是讓思想走出課堂,提升自我。
結束語:在“大語文”背景下的中職語文教學不僅需要教師進行語文的創新性教學,也需要學生有規律有意念的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從根本上抓住學習語文的契機。利用“大語文”背景下的教學理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師的語文專業素養,完備語文教學的評價體系,從根本上落實語文教學的基本內在之處。總之,有效教學是在“大語文”背景前提下進行的策略性教學,最大化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基本素養。
參考文獻
[1]陳曉紅.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與閩中土堡文化深度融合的有效策略[J].2021(34):7-8.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4.003.
[2]肖光躍.中職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有效結合的策略探究[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1(07):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