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學梅 林海軍
摘要:隨著“三通兩平臺”的全覆蓋,學校的圍墻被無形地跨越,教育教學變得更加開放,每間教室便是一個世界。教師建設和使用云空間,最終要將其引入課堂教學的主陣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利用人人通網絡空間,優化課堂教學過程,將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線上線下相結合,讓學習變得快樂高效。
關鍵詞:網絡學習空間 ? 小學數學 ? 教學過程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一、利用“人人通”網絡學習空間優化課前導學
1.有利于拓展學習空間。課前導學即學生在教師的有效引導下的課前預習,它是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的環節,但是傳統課堂教學有許多的局限性,課前導學往往難以有效開展,甚至流于形式,教學過程主要依靠課堂時間和教室空間來完成,影響學生學習效果。“人人通”網絡學習空間讓學習不受時空限制,給小學數學課前導學教學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有利于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例如,小學二年級數學下冊第六單元第一課時《克和千克》的教學,本節課操作活動多,只有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自主探索,才會取得理想的效果,否則事倍功半。如何能延長課堂時間?教師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學生課前“先學”,教師課堂上“后教”。利用“人人通”個人空間的“課前導學”功能向學生推送微課視頻,發布“導學任務單”,學生觀看自學,完成導學任務后上傳、提交。學生經過課前自主學習,已經能學會一部分知識,完成一部分實踐操作,等于延長課堂學習時間。
2.有利于學生個性化學習。學生課前利用個人空間進行自主學習,學習時間、地點、方式自定,有利于個性化學習。教師課前設計導學案,通過人人通教師端(教學助手)將學習內容(包括文本、圖片或視頻等)發布在人人通班級空間,學生利用云校家學生端接收并按要求完成,課前導學能夠有序有效的進行。小學生有意注意時間短,文字理解能力較弱,課前導學以“微課+前測題的形式呈現,低年級學生還可以用他們最喜歡的動畫片的形式呈現教材知識點,吸引學生注意力,輔以簡單的知識講解,學生更容易接受。
3. 有利于實施精準教學。新課程標準提出“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教師課前精準把握學生的知識起點,課堂上才能有的放矢,靶向教學。學生課前完成導學任務后在線提交,教師進入個人空間“我的教學”中“課前導學”查看學生提交的作業,分析學生對自主學習的達成情況,精準把握學生教學起點,對課堂教學進行再設計。教師通過后臺大數據分析,能夠知道學生課前學會了什么,出現的學習困難和問題是什么,聚焦教學重難點和學生的知識盲點,恰當選擇教學策略和方法,節約課堂時間,課堂教學才會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二、利用“人人通”網絡學習空間優化課堂教學
1.學習資源充分利用。學習資源從來源上講分為課本資源和素材資源,后者既可以由教師提供,也可以由學生提供。傳統教學的課堂上,學生提供的學習資源主要以文字和圖片的形式呈現,形式單一,難以滿足課堂需要。網絡環境下,“人人通”平臺提供的海量優質教學資源可作為教學素材在課堂直接使用,教師也可以上傳自己的備課資源到“我的教學”,課堂上點擊“開始上課”就能隨意調取相關資源,方便快捷。豐富的學習資源能為課堂教學注入生機和活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2.直觀教學,突破重難點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重難點知識的講解往往占據課堂較多時間,當學生面對抽象或復雜的問題難以理解時,就需要教師利用圖片或音視頻形式做輔助,化抽象為具體,化靜為動,讓學生“眼見為實”,發揮直觀教學的優勢。比如在《克和千克》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借助人人通“互動課堂 ”功能,投屏播放教師實驗演示“用天平稱1克重的物品”的操作全過程,教室任何位置的同學都可以清晰地看到,增強了演示效果。
3.互動交流,提升學習效果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是小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信息化教學環境下的數學學習更需要也更容易開展這種互動交流互動。人人通學習空間讓師生交流、生生交流和人機交流不受時空限制,學生敢于大膽表達自己獨特的想法,放飛自己的個性,縮短了師生、生生之間的心理距離,有利于一些特定活動或特定教學過程的實施。比如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時,利用 “移動講臺”記錄、展示小組學習成果,在討論交流時各個小組還可以發“彈幕”互動分享本小組的觀點或想法,新穎的形式還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了小組討論交流效果。
三、利用“人人通”開展課后拓展教學
傳統教學的課后拓展,形式單一、內容老套,學生沒有興趣,使得課后拓展流于形式。新課程理念下,小學數學課后拓展應是課堂教學內容的延伸,是學生學習環境和學習方式的拓展。教師要選擇有趣的內容和學生喜歡的呈現方式,讓學生享受課后拓展活動的樂趣,由被動轉變為主動,由愿意動腦變為樂于思考。人人通學習空間為學生課后拓展提供強有力地支持:教師在線發布探究內容,對學生進行方法引領,學生線下獨立或小組形式進行實踐探究,在線提交探究成果,彼此互相分享。
網絡空間教學為學生課后拓展提供了無限廣闊的天地,讓不同學生在數學上能得到應有的發展,有利于開發學生的數學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綜上所述,利用人人通網絡空間教學,能夠優化小學數學教學過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讓學生學會自動獲取知識、自我成長,但是這種全新的教學方式也有自身的弊端,需要教師揚長避短,有效開發利用平臺功能,讓教學效益最大化。
參考文獻
[1]韋云慶.論網絡學習空間下小學數學智慧課堂教學對策[J].廣西教育,2019(41): 135-136.
[2]管玨琪,蘇小兵,郭毅,祝智庭. 電子書包環境下小學數學復習課教學模式的設計[J]. 中國電化教育,2015,(3).
[3]唐燁偉,樊雅琴,龐敬文,鐘紹春,王偉. 基于網絡學習空間的小學數學智慧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 中國電化教育,2015,(7).
[4]王銳. 網絡環境下小學數學自主學習方式的建構[J]. 吉林教育,20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