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美銀 石瑩
摘要:中職階段的教學不能再沿用單一的傳授式教學,英語教師要理性地分析當前的教學現狀,結合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投入自己的真情實感。身為任課教師要結合客觀需求,為學生打造優秀的合作學習活動,給學生抒發自己意見的機會,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從而使英語課堂充滿活力。也能為學生提供新穎的學習思路,完成教學效果的提升。本文對中職英語教學中合作學習的融入實踐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中職英語;合作學習;教學優勢;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一、合作學習的教學價值
(一)提升學生參與度
合作學習可以促進學生英語交流能力、合作意識、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使學生獲得多方面的鍛煉,這也是當前突出學生課堂地位的一種方式。合作學習在英語教學中有著很大的好處,首先,讓差異性較大的學生們都能獲得公平的學習機會,對于學習困難的學生,可以在合作中通過交流,學習他人的經驗,也能鍛煉自身語言交際能力。對于學習基礎一般的學生,可以找到自身可以進步的空間,讓學生能夠提升學習的質量。對于成績較好的學生,能夠發揮其引領作用,可以組織組員一起學習,讓學習的過程有條不紊地進行,從而提升學生的參與感,給學生帶來不同的學習思路。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過程可以顯著提升學生的自學效率,使學生獲得較好的學習體驗,這些都是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質量的有效方式,也是合作教學所帶來的教學優勢。
(二)實現深度教學
合作學習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提升對英語綜合性的思考,構建立體化的教學體系。合作學習可以結合多媒體教學、實踐教學等模式的應用,形成深度學習的效果。教師應做好教學調查分析,創設科學性的教學方案,突出合作任務的主題,挖掘相關教學資源,將教學重點全部呈現在合作活動中,加強學生的直觀效果。所以合作活動是促進深度教學的重要路徑,把多元化的內容融入到英語課堂中,能夠從學生思考分析和合理運用角度開展教學引導。在合作活動中,學生能夠充分擴展思維,提升學習的效率。更利于學生理解知識的難點和重點,學生也能夠以靈活的英語思維方式進行閱讀或者寫作,進而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都能夠得到提升,順利地完成教學目標。
二、中職英語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
(一)構建師生合作課堂
中職學生的差異性比普通中學生要大,在英語學習中,大部分學生之間的學習水平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針對這一情況,就需要教師多給予學生關注,要與學生之間進行合作交流,這對于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與作用。通過有效地交流,能夠讓學生從多個方面、多個角度來了解文章、分析文章,同時教與學之間的對話,也能拉近師生的關系,學生更愿意接受教師的指導。教師要多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學生對知識產生的疑問也要積極詢問教師并探索思考,確保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提升。在合作課堂中,教師也要關注學生反饋,保障課堂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綜合能力水平提高。
(二)小組合作教學模式
小組合作是當前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的有效方式。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要注重合作議題的切入點,做到有新意、有深度,使學生通過對議題的探討,拓展學習路徑,提升教學有效性。舉例來說,在《The Spring Festival》的教學中,主要內容就是介紹中國的春節的相關知識。英語作為一門國際化的語言,其在許多國家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具有較強的文化底蘊以及人文內涵。在我國國際化發展的趨勢下,中西方文化交流也更加頻繁、更加密切,使得英語也隨之逐漸形成了一種必備的能力,但是要想學好英語光依靠積累單詞顯然是不夠的,其還需要充分重視中西方文化方面的差異,需要學生了解各地的民族文化以及風土人情,這樣才有助于加強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所以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教師可以將此作為小組互動的議題,將中國的春節與前一課時的西方圣誕節進行比較,讓學生分組討論,找出二者的異同點,再結合教學內容提出相關的問題,讓學生在互動討論中去尋找答案,比如春節前,除夕夜,新年第一天與圣誕節有什么相仿和不同的習俗?學生可以結合自身所了解的內容,進行討論和分享。新舊知識的對比讓學生能更好地掌握本課的重要內容,并通過比較,學生學習到了更多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再結合萬圣節的內容,讓學生對西方的風土人情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利用多媒體等教學手段給學生一個生動直觀的感受,豐富學生的視野,拉近學生與英語之間的距離。另外,還可以讓學生通過小組互動,獲得更多中西方節日的信息。小組合作提升了學生的學習體驗,也開拓了學生的眼界,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與利用英語進行交流的能力,從根本上加強了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三)趣味的合作活動設計
學生對生動的教學活動有天然的向往,通過合理的教學設計能吸引學生好奇心。以合作活動為載體,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對自身思維能力進行完善,將原本抽象的英語單詞或者句子通過情景化、模擬化的方式完成理解和解決,并在學生合作過程中能夠拓展英語思維的寬度,教師應充分利用文本改編來提升小學英語閱讀的趣味性,同時鍛煉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英語學習如果只憑借教材講述,學生的印象是十分單調的。教師應該提前設計好自己的教學思路,拓展教學寬度,提升教學效果。舉例來說,在《Favorite Food》的教學案例中,教師將課文進行文本改編,為學生創設一個大家在飯店就餐對話情景劇,讓學生分別扮演對話中人物,合作完成情境對話的活動,并且適時地拓展對話的范圍,引導學生加入更多的日常對話,增強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文本改編既能提升學生對課堂知識的學習效果,也能引導學生嘗試進行英語應用拓展,這也就要求學生必須深入和完整的進行學習,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同時通過學生合作來完成情景劇演出任務,給學生良好的學習體驗,利用演出完成實踐鍛煉,提升教學水平。
結束語
教學進步需要教師不斷進行課堂教學形式的優化與創新工作,要注重結合學生的英語學習特點來創設合作學習策略,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學習能力、思維品質以及語言能力,要逐步引導學生認知到英語學習的意義,加強學生之間的對話交流,并注重建立深度探析內容,從而以此來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以及實效性。
參考文獻
[1]秦宓. 中職英語合作學習實踐研究[J]. 新課程研究(中旬-單),2020(3):44-45.
[2]黃慧萍. 淺論中職英語合作學習[J]. 考試周刊,2012(16):9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