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李燕
摘要:高中政治性問題辨析是高中政治議題式教學的一項重要教學手段,同時,也是提高中學生法治意識的一項重要措施。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必須以與之相適應的議題為基礎,在辨析教學中做好指導,特別是在辯證的過程中,要將有關的法律和法規的知識融合到一起,加強學生法治意識。
關鍵詞:高中政治;辨析教學;法治意識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前言:以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課程為主要內容,以議題為主題的教育,引導學生進行開放式的、探究性的、綜合性的討論,與主流政治的學科知識相結合,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教學意義分析
(一)有利于合作探學習方式的實施
高中生的學習負擔很重,但因為過去的政治課堂氣氛很緊張,而且,老師是課堂上的主導者,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這就造成了課堂教學效果不佳,而且,教學方式都是死記硬背的,這種學習方式無法產生真正的效果,而且他們也不能及時地回答相關的政治問題,這樣,老師們辛勤勞作的課堂教學也就失去了意義。因此在高中的政治教育中,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以團隊的方式,討論和交換政治知識的內容,或者不了解的問題。讓學生們一起討論問題,在討論的時候,學生們都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和理解,學生們在討論的時候,腦力的碰撞,教室里的學習氣氛被更好地渲染,在合作式的探索中,老師們可以參加討論,而且,老師還會糾正和引導學生們的觀點。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掌握正確的解答方法,在高中政治課上實行議題式教學,可以加強師生間的聯系,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
二、高中政治議題式辨析教學中增強學生法治意識素養的原則
(一)立足教材原則
教科書是學生提高法治意識的一個重要基礎,是進行辯證活動的一個重要的知識源泉,所以,在構建主題型的教學情境時,對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有關內容進行了細致的分析,尋找與環境相一致的地方,特別是要把以前的經驗和教訓結合起來,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情景,使學生得到更好的訓練。
(三)注重引導原則
在議題型辨析教學中,教師要正確地指揮和指導,以確保學生能夠正確理解和運用所學的知識。一方面,教師可以根據主題情境,直接指導學生,通過對相關知識的復習,使學生能夠發現辯證的切入點,培養學生辨別能力的自信;另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提問和主動地與學生進行交流,創造一個充滿活力的教室,通過對問題的分析,培養學生的判別能力。
(四)積極鼓勵原則
高中政治課的主觀題解題是比較困難的,要讓同學們感興趣,增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中學生的法治意識,在實際工作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激勵,基于學生的成績,給他們一些獎勵,讓同學們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三、在高中政治議題式辨析教學中增強學生法治素養的策略
(一)巧妙設置議題
高中政治課不但理論上比較強,而且政治內容也很實用。因此,高中政治課教師在設定政治議題時,要特別留意在設定題目時要有一定的理論基礎。由于教學的主要目標是通過議題的拋出討論進而解決讓學生了解課本上所講的內容,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此外,應根據將知識融入生活的理念,提升政治思維的邏輯性,主題式教學必須以現實生活為依托,將現實生活與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結合起來[1]。
(二)注重創新課堂形式
高中政治問題的辨析教學創造性的課堂教學方式可以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激發同學們的思維。目前,我國教育資源十分豐富,各種新技術、新教具層出不窮,該課程的教學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所以,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中,要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進行教學活動的創新,使學生感到新鮮,如果學生對多媒體有更大的興趣,可以使用多媒體技術,建立與主題相關的辯證環境,使同學們產生辨別的興趣,使學生了解和了解有關的法律,進一步提高中學生的法治意識。在解釋有關公民權益的問題時,老師可以播放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的錄像,并作了對語境的辨析。例2:教師可以在教室里播放關于全國人大會議的專題錄像,基于視頻背景的識別問題,請同學們仔細地看錄像,在學習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有關內容的基礎上,對有關問題的辨析: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中,有752名具有大學文憑,占97.54%,354名研究生,占45.91%,其中擁有高級技術職務的人員471人,占61.09%。根據以上的情況,要求同學們進行以下的區分:受過更多教育的公民,享受更多的權利。解析:本研究重點考查了學生對公民權利的理解是否正確、深入;老師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通過播放錄像來講解辯證的內容,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能激發學生的辨別能力。經過思考,討論,學生作出以下的辯解。第一,我們的法律要求:在法律面前,公民是平等的,所以,公民的教育水平與其擁有的權利無關。第二,在現實世界里,公民的教育水平將會對他們享受到的權利的范圍和程度產生影響,所以,要加強國民的教育,是公民全面享受其權利的一種重要方式。第三,我國的人民民主是最真實的、最廣泛的,要堅持民主,只有這樣,公民才能享有更廣泛的、更廣泛的權益。所以,上面的陳述是不科學的[2]。
(三)合理制定課程流程與注意事項分析
關注議題的選取,增強學生的注意力,并在議題的交流中抓住要點,同時,還融入了相關知識點,對主題的政治內涵進行了剖析和研究,確保主題式教學的一致性。
結束語:
在高中政治課中引入議題式教學是十分必要的,在高中的政治課上,議題式的教學方法也得到了廣泛的運用。為了使問題型教學在課堂上得到最大程度地發揮,特別是在高中生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上,達到“立德樹人”的根本目的,教師應繼續加強對議題式教學的實踐方法的深入研究和剖析,為發展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李蘭. "議題式教學"在高中思想政治課中的實踐運用[J]. 天津教育, 2021(23):100-101.
[2] 包彩霞. 高中政治教學中培養學生法制意識的策略研究[J]. 孩子天地, 2020, 000(001):P.224-224,226.
本文系山西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呂梁市2017年度課題“新媒體背景下基于時政對高中生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課題編號LK—18003)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