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飛
摘要:教育部發布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中,針對于解決教育不均衡的問題,提出了具體的建設提議:積極推進“專遞課堂”建設,鞏固深化“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成果項目,進一步提高教學點薄弱學校教學質量,擴廣“中心學校帶教學點”“一校帶多校、一校帶多點 ”教學和教研組織模式,逐漸使依托信息技術的“優質學校,優質教師帶普通教師”模式制度化。
關鍵詞:營造氛圍 ? 強化培訓 ?教學研究 ?制度建設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專遞課堂是指利用網上同步上課的方法,使邊遠地區上不起課,上不好課的農村學校與擁有相對豐富教育資源的城市或鄉鎮中心學校上同一堂課,以共享優質教育資源,真正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全面覆蓋,提升農村學校的教學質量,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近年來,平昌縣靈山小學在上級主管部門的領導下,在大力開展專遞課堂建設、強化專遞課堂教學研究、促進專遞課堂發展等方面作了不斷探究,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下面,就“如何推動專遞課堂發展,促進高效課堂生成”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觀點,以期共同發展和進步。
一、營造良好氛圍,形成專遞課堂發展共識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成為我國當前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熱點問題。城鄉教育發展不均衡是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進程中的問題,教育不均衡主要體現在辦學條件和師資水平兩方面的不均衡。要改善農村薄弱學校的教學條件,提升教學質量,就要圍繞教學設施和教師隊伍在資源配置上做到均衡。
在此背景下,靈山小學順應時勢,投入大額資金,強化數字資源硬件設施建設,中心校建成一間錄播教室;五個教學點配備了完備的接受設備,成功建立了“1+5”網絡教學體系,以專遞課堂的形式,使中心校與五個教學點實現教育資源共建共享,讓均衡教育不再是夢想。
同時,為推動專遞課堂的發展,學校組織全體教職工開展了多次專遞課堂教學培訓,讓全體教師認識到:什么是專遞課堂,開展專遞課堂教學的重要意義,形成積極推動專遞課堂教學共識,著力營造推動專遞課堂發展的良好的環境。
二、強化教師培訓,構建專遞課堂發展機制
專遞課堂是新生事物,其教學結構、教學方式、教學對象等方面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對習慣于傳統教學的教師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同時,專遞課堂的高效開展,對主講教師和輔講教師有著較高的要求。為此,在開展專遞課堂的過程中,強化對教師的培訓、推動教師專業發展是推動專遞課堂發展的重中之重。
靈山小學在該項工作中,制定了《專遞課堂教師中長期培訓計劃》,常態組織全體教師開展了專遞課堂設備設施運用技術、專遞課堂主講教師課堂教學、專遞課堂輔講教師課堂教學、專遞課堂教學管理等各方的培訓工作。通過大力的培訓工作,促進了教師的專業發展,為推動高效專遞課堂的生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強化教學研究,促進高效專遞課堂生成
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專遞課堂,是信息技術與教學內容的高度融合。要推動高效專遞課堂生成,既要組織好專遞課堂教學,注重每一位學生發展,努力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激發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在愉快、喜悅的心境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更要強化教學反思,推動教學研究,探索專遞課堂發展規律,才能形成高質量的教學效益。
靈山小學在專遞課堂教學探究中,結合中心校與教學點教師與教師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呈現出的不同特點,通過反復實踐和研究,形成高效專遞課堂互動模式,強有力地推動了專遞課堂的發展。
一是注重課前準備互動。課前主講教師備好課,發到課題研究群。輔講教師下載收藏,然后熟悉教學設計,了解重難點,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見,反饋給中心小學的主講教師。通過主講教師與輔講教師精心備課,大家在研究群里大力開展就教學內容的處理,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整體設計等方面的交流討論,致力于創設問題情境,讓問題的提出和解決來引導學生的自主性和學習活動,努力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去觀察、思考。在討論過程中,眾人的智慧體現在最終定稿的教學設計上。通過這樣的互動,調動了輔講教師的積極性,讓他們熟悉教材內容,研究學生,為提高專遞課堂的效果做好了充分準備。
二是注重課中教學互動。主講教師在中心校錄播教室將教學點的五個班緊密聯系起來,讓六個班的同學同步上課,共享優質教育資源。輔講教師負責本班學生紀律,配合主講教師和學生一起共同參與小組學習活動,及時提醒學生集中注意力,強化與主講教師互動,引導學生跟上主講教師的節奏,致力專遞課堂的教學質量提高,達到均衡教育的目標。
三是注重課后研討互動。每節專遞課后,學校教導處及時組織中心校主講教師、各教學點輔講教師和全校相關學科教師積極開展網上教學研討。通過研討活動,總結課堂準備情況、課堂開展情況、學生活動情況,形成教學反思,達成一致觀點,不斷推進高效專遞課堂形成。
同時,專題課堂進行到一定時間后,學校還對其他五個教學點老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情況開展了實地調查了解。通過調查實踐,找到呈現問題的根源,著力問題解決,召集主講教師和輔講教師互動交流,推行集中備課,磨課,探討高效的教學方法,最終促進大家共同進步,共同成長。
四、強化制度建設,推動專遞課堂持續發展
專遞課堂的不斷發展和高效課堂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時間的推動和沉淀。學校在推動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教師平時的工作量大,作為專遞課堂的教師,還要承擔錄播課的任務,與教學點之間的師生互動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為此要不斷強化組織建設,加強制度建設,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讓教師在專遞課堂中銳意創新出成績。
靈山小學把教師開展專遞課堂實效與年終績效分配、教師職稱評定、優秀教師推薦等相關制度融合,充分調動了教師的積極性,激發了廣大教師參與專遞課堂的激情,為學校推動高效課堂發展形成了良好的人文環境和制度保障。
總之,均衡教育并非一人之力就能成就的,需要人人參與,共同進步。讓我們攜手前行,加倍努力,讓專遞課堂在發揮巨大作用,推動教育均衡發展的歷程中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和力量!
參考文獻
[1]劉博偉.三點提升“專遞課堂模式”的實效性[J].中國教育學刊,2019(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