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最初是由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對我國職業教育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文字主要研究了計算機基礎課應用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的作用,發現教學做一體化教強調教師要創新教學方式與方法,轉變傳統的備課思路,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對此,提出了計算機基礎課中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應用方法,建議教師圍繞學生的實踐學習創新教學方法和設計教學活動等。
關鍵詞: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課;教學做一體化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深入發展,信息化建設已經成為社會發展與國際交流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內容。而計算機作為信息化建設的重要載體,不但是生活當中的一種輔助工具與手段,還是當代大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術。“教學做一體化”則是我國職業教育課程改革中踐行的一種課程教學模式,強調以學生為主,注重學生的學習與實踐。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課教學應用做一體化教學模式,要促進計算機基礎課的教學理論、實訓內容相整合,深化理論聯系實踐開展教學等。而在當前階段,許多高職院校的計算機基礎課在運用、施行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仍處于初步探索階段。因此,為向相關教育教學活動提供參考,對該課程及一體化教學進行了深入研究。
一、計算機基礎課應用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的作用
(一)有利于促進人才培養模式革新
高職院校基于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創新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可以促進計算機基礎課對學生開展針對性教學,同時還能保障教學方法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且新課改要求教育教學堅持以學生為主體,而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與新課改下的教育理念相吻合[1]。教學做一體化教強調教師要在實踐過程中充分發揮個人主觀能動性,創新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方式與方法,轉變傳統的備課思路,立足于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的角度去思考如何革新教學。因此,一體化教學能夠促進教師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二)有利于進一步實現教學相長
在計算機基礎課程中踐行“教學做一體化”,并保證教學效果達到理想值,這對教師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教師需要對計算機基礎課程進行周密設計,對學生進行敏銳觀察,以及對課程實施方案進行動態調整,從而實現對學生的“學”與“做”有效引導與整體把握。在此過程中,教師還要采用學生樂于接受的教學方式對其進行指導,幫助學生從中獲取新知識、新技能。從“教、學、做”的實施過程來看,教師和學生都有所收獲與進步,因此一體化教學模式能夠實現教學相長。
(三)有利于提升學生專業素養水平
傳統的教學模式容易出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處于脫節狀態,會導致學生所學的計算機基礎課程理論知識,難以被學生充分運用到實踐實際當中[2]。這不僅會對學生的學習效果產生一定的影響,還不利于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吸收內化與知識結構重組,在一定程度上阻礙學生提高自身專業素養水平。而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是以學生的學習為基礎,強調教師要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回歸到實踐中去,基于切實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水平調整教學內容等。
二、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課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應用
(一)利用思維導圖指導學生構建知識框架
教師可以通過計算機基礎課程的章節教學任務,設計需要學生實踐的項目任務書。例如,制作個性化日歷、多元化個人簡歷等。再引導學生基于項目任務查找個人所需資料,以個性化日歷為例,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進行角色定位,根據不同角色的特色特點明確日歷的主題與基調。隨后,教師需要將主導權交還給學生,學生自主探究個性化日歷的具體制作步驟。教師要指導學生繪制個人思維導圖,包括明確學習任務、構建知識框架等。在課程的最后,教師對學生的思維導圖進行批閱并提出修改意見,組織學生對各個作品進行自由投票。如此,既能同時實現教師的“教”與“做”、學生的“做”與“學”,還能激發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與作用。
(二)借助信息化手段輔助課堂教學
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內容中主要包含了文字處理、圖表設置、效果渲染等,教師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輔助課堂教學。例如,通過網絡學習平臺發布課程的導學案、微視頻、多媒體互動學習資料等,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其主動探究計算機相關的理論知識,以及嘗試相關內容的制作。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網絡學習平臺中的在線咨詢等功能,及時為學生進行答疑解惑和實踐在線指導。另外,教師可以使用大數據技術對學生的統計數據進行科學分析,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為其制定學生的針對性教學計劃提供依據。這不僅能幫助教師進一步兼顧學生的個體化差異,還能督促教師深入貫徹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
(三)開展小組競賽促進學生培養發散性思維
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核心在于實現學生的“做”,即強化對學生的實踐教學指導。因此,在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始終要圍繞這一點創新教學方法和設計教學活動。教師可以通過開展小組競賽來鍛煉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創造力,從而達到“教、學、做”的目的,實現學生對理論知識的靈活運用。同樣,教師需要設計小組競賽的主題任務,引導學生參與到分組討論、合作探究、設計制作、展示交流等活動工程中。但是,教師要保證競賽活動能夠讓學生在“學”與“做”的過程中獲得探索的樂趣,從而促進學生主動利用和培養其發散性思維去探索新領域、新知識。
結語
綜上所述,計算機基礎課應用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可以促進教師創新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水平。其中,教師實行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需要保障學生有足夠的實踐機會。教師要在“教”、“學”、“做”的過程中,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并設計滿足學生需要的針對性教學計劃,以及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和能力。如此,有望進一步提高學生將理論聯系實踐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劉淑梅. 一體化教學法在計算機專業課教學中的應用探究——評《大學計算機專業教學研究與課程建設》[J]. 林產工業,2021,58(08):144.
[2]王彩霞. 計算機通識教育一體化教學模式研究[J]. 計算機時代,2021,(03):107-109.
作者簡介:劉星(1989.08—),男,漢族,籍貫:湖北襄陽,學歷:碩士,研究方向: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