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思聞
摘要:水墨人物畫是我國傳統繪畫形式之一,但現代水墨人物畫與古代文人畫具有很大的差異。現代水墨人物畫建立在古代優秀作畫技巧以及現代造型藝術的基礎上,在發展的過程中,構建出了繼承于傳統作畫體系,同時又具有個性化的畫作語言表現形式。在構建現代水墨人物畫語言體系的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人物造型問題,一方面需要繼承傳統人物畫的造型特點,另一方面也要從現代藝術中獲得啟發,對人物造型進行創新。在這個過程中,還需要重視突破筆墨障礙,理解并且認可傳統筆墨,還需要在藝術實踐中尋找自身的個性,提升現代水墨人物畫語言的個性化特征,從而構建現代水墨人物畫的形式語言。
關鍵詞:現代人物水墨畫 ?造型 ?形式語言
中圖分類號:J2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3359(2022)02-0041-04
現代水墨人物畫植根于傳統繪畫體系,發展于新的時代環境,無論是在畫作的內容上,還是在表現形式上,都能體現出一定的時代特征。但是,現代藝術在發展的過程中,也需要重視傳統藝術的繼承。中國寫意畫的筆墨精神是中國傳統畫作的藝術內核,體現了傳統中國畫的藝術意蘊。從水墨畫的題材上來看,主要包括水墨山水、水墨花鳥以及水墨人物等,不同的題材之間具有鮮明的特征,同時不同的水墨畫題材也有共同的特點。對于水墨人物畫來說,在作畫的過程中,重點需要解決好造型問題。傳統水墨人物畫誕生于傳統的藝術環境之中,對于現代水墨人物畫來說,在創作的過程中需要平衡好傳統與現代之間的關系,從現代藝術中汲取靈感,完善水墨人物畫的造型,從而構建起水墨人物畫語言架構。
一、現代水墨人物畫造型語言構建
在水墨人物畫中,對于人物造型的把握最為關鍵。在創作的過程中,對于人物造型的設計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人物的特點以及內心活動。中國寫意人物畫用筆墨在生宣紙上創作,所繪制的線條大都是寫出來的,對于線條的長短、粗細以及線條的轉折都有一定的形式和規律。中國水墨人物畫的線條之所以能體現出美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創作者在創作的過程中,合理把握好了力度以及節奏,節奏形成了線與形之間的相互支撐,線條之間富有變化,充滿靈動。而西方的繪畫體系也強調線條的應用,但是西方對于線條的應用往往局限于塑造形體方面。中國水墨人物畫的造型主要講究固有色以及固有結構,而在西方的人物畫中,主要通過明暗以及光影的變化來體現形體。中國人物畫在創作的過程中要考慮適度的留白,做好畫面的取舍,根據藝術表達的需求,合理處理好畫面主體與細節之間的關系。通過適度的留白,可以給欣賞者以想象的空間,并給畫作帶來更為悠遠的意境。而西方人物畫在創作的過程中,重視將整幅畫作填滿色彩,在表現白色的過程中,也需要應用冷暖筆觸的變化。總的來說,中國人物畫的造型更為靈活,對于畫面的布局以及前后景物的大小,根據畫者的意愿以及需要表達的思想進行布置。而傳統西方人物畫在作畫的過程中,嚴格遵守焦點透視原則,畫面景觀的大小、遠近都需要遵循科學透視原理。
在構建現代水墨人物畫形式語言的過程中,一方面需要明確東西方人物造型存在的差異,吸取西方人物畫在造型方面的優勢,同時要繼承好傳統人物畫的精髓,這是構建現代水墨人物畫形式語言的重要原則,20世紀80年代,我國各大美術高校開始對現代水墨人物畫的造型語言進行探索,不斷豐富現代水墨人物畫的表現技法。如中國美院的學者就針對現代水墨人物畫造型進行結構素描的教學實踐,一方面繼承了我國傳統水墨人物畫的優秀傳統,另一方面也吸取了西方人物畫的科學原理。總的來說,在構建現代水墨畫人物造型語言的過程中,需要關注西方造型的優點,并發揚中國優秀傳統繪畫精神。重視對中國水墨畫線條的本質把握,依據藝術表現的需求進行人物造型的處理,避免一味臨摹式的人物畫創作方法。線條是進行造型的重要元素,我國繪畫藝術在應用線條的過程中,將線條的變化發展到了極致,透過線條體現了東方繪畫特有的審美情趣。因此現代水墨畫對于形式語言的構造,需要從線條造型中尋求靈感。在不斷完善造型的基礎上重視筆墨的應用。造型是畫作的基礎與骨架,對于水墨人物畫來說,即使筆墨相對較差,但是造型尚可,那么整幅畫作也有一定的可觀性。但是在畫作中僅僅有優秀的筆墨,缺乏合理的造型,則在很大程度上難以真正的稱之為畫作。因此對于畫者來說,在創作任何畫作時,造型都是首要的,都是一生中需要堅持訓練的基礎技能,造型能力對于個人的藝術造詣具有基礎性的影響。
二、現代水墨人物傳統筆性構建
現代水墨畫對于形式語言的構造,需要從線條造型中尋求靈感。在學習中國畫的過程中,臨摹是十分關鍵的環節,也是重要的學習手段。通過對古代名家的畫作進行臨摹,可以在臨摹中逐漸熟悉掌握傳統畫作的創造技巧,并提升自身的藝術審美能力。“看畫”是體會繪畫作品藝術氛圍,體會畫作美感的過程,強調視覺的直觀性;而“臨摹”則是畫家和畫作深入交流的過程,通過臨摹,學習者能夠更為清晰的感受畫家的筆墨應用,領悟畫家的思想以及技巧,從而在臨摹的過程中獲得更深的學習體會。
傳統山水畫在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較為完備的技術體系以及理論體系。對于人物畫來說,初學者在進行臨摹時,往往以寫意花鳥畫作為主要的模仿對象。尤其在20世紀60年代,各大美術學院在教學過程中,除了對西方素描、造型進行臨摹,同時也從寫意花鳥畫中尋找探究傳統山水畫有濃有淡、有干有濕、富于變化、自然靈動的筆墨效果。但是,這種學習方法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適于表現大場面的畫面。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從傳統山水畫中獲取應用筆墨的靈感,這種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主要的原因在于花鳥寫意畫往往應用大筆潑墨,而山水畫主要應用小筆,用來描繪大場面,通過小線條小墨點的勾勒,能夠較為形象地勾勒出山勢以及山水的凹凸曲折。通過對細微結構的處理,使得水墨人物畫的精細程度再上一層樓,并保證畫面處理與人物神態保持一致,可以將唐代以后畫家的作品作為主要的臨摹對象,因為自唐以后,中國水墨畫人物造型的筆線基本成熟,通過對這一時期名家畫作的臨摹,可以更好的揣摩傳統水墨畫的筆性以及造型特點。從臨摹的方法來看,主要以“摹”為主,就是把線描稿拷貝下來,一遍一遍的勾線,后添色,在這個過程中,畫者的線條基礎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寫意畫的臨摹同樣也是對線條的練習。
對古代名畫進行臨摹,學習古代名家的用筆特點,其主要的目的是幫助畫者建立自信心,了解名家的筆性特點,在臨摹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筆性形式。因此,在進行臨摹的過程中,不能一味的模仿。藝術水平的提升需要依靠藝術訓練來實現,需要自己對藝術有深入的理解。因此,不能迷信大師在用筆層面的理解,這樣會導致自身停滯不前。中國水墨畫應用錐形毛筆,以及宣紙、水墨進行作畫,可以幫助創作者抒發自身的內在精神。宣紙對于水墨的反應是敏感的,同時錐形毛筆在應用的過程中也需要手臂與筆頭的精妙配合。在這個過程中,所勾勒出的線條以及目的直接體現了畫者的內在精神,因此水墨畫也具有語言表現特性。因此在構建傳統筆性的過程中,需要重視發揮傳統水墨畫的筆墨特性。
三、現代水墨人物畫自我筆性構建
現代水墨人物化雖然創作的題材取材于現實生活,但并不僅僅是對現實人物的簡單臨摹。從傳統水墨畫的特點來看,也不可能是現實人物的自然翻版。水墨畫講求的是體現人物的神韻以及創作者的主觀感受。因此,現代水墨畫在創作寫生的過程中,不僅需要重視對現實物象的研究,同時也需要關注自然物象轉化為藝術形象的過程。水墨人物畫創作過程中,不僅僅是應用毛筆描繪客觀事物的物質感,而且需要靈活的應用筆墨表現畫面的物質感,并突出創作者的主觀思想。而想要實現這一點,就需要提升創作者自身將自然形態轉化為藝術形態的能力。現代水墨人物畫在創造的過程中,不僅需要重視外形的表達,同時也需要重視內在空間的表達。外形方面的表達主要包括方、直、圓以及人物造型的剪紙畫處理等。水墨人物畫人物造型的特點在于將人物進行單純化的藝術處理。因此,在作畫的過程中,取消了較為繁瑣的細節,只剩下較為簡潔的方圓曲直。而內部空間的表達主要依靠形狀的變化,自然物象往往不存在方圓曲直形狀的對比,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滿足畫面空間藝術的需求而存在的。中國古代往往以較為復雜的線條以及適當的空白來構建服飾,而這種表現形式具有傳統藝術的特點,與當今的生活具有一定的差距。在構建現代水墨人物畫形式語言的過程中,需要善于應用筆墨,創造符合自身個性的形式來培養自我筆性。在繪畫藝術中,通過對畫面進行簡單化的處理,能夠進一步凸顯畫面的藝術表現力以及視覺沖擊力。比較典型的漢代早期石雕,就是對造型、線條進行了簡單化的處理。同時,在對造型、畫面進行處理的過程中,也需要逐漸形成自己的藝術特點,發揮自身的主動創造性,從而保證所創作的作品能夠凸顯自我筆性,并提升作品的獨特性以及創新性。
四、現代水墨人物畫自我形式語言情感構建
現代水墨人物畫的創作建立在一定的藝術形式以及美術理論的基礎上,但是又不等同于西方古典繪畫藝術。具體來說,現代水墨人物畫的創作需要依托于創作者的獨立品格,以表現自然與生活。可以說現代水墨人物畫將自我表達作為作畫的重要緣由,也是凸顯畫面思想性的重要途徑。能夠獨立創作水墨畫,并將自身思想融入到畫作的階段,也是水墨畫學習的高級階段。如果所創作的水墨畫在筆墨、應用、造型以及形式等方面能夠看出前人的痕跡,那么就難以稱得上是真正的創作,僅僅是對前人藝術經驗的模仿與繼承。創作行為必須要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在這個過程中借鑒前人的經驗是必要的,但是更要重視對前人經驗的消化吸收,在此基礎上形成自己對藝術的理解,從而完成畫作的創作。在自我形式、語言、情感構建的過程中,需要重視將自身的思想融入到畫作中,在關注畫作寫實性的同時,也需要依據現代觀念創新畫作的表現形式。傳統的水墨人物畫往往僅研究人物的造型,通過對人物造型進行抽象以及并行處理,實現對畫作內容的調整和創新。而現代水墨人物畫的創作一方面需要繼承前人的經驗思想,另一方面也需要具有一定的超越性,解放創作者自身的思想,從現代藝術形式中獲得啟發,從而為自己提供更為廣闊的創作空間,形成富有個性的形式語言。
五、結語
中國現代水墨人物畫形式語言的構建植根于傳統的水墨畫作畫體系,在作畫的過程中重視造型的構建,在發展過程中從西方繪畫藝術中尋求造型突破的靈感,在對傳統中國畫名家作品臨摹的過程中探尋個人的筆性特點,從現代藝術發展的方向出發,結合現階段時代的特點,將自我筆性構建以及自我情感構建作為現代水墨人物化形式語言的重要特征,在這個過程中,需要畫者重視傳承傳統中國水墨人物畫的相關特點,并重視個人思想的表達,確保畫作形式、畫作內容具有一定的超越性,構建符合現代藝術發展趨勢的現代水墨人物畫形式語言。
參考文獻:
[1]汪婧.現代水墨人物畫表現中的筆墨探究[D].武漢:中南民族大學,2016年.
[2]叢抒冰,楊子勛.現代水墨人物畫形式語言的建構分析[J].藝術科技,2015(08):104.
[3]王世明.對當代水墨人物畫創作的思考[J].藝術教育,2014(12):217.
[4]王珊.論中國水墨人物畫的傳承與創新[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14年.
[5]高遠.現代文化語境下水墨人物畫圖式語言的嬗變[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6]朱小坤.語言與敘事[D].北京:中央美術學院,2019年.
[7]楊振廷.現代水墨人物畫形式語言的建構[J].藝術百家,2008(06):236-238.
[8]李曉光.水暈墨章[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