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苑
【摘要】小學數學學科的知識具有較強的邏輯性,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思維認知水平,但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使得這一能力尚欠缺。因此,很多學生都無法在數學學習中獲得快樂,逐漸喪失對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從而導致數學能力也無法得到提升。想要有效改善這一情況,小學數學教師可以使用趣味性教學方法,提升學生參與數學教學的積極性,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
【關鍵詞】趣味性教學;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
隨著當前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小學數學的教學方法也不斷改進,趣味性教學是當前教學效果較好的新型教學模式。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過程中,使用趣味性教學方法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從而提升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一、應用趣味性教學方法在數學教學活動中的重要性
首先,趣味性教學方法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索欲望。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增長認知的探索階段,并且對游戲等趣味性較足的活動興趣較高。教師利用趣味性教學方法開展數學教學活動,能夠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提升學生自主加入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從而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目標;其次,趣味性教學方法能夠培養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等;最后,趣味性教學能夠豐富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形式,活躍課堂氛圍,提升學生數學能力水平,實現對學生的素質教育。
二、開展小學低年級數學趣味性教學活動
(一)通過多種教具開展趣味性教學,為學生營造積極學習氛圍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較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在傳統的教學環境里,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之間缺少溝通,教學過程非常枯燥,導致學生逐漸喪失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利用趣味性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積極、活躍的學習氛圍。這樣,學生才能夠在環境潛移默化的影響下,逐漸提升對數學的學習興趣,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當中。
想要為學生營造積極、活躍的學習氛圍,教師要充分利用多種教具。根據學習內容的變化,為學生提供多種教學工具,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觀察到所學內容。比如說,在開展一年級上冊《認識圖形(一)》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較為熟悉的事物,如,積木、便攜的小鏡子、魔方,等等。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每一個小組分發一組教具,讓學生通過近距離的觀察和觸摸加深對這些物體形狀的了解。在學生初步建立了對圖形的認知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講講還有哪些自己知道的、形狀與本節課所學圖形一致的物品。通過這樣的方式增強教師與學生之間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從而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二)為學生打造生活化學習情境
因為數學知識內容大多都是數字,很多學生對數字不敏感。所以,學生有時無法全面地理解教學內容,從而導致學生的數學能力無法得到提升。這樣,教師就可以融合多媒體及教學工具等開展趣味教學活動,為學生打造生活化學習情境,讓學生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學習知識,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比如,在學習一年級下冊《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時,教師可以結合上節課“認識人民幣”的內容,將課堂轉變為小賣部,為學生分發教學工具中的“人民幣”,并利用PPT展示店內銷售的小零食,然后自行決定購買物品,并算出需要支付的價錢及找回的零錢。為學生營造這樣的生活化情境,能夠讓學生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利用生活常識完成知識點的學習,還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實用性,從而加強對數學學習的重視,以此幫助學生能力的發展。
(三)通過趣味游戲,提升學生數學學習積極性
小學階段的學生大都具有競爭心理,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這一心理特點,舉行趣味競賽活動,實現寓教于樂。并且,學生在完成競賽游戲的過程中,能夠加強對自身數學水平的自信心,提升學習數學的自主性。因此,教師在進行低年級數學教學活動時,要適當增加開展趣味游戲活動的次數。
比如,在學習二年級上冊中的《表內乘法(一)》時,教師可以開展趣味搶答競賽。教師在課前將學生按照座位分成小組,每一列是一組,然后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如“3×4=”的直接計算題目及“這里有8支鉛筆,3支鋼筆,每支鉛筆1元錢,每支鋼筆3元,那么我買5支鉛筆和2支鋼筆一共多少元?”的應用計算題目,通過接力搶答的方式進行回答。在完成后,教師可以適當給予獎勵,獎勵不但能夠活躍課堂氛圍,還能夠有效調動學生參與數學活動的積極性。
(四)通過趣味性教學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過程當中,教師要適當增加組織學生動手實踐的課程。這是因為數學素質的養成不但需要學生具備相應的理論知識,還需要學生有實踐精神。這樣才能夠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除此之外,小學數學需要學生經過較長時間的學習,若是缺乏實踐內容會讓學生感到枯燥,長此以往,會產生厭學心理,從而抑制了數學素養的提升。因此,教師要重視開展實踐活動,提升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
例如,在學習《年、月、日》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后根據自己的喜好制作當月的日歷。無論是什么材質和顏色,在學生完成后教師都可以在下一節課上進行展示。這樣的教學活動不但能夠鍛煉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提升學生對日歷的進一步認識,還能夠使學生在展示環節中借鑒其他同學優秀的作品,來完善自己的作品。這有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發散思維,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結語
使用趣味性教學方法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活動,對提升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及學生能力水平是非常有效的。通過使用多種方式開展趣味性教學,提高數學教學內容的趣味性,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數學教學活動當中,實現對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為日后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吳琨.趣味性教學方法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2021(34):132.
[2]聶容蘭.談趣味性教學方法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試題與研究,2021(22):183-184.
[3]申娟.趣味性教學方法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知識文庫,2021(2):50-51.
責任編輯? 胡春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