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顏
【摘要】近年來,數學教學提倡情感培養。對于數學這一學科,學生的情感因素與學習動力緊密相連。本文在小學數學教學視角下,對數學情感培養展開了全面的分析,并探討其影響因素及培養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情感;策略
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受情感因素影響較多,濃厚的數學情感及興趣,能夠為學生的學習注入強大的動力,符合新課改的要求。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在實際教學中,融入情感培養理念,使學生在自然學習中,萌生數學情感,轉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提升其學習效率。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情感目標達成的影響因素
(一)忽視數學情感教育內容和目標
實際上,教材中的很多知識內容,都具備一定的情感元素,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卻忽視了這一點。情感教育理念雖被大力提倡,但是,在課堂上真正得到應用的機會卻少之又少。因此,在小學數學教育中,情感教育目標的缺失,直接影響教師的教學行為。
(二)教學方法單一,脫離生活情境
眾所周知,生活中的數學知識無處不在,尤其是小學數學學科,其知識內容更加簡單,也更加貼近生活。新課標更加強調教學的生活化,注重學生實際運用效果,而生活化教學正是培養學生數學情感的一種有效途徑。根據調查研究可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普遍缺乏生活情境的運用。另外,“灌輸式”教學法貫穿于整個教學環節之中,學生不僅無法進入自然學習狀態,其個性發展也受到限制。
(三)設置困難少且難度低
很多教師擔心學生不敢提問,對每一個知識點和問題都講得非常詳細,雖然有助于學生理解,但學生的思考空間卻變少了,長時間還會養成依賴心理。因此,教師應該在課堂上設置一些難點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思考,激發其挑戰、探索精神。
(四)缺乏合作學習的指導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合作學習活動還是比較少的。很多教師認為,低年級學生自學能力弱,并且在合作學習中不好管理,很少開展合作學習。另外,還有一部分教師合作學習活動開展不合理,對于合作學習認識不深,只是簡單地走個形式,并沒有做出相應的指導,合作學習效率不高。實際上,合作學習法強調自主性,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團隊的力量及團結精神,提升綜合素養。
二、小學數學情感教學原則
(一)寓教于樂原則
小學生對于一些“好玩”的事情更加感興趣,在學習中也是如此。小學數學知識具有概念簡潔化、邏輯性強的特點,如果不注重教學方法,課堂氛圍一定會消沉。對于這樣的教學情境,學生很難融入其中。因此,教師應在實際教學中,遵守寓教于樂的原則,設計一套新穎的教學方案,向數學教學課堂注入有趣的新元素,激發小學生的快樂情感,使學生將學習的過程當作是一個享受的過程。
(二)以情施教原則
教師的情感狀態也會影響到學生,教師作為課堂中的主要元素,應以自身的積極情感渲染課堂氛圍,創建溫馨環境。環境對學生的成長及學習具有著很大的影響。教師應在教學中多融入一些積極的情感,并且還要對工作投入更多的熱情,只有這樣才會真正感染學生。
(三)學生主體原則
“學生主體”是新課標的重要內容,任何教育活動都要圍繞這一理念開展。首先,教師要將學生放置于課堂教學中的中心位置,尊重學生的想法,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傾聽學生的聲音,轉變以往教師主宰課堂的狀況。其次,教師要認識到學生之間具有差異性,無論是性格還是學習能力都各不相同。基于這種情況,要做到因材施教,尊重學生個性思維及其個性發展。例如,在講解應用題時,一些學生會說出教師想得到的解題答案和步驟,但還有一部分學生由于思考問題的方向不同,得出了另一種解題方法。這時,教師應該耐心地傾聽,促進數學課堂開放化。學生只有在學習中找到存在感,發揚自己的個性,才能真正激發自身對于數學的情感。
三、如何在小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情感
(一)教師將自身情感融入教學之中
1.以滿腔熱情的數學教學情感去感染學生
教師是學生在校生活的管理者和引導者,師生之間有著濃厚的情感,尤其是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又受到教師的管教,對教師的依賴和信任度較高,同時也會受到教師行為因素的影響。如果教師滿懷熱情地開展教學活動,盡全力承擔育人的職責,這種熱情及負責任的積極心態就會感染到學生。由此可見,教師只有先做好自身的情感培養工作,才會將學生帶入到情感情境之中,從而培養其數學情感。
2.教師要善于表達自己的數學情感
教師在課堂中具有充分的表達權。在新課標的新要求下,教師不僅要利用自己高強的表達能力向學生講解知識,還要學會表達情感,將情感元素融入到講課活動中,以生動的語言將每一個知識點講“活”,渲染課堂氣氛。教師要學會在教學中表達情感,而不是以機械式的形式去傳授知識,要利用繪聲繪色的語言描述,和富有探索精神的神情,打造數學藝術課堂,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熱愛。
(二)創設問題情境
解決問題是數學學習中的重要環節,小學生好奇心強,并且已經具備一定的探索能力。教師應該結合知識,提出一個既具有教育意義,又富有趣味的問題,吸引學生注意,利用學生的好奇心,驅使學生主動探索,讓學生寫下自己探索出的答案。當教師發布正確答案時,學生也會萌生出自豪感,激發學習動力。例如,在學習“平均分”時,教師可以在多媒體中展示一塊圓形蛋糕的圖片,然后問道“如果你們的小伙伴到你家里做客,一共有4個人,應該怎么分這個蛋糕才算公平呀?”這樣的問題情境貼近生活,可以引發學生進行想象,激發學生自主探索的情感。
(三)聯系生活實際
數學知識的學習最終會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提升學生的運用能力,也是新課標中的重要關注點。因此,教師不僅要在教材中尋找生活元素,還要在生活中不斷探索數學知識,并且將知識與生活有機結合,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的實用性,以促進其活學活用。例如,在學習“位置”內容中,教師可以設置一個課堂小游戲“我指你說”,將一些筆盒、鉛筆、書本等整齊放在課桌上,一個學生指向一個物品后,另一個學生說出它與其它物品的位置關系,如,“橡皮在鉛筆的左面,在課本的上面……”這種方式可以促使學生在生活中感受知識,可有效激發其學習熱情。
(四)開展實踐教學
教師應該適當地解放學生的天性,在課堂中添加一些實踐游戲,促進學生在活動中學習知識。例如,在學習《認識人民幣》時,教師可以開展“小小售貨員”的活動,將學生的文具標出價格。教師準備一些零錢,讓另一個學生挑選文具。當教師說出文具的價格時,學生向教師提供相應的零錢。這種游戲活動不僅可以活躍氣氛,還將知識引入到了實際生活中,提升了學生的數學情感。
四、結語
小學階段正是培養學生數學情感的關鍵時期,教師還需不斷探索,對“情感培養”新理念進行深入研學,轉變傳統教學模式,在教學中培養數學情感,以數學情感驅使學生自主學習,發揮情感元素作用,增強學生的數學素養。
參考文獻:
[1]莊亮.融情于教,以情育人——小學數學情感教學策略淺談[J].新課程,2021(32):232.
[2]賴長春,陳麗霞.小學數學學業不良學生學習情感現狀調查與教育策略——基于9887名小學五年級學生數學學業質量監測數據的比較分析[J].教育科學論壇,2021(22):21-24.
[3]趙永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分析——以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空間與圖形”為例[J].考試周刊,2021(57):95-96.
[4]楊寅霞.小學數學課堂如何做好情感教育[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1(6):269-270.
[5]王希琴.謹于細行,潤物無聲——幾個“小動作”為小學數學課堂營造師生交往情感氛圍[J].西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21(3):111-112.
責任編輯? 陳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