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秀梅
摘 ?要:新課程改革標準中重點提到要全面落實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配合雙減政策的舉措實施,小學素質教育要做出適應性調整,向著建設可持續性發展的素質教育方向前進。在小學語文學科教學方面,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充分融合實際生活案例,將學生作為課堂主要角色主體,并將課后作業任務融入課堂的探索式教學中,減輕學生的語文課業壓力,探索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策略。
關鍵詞:雙減背景;小學語文;有效教學
引言
《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中指出,減輕學生負擔的根本之策在于全面提高學校教學質量,做到應教盡教,強化學校教育的主陣地。雙減背景下的素質教育,將進一步細化重難點教學目標,重視通過運用有效課堂時間,優化教學結構,進行優質教學內容的教授,在課堂教學中穩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綜合能力。
一、雙堿背景的小學語文教學優勢
雙減政策的落地執行,既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讓教師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方面,也能減輕家長和學生的壓力,給學生營造一個健康成長的學習環境。在小學語文教學階段,教師不再通過布置大量抄寫作業、試卷題目來達到鞏固課堂知識教學的效果,充分運用課堂時間將知識點進行整合優化教學,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在課外時間重視引導家長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寫作素材積累習慣,培養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知識的學習興趣,不斷深入豐富學生的情感審美體驗。
語文學科教學重點在于,將語文學科中的人文性關懷作為重點教學內容用于塑造學生的文化涵養,幫助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建立起堅定的理想信念,在減負的政策實施下留出充足的時間學習更多的優秀傳統文化,閱讀經典文學作品,不斷提高學生對于事物發展的理解能力,培養學生學會運用全面發展的態度看待問題,并能夠結合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難題。將小學語文教學結構進行調整,深化課堂教學的實際教學意義。
二、雙減背景下開展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策略
(一)重視理解式文章教學
小學生處于智力開發的初始階段,尚未具備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對于文化學科知識的理解需要教師的耐心教導,通過站在學生的角度,以同理心感受學生在面對某一具體知識點時的內心活動,幫助學生以通俗易懂地方式理解所學知識。具體表現為教師要重視引導教學,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思想覺悟,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教材文章的學習要依托于對文章大意的深層次理解層面。
例如在部編版《大自然的聲音》教學中,教師在課前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播放有關“大自然聲音”的音頻,讓學生們猜測是什么聲音,比如經常聽到的雨聲、雷聲;大海、小溪流水的不同聲音;各種動物的叫聲等,學生們能夠猜出正確答案后再配合播放視頻資料,營造沉浸式學習環境背景。文章主要分為風、水、動物的聲音,比如第一段中風的聲音可以具體表現為不同的季節下風吹過樹木,樹葉發出的不同聲音,“微風拂過,聲音輕輕柔柔;狂風吹起,聲音充滿力量。”在讀到不同強度的風力作用時,教師就可以同步播放相適應的背景音樂,強化文字表達出的立體感受。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將廢棄的礦泉水瓶剪去底部,在桌子上平鋪一層紙,通過逐漸加重吹口氣的程度來觀察在不同風力作用下紙張的活動軌跡,當吹出去的口氣越大時,紙張就會很容易被吹翻。通過趣味游戲活動,讓學生深刻理解文章句子含義,教導學生在面對不太理解的文章語句描寫時,要能夠充分展開聯想,幫助自己形象化理解文章大意,進而探尋文章核心主題,解決更多閱讀文章時容易出現的學習問題。
(二)重視結合生活實際開展互動式教學
優秀文學作品的創作來自于作者對真實生活的真實感受,教師要在教學中提供學生與社會生活相關聯的視角,組織學生展開探索式自主學習,將課堂主體交由學生,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參與性,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思考能力。在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情況下,教師更要重視培養學生具備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應用問題的能力,才能逐步達到雙減背景下素質教育對語文學科教學成果提出的高要求。
例如在部編版《貓》教學中,教師可以先進行提問,統計班級中家里養貓的學生數量,將養貓的同學和沒有養貓的同學進行搭配分組,每個小組內共同展開主題為“我對貓咪知多少”的討論活動,總結成兩百字的一段話進行分享,內容包括對貓的外貌特征、飲食習慣、睡眠習慣、性格特征等方面的描述。教師總結出每個小組關于貓的討論結果要點,再進行相同點的歸納整合,在學生的腦海中勾畫出對于貓的具體印象。為豐富課堂互動氛圍,教師也可以組織家里養貓的學生拍攝幾張關于貓的生活作息圖片或視頻分享到班級微信群中,教師將所有圖片、視頻資料制作成短視頻在課堂上進行播放,鼓勵學生們自主發言,向同學們介紹自己家的貓。通過討論和分享,教師再結合文章中對于貓的具體描述來布置教學任務,學生們在了解關于貓的知識的基礎上,再次進行探索式自主學習,能夠幫助學生以較快速度理解文章內容。生活化的課程能夠反映生活世界的多元化和多向度,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三、結語
雙減背景下對小學語文教學策略進行適當調整,要求教師能夠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質,加大宣傳教育力度,讓家長也能夠充分意識到雙減政策對學生家長提出的具體要求,與家長共同配合落實雙減政策,改變原有的教育模式,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減輕課業負擔后的快樂學習模式,體會到學習語文對個人成長起到的積極指導作用,持續穩步推進高效率的語文學習方法教學。
參考文獻:
[1]孫鳳霞.“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課程統整路徑的新思考[J].語文教學通訊,2021(30):4-7.
[2]伍麗鈞.探析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策略[J].名師在線, 2021(5):2.
(作者單位:宜章縣教師進修學校,湖南 ? 郴州 ? 42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