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天宇
摘要: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不斷發展,農村金融體系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推動了農村金融的改革創新,并取得了階段性的發展成就。但是農村金融體系改革并不是一帆風順的,總是充滿艱辛。在農村金融改革過程中,一些經濟落后的農村地區金融機構的普及和服務相對滯后,農村金融機構的發展不能滿足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為打造充滿活力的農村金融體系,本文就新時期我國農村金融改革與創新探索進行研究分析。
關鍵詞:新時期;農村金融改革;金融創新
1.農村金融機構的發展歷程
在新中國成立后,經濟發展逐步進入了恢復狀態,農業、手工業及工商業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在農村的社會主義改造過程當中,以小農經濟為整改目標的農村地區大多以合作社的形式來進行的。這個時期是農村金融機構發展初步興起階段,農村試點推行了農村信用社合作組織,發揮農村剩余資金的流通功能,從而解決了農村農業生產的資金問題,為農業生產提供了安全保障。隨后,受人民公社化思想浪潮的影響農村金融機構發展進入了停滯階段,受上級人民銀行的管制,農村信用社已經無法發揮活躍農村金融市場的作用,無法滿足農村農業生產的資金需求,抑制了農村信用社信貸和為農村集體組織提供資金的功能。
在1978年11屆三中全會召開以后,農村金融改革進入了一個有序的發展階段,為了推動農村經濟的穩步發展,國家提出了農村金融改革的具體目標和思路。針對當前農村金融發展的情況,國家成立了專門的政策性銀行,以期為農村經濟的發展保駕護航,由此有就誕生了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實現了農村信用社的商業化改造,使其經營模式發生了巨大的創新和改變。在2003年以后,國家繼續推行農村金融體制改革試點方案,對農村信用社的市場和職能進行了明確的規定,要求農村信用合作社要成為農村金融市場的中流砥柱,為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的繁榮奠定扎實的基礎、貢獻力量,由此農村金融體系開始逐步形成,推動了農村金融機構的合理化發展。近幾年,隨著農村城鎮化改革的深入發展,農村金融機構已經無法滿足農村經濟發展對農業生產資金的迫切需求,非正規金融機構填補了農村資金供給的空白,從此農村金融體系也呈現了一個百家爭鳴的發展態勢。
2.農村金融機構的發展現狀
2.1金融機構的設置
在農村發展地區,由于空間范圍的限制,金融機構的網點密布設置要低于城市金融機構的網點設置,在一些經濟發展較為落后的農村區往往以行政區為劃分標準,通常情況下鎮級以下的行政區域當中不會出現四大商業銀行這種金融機構,只有農村信用社和郵局兩種金融機構對農村的金融業務進行處理。同時,農村中的信用合作社大多都是一些分支機構,正式的營業網點并不多,相關的自動柜員機數量減少,而在城市當中四大銀行等金融機構集聚密布,各種自動柜員機也是遍布城市的角角落落位,城市的金融信貸活動提供了巨大的保障。由此可見,在數量上農村金融機構設置往往落后于城市的發展。其次,農村金融機構大多是從事金融機構的分支結構,相關的設置標準不夠規范和健全,甚至存在部分具有一定非法性質等,阻礙了金融業務的合理化發展,不利于金融機構的宣傳。
2.2經營權限
農村金融機構經營權限相對來說是較為狹窄的,在農村金融機構辦理業務時,會受到一些權限的限制。從金融機構的基本業務吸收存款和發放貸款角度來分析,農村金融機構大多都是以吸收存款為主,在發放貸款上的權限較小,只能對小額的貸款進行發放,即使農村金融機構在吸取存款之后,對存款進行轉移,也不能將其用于農村的經濟發展當中。同時,農村信用社是當前農村具有代表性的金融機構,具有一定的業務功能,可以進行微量貸款的發放,但是貸款發放額度有限,在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當中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其次,農村金融機構的業務較少業務開展需要嚴苛的條件限制,在農村辦理一些金融業務時要求往往要高于城市。以發放貸款為例,農村居民在辦理金融業務時申請門檻較高,條件更為嚴苛,甚至需要有全額的保證金,在城市當中這顯然是不可思議的。
3.新時期我國農村金融改革與創新探索
3.1健全農村金融市場競爭機制
為了實現農村金融創新發展要求,農村積極培育農村金融市場競爭機制,在充分競爭的基礎下,擴大金融服務和業務體系,滿足農村融資的需求。只有在一個較為公平競爭的環境當中,金融機構才能積極解決信息不對稱導致的金融風險,提高農村金融的使用效率。其次,農村要積極建立多樣化的農村金融市場,從而對信息進行快速的收集,合理的引入競爭機制,保證投資主體的積極性,為農業經濟建設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構建起現代化的農村金融體系。另一方面,農村要積極加快信用社的改革,完善農村信用社擔保制度,建立專業的農村信用社擔保機構從多個渠道籌集擔保資金,解決農村以及農村中小企個大額貸款擔保難的問題。
3.2加強農村金融監管制度建設
在農村金融監管制度構建過程當中,農村要結合實際金融發展情況制定規范性的金融監管制度體系,加快法律法規制度的修訂,同時也要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加強社會的監督,從而降低金融監管的成本,不斷提高金融機構工作的水平。其次,政府要建立現代化的金融信息體現,加強對信息的披露力度和審核力度,了解金融機構的內部運行情況,從而保障金融組織等安全性。
3.3加強政府對金融業務的政策鼓勵
為了營造一個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政府要積極承擔責任,建立符合農村經濟發展需求的評估擔保機構,為農村信用社的發展提供制度支撐和保障。同時,政府要明確對金融機構三農信貸投入的激勵和補償,降低企業營業稅。其次,政府要加強對民間信貸的宣傳引導,引導民眾健康的進行懈怠,根據市場化準則,建立有效的市場退出機制,為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業開拓一個合法的渠道。
4.結語
為了實現農業發展的現代化,解決三農問題,要求農村積極解決農村金融存在的問題。因此,政府要發揮引導作用,鼓勵和支持農村金融機構的發展,完善農村信用社擔保體系和金融市場競爭機制,規范民間金融的健康發展,從而為農村農業的發展提供推動和保障作用,推動農村經濟的現代化發展。
參考文獻:
[1]舒凱彤. 中國農村金融發展的模式與路徑選擇[D].吉林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