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英
摘要:在小學五年級實施數學美育的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才能使學習的興趣得到激發,學生創造美的能力得到提高,從而促進學生健康發展,把數學美育與五年級數學課堂教學相融合,將小學數學抽象的知識變得更具體,更形象,讓五年級學生在享受數學美的過程中更好地理解知識,得到成長。
關鍵詞:五年級數學;美育;滲透
美育能發展學生鑒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審美觀,也稱審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知名數學家羅素也說過:“數學,如果正常地看它,不但擁有真理,而且具有至高的美”。我國數學家陳省生也曾提出過:數學是美的,數學的美表現在簡單,對稱、完善,統一、和諧與奇異,美是人們的一種心理體驗,而數學的這種美是“冷而嚴肅的”,并非人人都能體會得到。
數學是理性思維和想象的結合,主要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小學五年級數學學習內容并不繁瑣,也不枯燥,其實它是趣味無窮的;因為數學具有簡單、統一和對稱性,是一門富有創造性的學科,它所蘊含的美是顯而易見的。因此我們需要在五年級數學教學中深挖教材滲透美育,引導五年級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探索美,發現美,進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學會去創造數學美。
一、五年級學生數學美育學習的現狀
由于數學學科具有邏輯嚴謹,高度概括的理論等知識的學習,五年級學生在面對數學學習時往往因為數學知識本身的特點而沒有將知識進行融會和貫通,從而使得學生對數學的學習成為一種很機械的學習,易對數學學習產生厭學和畏學。同時當前的小學數學教育中,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現象依然在課堂上存在,學生沒有成為學習的主導。這樣不利于學生主觀能動性的調動,學生創造潛能不利于發揮,這樣的數學教學不能將數學的美展現出來,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不能達到教學的基本目標。
數學美育的教學在小學五年級階段開展,審美對象是整個數學教學活動,所進行的教學活動是通過追求美的記憶和藝術創造以留給學生們美的體驗。學生在參與數學學習活動時,逐步樹立起學生的具有審美意識。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數學學習時將枯燥的學習變得有趣,從而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讓學生在學習數學時享受數字的美,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有著美的體驗,那么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就會提高,注意力就會集中,從而有利于學生獲取數學知識,改變和完善知識結構。因此以美其爭,以美開智,以美促學,這就有利于數學教學,基本矛盾的解決,更好地發揮,數學教學的功能。
二、如何在五年級數學教學滲透美育教育
(一)引導學生發現、欣賞小學數學中的美
數學是一門工具性的學科,它以以下的方式如:公式,法則,符號以及運算等形式來展現數學自己的美。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可以以圖形結合形式,來展現數學中每個要素,而教師運用數學教學的這個平臺可以在教學的實施中,使學生體驗、享受、收獲數學知識,還能利用教學的時機在數學教學中進行的美育教育。那么教師就要深研教材,將教材中的內容展現出它的美來,展示璀璨的人類文化,引領學生發現數學中的美,欣賞數學中的美。
數學教材中的數學美服務于數學教學,因為是遵循了學生認知規律的教學行為,從而讓學生數學學習在直觀感知中進行,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審美能力。如在數學教材中,出現的回文數。96+69=165,165+561=721,721+127=848。回文數是呈中間對稱的數,在這個算式中,都是將各個數字倒序排出,加上原來的數字,這樣多次相加后,能得到一個從左到右讀或者從右到左讀都一樣的數,最后一個算式中的848就是回文數。通過回文數讓學生學到了數學知識,也感受到了對稱的美,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真正體會以到數學中的美。
(二)開展數學美育實踐活動,引導發現數學的美
數學語言可以展現數學之美,數字的美蘊含在抽象的理性認識中,具有一些隱現性。在五年級數學教學引導學生,實現對數學美的追求,更要使他們逐步體驗到數學之美,從直覺體驗到知覺認知的追求,再從知覺認知到理解感悟,從而真正讓孩子領悟到數學美的真諦。而小學生的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相對較薄弱,在實驗教學中需要教師通過大量生動的感性材料給學生以具體的直觀形象思維體驗,從而化靜為動,變抽象為具體,使學生對于數學的有了更深的理解。
帶領學生參與實踐親力體驗,數學美形成的過程,使學生從數學的顯性美提高對數學隱性美的認識,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進而形成數學美感,因此小學數學教育學中的美育的滲透,應以開展數學美育實踐活動為基礎平臺,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到數學的神奇力量,從而獲得更為真實的審美體驗。
(三)引導學生掌握數學美的規律,鼓勵學生創造數學美
五年級數學教學實踐中美育教育,教師應讓學生先感知,再體驗,最后創造的過程去實現美育,數學美的創造是數學美育的進一步升華。因此在日常教學中,作為教師應多給學生提供創造美的機會,讓學生從數學層面去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驗解決問題方式的多樣性,在創造的過程中逐漸用數學的方法和思維去觀察、體驗生活,體會到創造美的價值,從而達到應用、創造數學美。
比如,學生在學習了一個單元的知識后,在制作思維導圖時,能夠合理布局,兼顧美觀,創造性地展現數學的美!
而在學習北師大版五年級下冊《分數乘法》這一單元的相關知識時,學生用畫圖表示分數,展現了簡潔、工整的美。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有了自己的審美觀,知道作圖應當規范、簡潔,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將數學教學作為審美活動的數學美育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盡力去挖掘數學的美和教學的藝術,以吸引學生的好奇心。在分析和解決問題時,要讓五年級的孩子們感受到數學的思維的方式,方法的靈活,這些都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激發學習的興趣。
總之,數學教學中有很多美育的,需要教師有一雙慧眼去挖掘教學中的美,帶領孩子們去發現美,去欣賞美,創造美。教師應抓住適合的時機,向學生揭示數學美,這樣不僅能使學生更好的感知和理解數學美,還能使他們在愉快的數學學習中,學會審美,不知不覺地陶冶了情操,豐富了內心世界,提高學生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