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莉娟
摘要:雙減的實施使得越來越多的教師認識到教學不能一味地求快,而是要求質,不能一味地講授,而是要重視學生的參與,不能陷入呆板,而是要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小學體育教師立足雙減政策來對學生實施教育管理,能夠優化學生的運動環境,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運動動作技巧,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教師在教學中分析學生的身心特點,重視學生對體育運動知識、運動動作技巧的理解,豐富學生體育運動活動,增加了師生間的互動,有效實施了分層教育,提高了學生的身體素質。
關鍵詞:雙減;小學體育;教學質量;提升;方法
雙減對于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而言,不僅減輕了自己學習中的課業負擔,減輕了自己參與校外培訓的壓力,還增加了自己的學習快樂感,豐富了自己的校園生活,提高了自己的學習質量。小學體育教師將雙減政策滲透到體育課堂當中,可以找到切實有效的提升課堂質量的方法,解決體育課堂講授中出現的問題,為學生帶來更加新鮮的學習體驗,使學生變得主動起來。
一、分析學生身心特點,增加與學生互動
課堂教學是雙減政策下提升教師教學質量的大本營,也是教師落實素質教育的主戰場,對于教師來說,是不可輕視的部分。小學體育教師在雙減下實施課堂教學,要依據雙減減負增質的目的來開展體育活動,明確學生在體育課堂中的地位,積極地突出學生在體育課堂中的參與度,然后圍繞學生的需要來為學生提供有效幫助,使學生得到自己真正需要的身體鍛煉。體育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通過分析學生的身心特點來把握這一階段的學生需要的是什么,然后在與學生的交流、互動中增加對學生體育的認識,讓體育課堂在學生的活躍下變得熱鬧起來,取得更加顯著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學習跳繩時,為了喚起學生對跳繩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在面對跳繩的時候擁有學習的主動性,能夠積極地了解掌握跳繩動作的特點、技巧等,筆者在體育教學中先是與學生進行了對話交流,了解學生對跳繩的認識,喜歡的學習模式,想要得到更好的鍛煉等,然后依據學生的回答為學生創設了小組交流、自主體驗等環節,使學生能夠擴大自己的學習范圍,滿足學生的運動需求。筆者在與學生溝通的過程中意識到學生想要得到大家的認可,展示自己的優勢,便借助鼓勵性語言來表揚學生的優點,挑選表現優異的學生進行示范,讓學生找到明確學習目標,產生學習的動力,促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跳繩活動中去,加快學生掌握跳繩動作要領的技巧。
二、重視學生理解,合理對學生實施分層
雙減關注學生對學科知識的理解,希望學生能夠利用好課堂學習的時間,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得到無限發展的機會。小學體育教師在雙減政策下實施教學工作,思考教學質量提升的策略,可以通過對學生合理分層來實現,按照學生的基本情況、知識掌握水平、動作技巧把握程度等將學生劃分成不同的層次,然后為學生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使學生在教師的悉心指導下,深刻把握體育這門學科的特點,提升自己的體育運動能力。
例如在帶領學生進行學習足球的動作要領時,為了使學生掌握足球的動作要領的技巧,知道怎樣與小伙伴相互配合完成足球動作,減少學生在足球運動中的失誤,筆者先是組織學生進行了足球運球活動,在觀察中依據學生的表現來為學生打分,接著又通過足球知識問答進一步了解了學生對足球的認識情況,然后針對學生的得分高低將學生劃分成了不同的層次,其中得分較高的學生被稱為潛力組,擁有了更具實戰技能培養的教學方案;而足球能力偏弱,知識積累較少的學生,則在教師的引領下,加深了對足球運動的學習和思考,夯實了足球學習基礎,一步一步地完成了學習任務,趕上了大部隊。在對學生進行分層之后,筆者會鼓勵學生,讓學生知道自己是具有發展空間的,使學生能夠在穩定發展的基礎上得到水平提升。
三、豐富體育運動的活動,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雙減的實施離不開學生對體育學習興趣的培養,學生主體意識的激發,需要教師增加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與學生合力打造高效課堂,使學生在優質均衡發展中扎實自己的基礎,增強自己的身體素質。小學體育教師運用雙減,應立足不同學生展開學校體育活動,通過豐富學生的體育運動來調動學生對體育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熟悉運動技能,在鍛煉的過程中不斷深化,得到教師更加專業的培養。學生在體育活動中更容易發現自己的優缺點,了解自己的不足,找出相應的改進措施。
例如為了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體育課堂中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運動項目,筆者圍繞“快樂體育”這一主題開展了豐富的體育活動,為學生提供了乒乓球、花樣跳繩、排球等體育材料,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利用運動器材來進行體育活動,使學生在興趣的引領下深化運動學習,形成體育鍛煉的習慣,豐富對運動技能的積累。除此之外,筆者還會組織學生進行競爭,看哪一位學生能夠靈活地利用運動技巧來完成體育挑戰,積累有效經驗,讓學生獲得專業化培養和發展的契機,提高學生的身體素養。
總之,本文通過分析學生身心特點,增加了與學生互動;重視學生理解,合理對學生實施了分層;豐富體育運動活動,提高了學生的身體素質。學生在雙減教育教學模式下,得到真正的放松,釋放了自己學習中的壓力,能夠正視自己的身份,勇敢地面對自己需要完成的學習任務,在更加高效的學習活動中實現樂學的目的,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成為體育課堂的主要參與者。學生不再錯誤地認為體育是不重要的,是可以忽視的學科,而是對體育有了科學的認知,意識到體育對于強健身體、健康心理培養等的重要性,能夠主動投身到體育活動中,不斷積累豐富的體育知識,挖掘自己的運動潛能。小學體育教師在體育課堂教學中運用雙減,為學生減輕體育學習的壓力,讓學生發現體育學習的快樂,為學生打造了愉悅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帶著主動意識去探索體育知識,帶著探索意識去挖掘體育知識,帶著挖掘意識去提升自我,改善了學生的運動現狀。
參考文獻:
[1]鄭志寬.體育教學中小學生體育意志品質培養的策略探析[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0(06):176-177.
[2]喬國祥.基于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新”理念[J].新課程導學,2020(S2):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