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
摘要:良好的家校溝通有利于建立起和諧的家校關系,是家校共育的前提和基礎。在家校共育過程中,班主任要特別重視家校溝通并進行創新實踐,對此本文結合具體的家校協同育人實踐的情況展開分析與探討,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家校溝通;協同育人;創新實踐
教育是一項極其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家校社協同育人。實踐證明,家校溝通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家校關系,進而為家校共育奠定堅實的基礎。為了提高家校溝通的效果,根據新時期出現的新情況,我也對家長溝通進行了創新實踐。本文將結合自己的一些實際工作經驗,提出家校溝通促進協同共育的方法和舉措。
一、“私人訂制”型家長會,專項溝通促進協同育人
家長會是進行家校溝通的重要形式,但是傳統的家長會常常是一言堂,由教師提出要求,并進行教育理念的灌輸。這種家長會往往不受歡迎,所以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我們嘗試開展“私人定制”型家長會,通過專項溝通促進協同育人。
例如,我們班有些學生生活在有兩個孩子的家庭,一些家長由于缺少相關的教育經驗,采用了不恰當的教育方式,給孩子的身心和諧健康成長帶來了嚴重的危害。針對這種家庭情況,我們會圍繞“二寶家庭的教育”這個主題為這類家庭私人定制家長會。在開家長會之前,我們會為這類家庭發放邀請函,并詳細了解這些家庭的成員結構、文化水平、性格特點,特別是對兩個孩子的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要進行詳細的了解,并根據具體情況設計詳細的教育指導方案。我們利用私人定制型的家長會開展家庭教育指導,使家長獲得了滿滿的“干貨”,受到了家長的歡迎。不同的家庭會存在個性化的問題,比如親子關系問題、孩子特長發展問題、有特殊困難的家庭,等等。那么我們就可以單獨設置私人定制型的家長會,圍繞這些家庭存在的個性化問題,進行溝通,實現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導。
二、以班本家長課程為媒,體驗式溝通促進協同育人
我們可以利用家長學校這種形式,給學生家長開展專題講座,傳播先進的教育理念,設置專門的答疑解惑環節。但是實踐證明,這種方式家長的感受和體驗不夠深刻,為此我們嘗試設計班本家長課程,讓家長通過親身體驗,實現有效溝通,促進協同育人。
例如,現在的家長大都是低頭一族,每到下班時間都會與手機“共舞”,缺少了對孩子的陪伴意識,影響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給孩子進行了不好的示范。針對這一情況我們設計了班本課程家庭輕喜劇——《手機》。在這一課程構建和實施的過程中,我們邀請班級里的家長和學生積極參與,無論是在劇本的創作還是在道具的制作方面,都由他們參與其中。而且大家要創作不同的版本,以豐富我們的課程內容,提高大家的參與度,使每一個家庭在參與課程構建的過程中接受教育。在參與表演的過程中,參與的家庭成員再一次感受到家長陪伴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孩子也會感受到爸爸媽媽放下手機陪伴自己的幸福。表演中有淚有笑,能夠深深感染每一位家長,這種體驗式的課程與“說教”的方式相比,給人留下的印象更加深刻,也會使家長收獲更多的感悟,有效的提高了溝通的效果,對于家校協同育人具有積極意義。所以根據以上工作經驗,我認為應該根據班級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典型問題,設計具有個性特色的班本家校溝通課程。
三、利用信息技術手段,“網絡”溝通促進協同育人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網絡在家校溝通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作為一名班主任,我們要追隨時代發展的潮流,積極的利用網絡的優勢,通過及時、便捷的溝通,促進家校協同育人。
例如,在家校溝通中,我們經常使用家訪這種形式,家訪可以分為電話家訪、網絡家訪和實地家訪等多種形式。在實際工作中,我們要把多種的家訪形式結合起來,并且發揮各自的優勢,實現互補。網絡具有及時溝通的效果,家校之間使用網絡進行溝通非常便捷。在信息時代,年輕家長都會使用網絡,這為我們進行網絡家訪,創造了有利條件。利用網絡進行家訪溝通,不但及時性強、便捷度高,而且信息容量大。如我們利用網絡渠道進行家訪,在對家長進行家庭教育指導時既可以為他們推送相關的教育視頻,也可以推送教育文章,其容量之大是實地家訪和電話家訪所不能比的。以一名學生書寫比較混亂的情況為例,我們對這個家庭進行了網絡家訪。在家訪的過程中,我們為家長推送了規范漢字書寫、培養良好書寫習慣的教育類文章,指導家長進行相關的家庭教育指導。同時我們還為家長展示了班級里其他孩子的書面作業,大量的優秀作業展示,增強了家長的信心,使他們意識到家校協同共育,共同努力,一定可以解決孩子書寫方面存在的問題。
朱永新教授曾經說:“沒有父母的改變就不會有孩子的改變,沒有父母的提升也不會有孩子的提升。”因此我們要通過家校溝通,加強對家長的家庭教育指導,提高他們協同育人的能力。同時通過家校溝通建立良好的家校關系。作為一名班主任,我們要有意識地開展家校共育工作,通過創新實踐使家校溝通工作適應新時代發展的要求,確保家校溝通的暢通。
參考文獻:
[1]周曉梅.家校溝通的力量——小學家校共育的有效方法[J].家長,2019(31):104-105.
[2]陳淑娟.論小學班主任怎樣做好家校溝通[J].中國校外教育,2019(05):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