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冰
摘要:在高中文言文教學中,最好的方式應當是以學生主體,對文言文課堂教學的質量進行整體的優化改進,以核心素養的培育為基礎,讓學生充分領略并感受文言文的魅力。下文中筆者將對以核心素養為基礎的高中語文高質量課堂教學方式進行細致化分析。
關鍵詞:語文;核心素養;文言文教學
引言
現階段,在新課改進程全面推進的狀況下,關于課堂教學模式的變革已經成為人們所討論的教育熱點話題。但是文言文教學的內容相對比較枯燥,如果按照傳統化教學方式的話,學生很容易失去學習興趣,從而造成無效課堂。如何以新課改當中所提到的語文核心素養為基礎,構建文言文高質量教學課堂,需要高中語文一線教學人員著重進行思考。
一、語文核心素養的具體內容
1.語言建構和應用能力
所謂的語言建構,指的是學生在語文實踐的具體活動中,通過對語言知識的不斷積累和整合,明確漢語的文字特點和使用規律,進而形成契合于自身發展的語言運用經驗,在現實的語言情境中進行正確、合理的運用。語文學科的本質特點就是人文性和工具性,個人語言素養的建立是在語言發展的基礎上逐步形成的,所以說,語言的建構與應用能力可以看做是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最為明顯的展現。
2.美學鑒賞和審美創造能力
美學鑒賞和審美創造指的是學生通過系統化的語文學習,形成的一種對美的鑒賞能力,以及創造美的意識與能力。閱讀是語文學習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學生可以通過優秀文學作品的閱讀和鑒賞,全面而細致的品讀這些文學作品當中所展現出來的語言藝術和豐富的情感,進而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審美想象能力,對文學作品當中所蘊含的情感和哲理進行領悟。此外,還需要通過口頭或者書面的方式,對美進行一個準確的表現和合理的創造,最終形成審美鑒賞的意識與能力。
二、以核心素養為基礎的高質量文言文課堂教學措施
1.通過朗誦的方式提升學生的語言建構運用能力
一個好的文學作品,在創造過程中必然會經過很多次的語言錘煉,而我們在學習這些文學作品時,也需要對其中的文字進行反復的鉆研和理解。文言文講究的是語言精煉,對仗工整,在這種情況下,朗誦就成為了學生理解文言文作品最好的方式。教師對學生朗讀情況進行指導的過程中,要從細節出發,針對于學生在字音、停頓以及朗讀情感方面的瑕疵與錯誤進行全面的糾正,進而逐漸培養出學生的語感,全面掌握文言文的相關內容。當前,我們在實際生活中基本已經不使用文言文了,在這種缺乏實踐外部環境的情況下,朗讀對于文言文學習的幫助會更加的明顯。
例如在《陳情表》一文的學習中,作者李密在文中飽含深情地講述了祖母對于他的養育之恩,同時又表達了自己對朝廷信任自己,委以重任的感謝。這種飽滿的情感,學生通過文字默讀的方式是難以理解透徹的。在反復多次富含情感的朗誦之后,學生自然而然就能夠體會到作者李密在文章中流露出來的真情實感,對孝心和忠義有著更深層次的理解。再例如《滕王閣序》中“望長安于日下,目吳會于云間。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教師不需要對其進行逐字逐句的講解,只需要讓學生通過正確的技巧和飽滿的情感進行朗讀,就可以領略到作者所書寫的宏偉壯觀的景象,同時將自身的生活經驗、文學常識和想象能力進行充分結合。在后續的語言建構和應用過程中,學生就可以將自己朗誦學習的這些文言文名篇,通過自己的理解進行運用,自然而然地完成語言建構和運用的全過程。
2.通過語言品鑒的方式強化學生的審美創造能力
在高中語文新課標當中已經明確說明,審美教育對個人的知情意全面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語文學科教育應當承擔起審美教育的主要功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發現美,同時培育創造美的能力,對審美的感知度更加的敏銳。高中階段教材所選用的文言文篇目都是口口相傳的佳作,無論是在語言的運用還是情感的展現上,都有著極高的文學藝術價值。因此教師在文言文教學當中需要引領學生細細地品讀語言,體驗作者在文章中每一字每一句的應用,感受作者充沛飽滿的思想感情,最終在語言文字品讀的過程中建立起審美意識與審美能力,加強個人的整體審美素養。
例如《荊軻刺秦王》一文中,荊軻在出征刺秦前引吭高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復為慷慨羽生,士皆瞋目,發盡上指冠。”這些生動形象的語言,詳細地刻畫了荊軻出征之前的悲壯肅殺之感,以及荊軻為了心中大義,報答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所展現的視死如歸的決心。短短的幾十個字,就描繪出了一幅壯士出征的生動場面,以及其中所蘊含的飽滿情感。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當中,需要從語法角度和情感角度同時入手,指導學生逐字逐句的進行品讀。除了對這句話進行品讀之外,在學習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討論,讓學生說文章中的哪一句話或者哪一個詞最為打動或震撼你,有學生說樊於期的“偏袒扼腕”最為震撼,展現了樊於期胸懷大義,勇于奉獻的精神;還有學生說秦王最后的“目眩良久”非常引人深思,不僅展現了秦王劫后余生的恐懼,更展現了秦王對荊軻這種大義行為的敬畏。在討論過程中,學生的整體語言理解便會加深,進而更加全面地感受文言文當中的語言藝術之美。
總結:
綜上所述,高中階段的文言文教學是提升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學校和教師方面需要以語文核心素養為導向,通過科學合理的方式,實現高質量、高效率的文言文課堂教學,這與目前語文學科教學改革的方向也保持著高度的契合。從具體做法來看,教師可以通過朗讀和語言品鑒的方式,以語文核心素養培育為基礎,綜合利用教學手段,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文言文中所蘊含的語言魅力。
參考文獻:
[1] 于海斌. 基于語文核心素養建構高中文言文教學高效課堂研究[J]. 2019.
[2] 劉巖. 基于語文核心素養建構高中文言文教學高效課堂[J]. 語文課內外, 2019, 000(017):122.
[3] 胡海. 基于語文核心素養建構高中文言文教學高效課堂的探討[J]. 考試周刊, 2020.
本文為福建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教育教學改革專項課題《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文言文深層次教學研究》(Fjjgzx20-098)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