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松
摘要: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的開發,是小學素質教育不斷深入的要求,也是奠定小學生實踐能力基礎,促進小學生能力全面發展的關鍵。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要不斷挖掘、開發、利用無限的課程資源,為學生創造更廣闊的自由發展空間,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情感,在實踐中獲得新知,在實踐中發展個性。
關鍵詞:綜合實踐活動;資源開發;資源利用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旨在讓學生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與豐富經驗,加深對自然、社會和自身內在聯系的整體認識,培養他們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社會、對自身的責任,養成合作、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教學中,我根據農村學校自身的特點,緊扣現實生活,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通過多種活動方式,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生活。
一、整合各個學科,開發活動資源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一門獨立的課程,但是它的內容不都是獨立于學科教學的,它是綜合程度最高的課程形態。
與語文學科相結合,如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13課《花鐘》,學生讀完后產生了很多有關花的問題?!盎ㄒ矔兴拈_放的時間?”、“為什么不同時間里會有不同的花開放呢?”、“我要是有一個花鐘那該多好啊!”……面對學生如此強烈的求知欲望,《我是小小花卉家》的綜合實踐活動就產生了。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分成多個活動興趣小組,安排的活動有描寫花的詞語競賽,花的詩詞的收集和朗誦,花卉知識的競賽等,學生在課外書籍、網絡中自主探索,從而走進了更廣闊的學習天地,更快樂地接受了豐富的知識。
通過與其他學科的整合,不僅打破了學生對不同學科的認識,而且鍛煉了他們對知識的靈活應用能力,形成了綜合思維意識。
二、因時因地制宜,挖掘活動主題
我所在的學校是一所農村小學。我們可以結合農村時令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帶領孩子們親近大自然,激發他們對自然、對家鄉的熱愛。
姹紫嫣紅的春天,金黃的油菜花海是沙洋縣的一張名片。對于讓我們引以為傲的油菜,學生又了解多少呢?于是,我組織學生去學校旁邊的農田感受油菜花的氣息,讓他們有目的地去研究油菜?;丶液螅麄兺ㄟ^查閱資料,詢問大人等途徑,了解了油菜的種植,油菜的產地分布,油菜籽的作用、油菜籽榨油的過程等,全面認識平常生活中最常見最普通的事物。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金黃的稻子成熟了,路邊的野菊花盛開了……我在班里開展了主題實踐活動《美妙的秋天》,孩子們走進大自然,尋找秋天,歌頌秋天,甚至幫助大人們一起收稻子,采摘野菊花,體驗勞動的滋味,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冬天的農村是一年里最悠閑的季節,一年農事已經結束。臘香腸是我們這里家家戶戶年桌上的必備菜。通過與家長們的積極溝通,我安排學生在家里跟著家長學做香腸。孩子們聽著家長的講解,看著家長的示范,大部分的孩子還主動參與到了做香腸的行列??吹桨嗉壩⑿湃豪锛议L們發來的視頻,孩子們那小心翼翼的動作,那可愛認真的神情,我相信他們真正感受到了勞動的艱辛與喜悅。
三、利用周邊資源,豐盈活動內容
學校所在的鄉村與學校之間存在著不可分割的關系,教師要充分利用村校關系,促使學生切實地加入到周邊的社會服務和實踐中,建立起學生良好的情感支架,培養學生對社會的實踐認知能力。
例如,每年五月,我校附近農村因為油菜的收割會產生大量的秸稈,學校便適時組織了“小手拉大手,秸稈不焚燒”的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能夠真正地走近田地,對實際問題進行調查,并以圖文的形式向大家展示秸稈焚燒的危害。學生充當秸稈焚燒監督員、宣傳員,向家長、鄰里、親友宣傳禁燒、禁拋秸稈的意義和秸稈綜合利用的好處。通過此類活動的開展,學生會更加關注所在鄉村的環境問題,既提升了學生的環保意識,又提高了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
四、聯系學生實際,升華活動效果
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定位,不僅僅應當只是課程資源的消費者,同樣也應當是課程資源的開發者和利用者。教師需要重視課程資源的多樣性,融入學生這個重要的人力資源,不斷調動學生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在食堂就餐時,我發現班上的部分學生浪費糧食。我想如果只是要求學生不許浪費糧食,也許學生只會按照教師的要求去做,在學生頭腦中形成的只是老師不允許他們在學校倒掉糧食的,在校外仍然可以浪費。因此,要改變學生的觀念,使學生自覺節約糧食。于是《走進糧食世界》的活動就有聲有色地開展起來了。通過參與本次主題活動,學生了解到了糧食種植的過程、糧食生長過程中可能遇到的自然災害、糧食的加工和儲存等等知識,學生在實踐探究過程中深深地體會到糧食是來之不易的,人人都應該珍惜糧食,就餐時浪費飯菜的現象得到了極大的改善。由此可見,教師要充分利用來自學生生活中的資源,并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給予學生及時指導,促使他們可以順著正確的道路去發展,在生活中找出問題并解決問題。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和保持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而且可以成為照亮學生心靈的一盞明燈,讓學生獲得心靈的洗禮。
五、結合傳統節日,拓寬活動深度
傳統節日文化是悠久民族歷史的根,也是璀璨民族文化的核心。中國傳統節日文化有著鮮明的特點和旺盛的生命力。但是在市場經濟的今天,孩子們對于古老傳統的中國節日并不是很了解,要不就是將傳統節日與法定節日混為一談,要不就是知道一些傳統節日卻不知其風俗,對節日的由來和蘊含的意義更是一所無知。在生活中遇到傳統節日的習俗時,就會產生許多問題,為什么有這個節日?為什么要吃某些特定的東西?為什么要做這件事?這些問題不在學校任何一門課程的教學范圍內,卻又是孩子們感興趣和需要的,綜合實踐活動便可以為孩子們給出解答,并且能夠解決這一類問題。
總之,在開發和利用小學綜合實踐課程資源過程中,教師必須關注興趣、回歸生活、立足實踐、著眼創新,并且要堅持以課程目標為標準,深度挖掘小學綜合實踐課程資源的教育功能,更加突出本地的特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張興娣.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價值探尋[J].課程教育研究,2016(17).
[2]葉蕾.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開發的意義與途徑[J].現代教育科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