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亞平
摘要:新版本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對化學核心素養提供了全面的解釋,并確定了高中化學的基本教學目標。“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是化學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在“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的框架內對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行分析和研究,這將對未來高中生的發展產生積極影響,也將對基于化學領域基本核心素養的培養發展的教育模式的發展產生激勵作用,以達到提高高中生化學領域學習能力的目標。在教學過程中培育學生的基本核心素養取得了進一步的進展的同時,老師在傳授知識也要用變化的思維去授課,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培育學生的變化觀念,讓學生學會“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在化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高中化學;核心素養;變化觀念;平衡思想
人類在參與社會的各種項目中表現出的積極而重要的行為,就是我們所說的基本素養。學生在學習中的所具備的核心素養反映在全面的學習思路和學習方法中。化學是一門非常考查學生邏輯思維的學科,不僅需要學生們掌握化學知識,還需要對其所依據的理論基礎有清晰的認識。化學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在化學中,不斷變化的思想適用于生活,就像平衡原理適用于生活一樣。科學知識只有應用在現實生活中才有價值。因此,培育學生核心素養“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是化學教學的關鍵,是社會主義基本價值觀的體現。
一、巧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創造充滿問題的情境,激勵學生探索未知的欲望。化學知識源于生活,其理論基礎是人與人之間以及人與社會之間相互作用意義上的自我建構起來的。學生在特定的教育實踐框架內,通過與指導老師和其他學生的動態互動,逐漸形成他們的獨特的知識結構、知識積累等,逐漸構建知識過程的意義和形式。在學習過程中,老師們要了解學生們的學習情況,創造出適合學生學習的化學情境,幫助學生掌握“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因此,在化學平衡原理的講解過程中,老師要創造適合學生認知興趣的情境,從而激發學生們有效的探索欲望,并引導他們積極參與問題探索的實踐,從而獲得對化學平衡問題的理解。
以鹽的水解為例,在化學課堂正式開始之前老師們可以帶領學生們觀看一個關于救火的小短片,接著再播放泡沫滅火器滅火的視頻,結合救火視頻提出問題:泡沫滅火器是因為什么化學原理滅火的?學生們根據問題情境開始產生強大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并從教材中鹽類的水解知識聯系到泡沫滅火器的成分:硫酸鋁和碳酸氫鈉溶液。這兩種鹽的酸堿性并不相同,它們水解分別生成氫離子和氫氧離子,促進它們進一步水解。這就是“雙水解”效應——非常經典的平衡思想的應用。在化學課堂上老師們要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自主推導反應體系里存在的平衡體系。
二、開展多樣實驗探究,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學生通過對各大平衡的探究和分析,在自己的探索性學習中培育“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的核心素養。學生們要利用好“變化思維和平衡思想”的化學技巧,靈活地應用它們。在運用變化思維解決化學問題過程中,學生們對“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的認知進一步加深。老師們要合理開展多樣化的化學實驗,為學生提供從不同角度對化學平衡進行詳細研究,逐步揭示變化的特征和規律,從而避免枯燥、機械、嚴謹的記憶,保持學生活躍的學習思維。探究式教育是培養學生化學領域基本技能的有效途徑。在我們的探索性教育實踐中,我們應該更多地關注世界、背景和探索性活動與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聯系,以便真正落實核心素養的培育。
化學老師在講解鹽類的性質時,可以開展一些有趣的化學實驗探究,例如“比較純堿、氯化銨、氯化鈉、醋酸鈉和碳酸氫鈉溶液的酸堿性,學生們對于它們的酸堿性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看法可以激發學生對真相的好奇和求知欲。因此化學老師可以組織學生們開展化學實驗,帶領學生們一起探究答案,并在得到正確的實驗結果后,分析為什么它們的酸堿性不同,為什么它們溶液不是中性溶液。老師們要定位好自己的角色,在化學實驗中充當一個引導者,只有這樣,才能最大化地激發學生的積極主動性。
三、總結
基于以上所述,我們從鹽溶液中電離平衡的知識出發引導學生掌握平衡思想和變化概念。化學核心素養作為中學生的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是化學核心素養認知的重要組成。只有學生具備基本的建模和計算能力,才能對鹽溶液中的水平衡和難溶性電解質沉淀平衡有更深的認識和理解。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和國民素質的逐步提高,學生不再滿足于只獲得知識。因此,教師應注重在課堂上引入化學核心素養,通過準確的索引、情景開發、強化實驗探究,降低學習化學的難度,使化學更具吸引力,創造合適的學習氛圍,增加師生互動,注重教育同時滲透基礎素養,思考理解問題的水平,引導學生優秀的人生價值觀。
參考文獻:
[1]吳玉環. 基于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的高中化學教學策略[J]. 天津教育, 2020(9).
[2]謝云芝,李遠蓉. 基于Rasch模型的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測評研究——以”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為例[J]. 化學教育(中英文), 2020, 4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