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秀麗
摘要:為了使學生獲得更加積極的學習態度,深入感受學習的趣味性,在初中教育教學中提出雙減政策,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關鍵詞:雙減環境下、初中科學、作業設計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本文主要對雙減背景下初中科學作業設計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結合設計過程中暴露的問題,提出作業設計的具體策略,從而進一步突出科學作業的優勢,推動我國教育改革的發展。
一、在雙減背景下初中科學作業設計的現狀分析
隨著我國現代教育的進一步改革,為了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在初中階段退出雙減教學政策,規范初中科學教學內容,確保在科學作業層面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為學生營造更加健康積極的學習環境,但是,在具體落實過程中仍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作業設計具有一定的重復性
在科學作業的布置過程中大部分教師比較重視學生對于科學理論知識的背誦和記憶,讓學生對理論認知進行反復的填寫,這種具有一定反復性的作業是沒有價值的,沒有充分體現科學作業的價值和意義,無法通過科學作業的書寫幫助學生進行復習,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長期下去,還可能導致學生產生強烈的逆反心理,導致學生敷衍了事,沒有真正完成科學作業。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師的作業設計缺乏實際性,沒有深入了解學生的實際需求,總是認為學生多做作業能夠提高科學學習效果,沒有意識到這實際上是在做無用功。
(二)作業設計具有一定的隨意性
在設計科學作業的過程中,部分教師的設計觀念存在一定的問題,教師對于雙減政策的理解和認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大部分教師根據自己的理解隨意布置作業,往往缺乏規劃性和條理性,作業的設計缺乏循序漸進性,無法逐步引導學生科學觀念的發展,學生在寫作業的過程中無法獲得一定的科學學習技能,導致寫作業的整體效果較差,促使學生對寫作業存在一定的抵觸心理。
(三)作業設計具有一定的懲罰性
在教師科學作業設計過程中對于學生學習中的問題或作業中的問題通常情況下采取懲罰措施,讓學生加倍抄寫知識點,這種作業的設計內容缺乏合理性,不僅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還不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甚至使得學生產生強烈的厭學心理。
二、雙減環境下初中科學作業優化設計的具體策略
(一)了解學生的學習心理,增加科學作業的生動性和趣味性
在初中階段,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較差,對于作業更是頭疼,大部分學生不愿意面對枯燥乏味的作業,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在于作業內容缺乏趣味性,無法成為學生學習的內在驅動力,導致學生的寫作激情受到限制。為了充分落實雙減政策,教師在作業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充分重視作業的趣味性,確保作業內容符合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對學生形成強烈的吸引力,激發學生寫作業的興趣和積極性,促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心理狀態下完成作業。
例如,在進行八年級上冊《大氣的壓強》一課的作業布置過程中,教師可以布置課后動手的實驗作業,讓學生在生活中感受壓強的變化,并搜集相關資料,分析不同地區壓強的區別,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到探究的樂趣,獲得更加積極的作業體驗。
(二)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分層完成作業設計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發現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不同,學生對于科學知識的認知和理解存在較大的差別,為了充分發揮作業的優勢,確保利用寫作業加深學生的知識認知和理解,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合理設置作業的層次,確保每個層級的學生都能夠完成有意義的作業,從而加深對作業的認知和理解。另外,教師在作業設計過程中為了充分落實雙減政策,需要合理控制作業量,根據寫作業的時間進行合理規劃,通常情況下科學作業時間應該保持在半小時左右。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布置具有一定的難度的、拔高型的作業,對于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布置基礎的鞏固型作業,這樣一來,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充分體現作業布置的優勢。
(三)完善作業評價體系,及時反饋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
為了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在作業的設計和布置過程中教師盡量減少學生寫作業的時間,讓學生有更加充足的時間豐富課外生活,促使學生在更加積極的學習環境下學習。科學作業在設計過程中不僅需要完成具體內容的設置,還需要完善基本的評價體系,對學生寫作業的具體情況進行綜合反饋,這樣一來,有利于教師及時發現學生寫作業過程中的問題,從而及時調整,確保科學作業設計的合理性。另外,學生可以對教師的作業布置進行積極反饋,向教師表達自己對于作業布置的想法和意愿,這樣一來,能夠使教師的作業設計更加符合學生的實際需求,進一步提高作業設計的規范性,落實雙減政策。
結語
綜上所述,在科學作業的綜合設計過程中教師需要確保設計的合理性和科學性,通過細致的研究,設計合適的作業內容,不僅需要落實雙減政策,還需要確保作業設計的質量,促進學生的個人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香玲.淺談初中科學作業有效設計[J].新課程學習(上),2012,(04).
[2]童永梅.初中科學作業和評價的優化設計[J].學理論,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