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玉珍
摘要:本文研究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初中綠色化學教學。從聯系生活、設計綠色化學實驗、習題設計、社會調查活動四個角度,探討學科核心素養下,初中化學課堂如何進行綠色化學教學。期望本文能夠為廣大化學教學工作者帶來一定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綠色化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一、聯系生活,培養學生綠色環保意識
綠色化學教學,通俗來講就是讓學生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養成健康、環保、節能的行為習慣,這與核心素養對初中化學課堂提出的要求不謀而合。
當前,化學學科與社會中各行各業的聯系都已十分緊密,顯著影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但與此同時,各行業生產中產生的化學污染物,也為自然環境與人體健康帶來了難以磨滅的影響,導致了霧霾、氣候變暖等一系列反常現象的出現。初中化學教師應加強對類似社會問題的關注,在課堂中結合化學知識,為學生帶來不失時機的實事講解,以此培養學生的綠色化學理念,帶動學生對周遭社會的關注。以教學“我們周圍的空氣”這一單元為例。教師可提前搜集資料,在課堂中,為學生展現近年來汽車尾氣排放影響空氣質量的數據,增強學生對空氣污染的認識,樹立學生的綠色環保意識,引導學生更積極主動地學習化學學科,在未來利用化學知識解決環境污染問題。
二、設計綠色化學實驗,實現環境保護
化學是一門自然科學學科,化學實驗是學習化學知識最為直接的方法,但不合理的化學實驗,一定程度上也會為環境帶來污染。因此,教師也可借助化學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1]。教師可全面融綠色環保理念于化學實驗之中,設計出綠色、無公害的化學實驗活動。例如可通過代替法、殘留物清理等教學手段,降低化學實驗為周遭環境帶來的危害,增強學生對綠色化學的認識。
以教學“酸與堿”這一部分知識內容為例。教師可運用紫甘藍浸出液、白醋、口堿、廚房清潔劑等物品,設計化學實驗,引領學生以更為綠色環保的方式,完成對知識的探究:向浸出液中加入白醋、口堿、廚房清潔劑、廁所清潔劑,進行酸堿化學實驗,學生會觀察到,紫甘藍遇到酸會變成紅色,遇到堿則會變成綠色,如此便對酸與堿的化學特性有了一定的認識。顯然,這樣的化學實驗,既有利于教師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增強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又有利于提升實驗教學效率,甚至還有利于增強學生對生活中化學知識的認識,可謂是一舉多得。總之,教師應重視在化學課堂中設計這種綠色環保的化學實驗,以身作則,讓學生感受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三、以習題設計,滲透綠色化學理念
習題也是初中化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教師也可將綠色化學理念,滲透到對化學習題的設計中,讓學生能夠在完成習題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掌握與綠色化學相關的知識,了解綠色化學的發展動態,開拓學生的學習眼界,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進一步成長發展。
以教學“化學元素與人體健康”相關知識內容為例。在課堂教學完成后,教師可為學生設計這樣的習題作業:“近年來,我們將無污染、無公害的食品叫做綠色食品;而最初,專家將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轉化為的食品稱作綠色食品,將來自海洋的食品稱作藍色食品,微生物發酵制得的食品則叫白色食品...依據最初的說法,下列屬于綠色食品的是?A.大米;B.海帶;C.食醋;D.食鹽。”本道題選A。在解答這道題的過程中,學生會直觀地感受到:人們對“綠色”概念的理解,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這正如當前的綠色化學研究,還存在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需要等這一代學生成長為大人后,做出進一步的研究,以此便開拓了學生的學習視野,培養了學生的綠色環保意識,同時也增強了學生對綠色化學的理解。
四、以社會調查,深化學生環保意識
在學科核心素養的指導下,初中化學教師應及時與時俱進,樹立更為長遠的教學眼光,立足于培養學生更進一步的綜合能力,設計化學教學活動,推動學生走入生活之中,在生活中學習化學,得到多種能力的提升。教師可通過設計社會調查活動達成上述目標,引導學生到生活中去,對與綠色化學相關的知識展開實地考察,以此增強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2]。
以教學“自然界的水”這部分知識內容為例。教師可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調查家鄉某一河流遭到污染的主要來源,思考如何減少水污染等,讓學生自主取樣河流中的水,進行分析、記錄。這樣的實地調查活動,顯然有利于提升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讓學生深刻地體會到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進而自覺地養成綠色環保的生活習慣。
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化學課堂中開展綠色化學教學,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強化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還有利于增強學生的綠色環保意識,讓學生深刻感受到加強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從而更加自覺地養成綠色環保的生活習慣,在生活中身體力行地實踐環境保護,以實際行動,促進整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趙增新.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如何培養綠色化學理念[J].科技資訊,2020,18(12):161-162.
[2]楊秋水.淺析初中化學中綠色化學教育的滲透策略的理性思考[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0(0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