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玲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深化,學生的學習更加注重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在小學,美術課是素質教育的主要方法,美術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將民間美術內容納入小學課程,不僅可以豐富課堂內容,還要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認同感。學生在學習民間美術內容時,可以培養實用技能。教師在選擇民間美術內容時,應以學生的知識為導向,使他們更接近生活。實現與維護民族文化、培養學生審美潛能有關的教育目標。本文分析了民間美術在美術小學課堂上的教育價值,提出了運用民間美術內容的有效策略小學美術。
關鍵詞:民間美術;小學美術;教育價值;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民間美術是我國民間藝術家藝術與智慧的結晶,也是人們喜聞樂見的藝術內容。在社會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傳統民間藝人數量減少,手藝沒有得到傳承,導致民間美術的處境十分尷尬。在我國教育改革的影響下,小學美術教師應將民間美術內容融入小學美術教學內容中,弘揚民族文化,傳承優秀文化,保護民間美術。既豐富了課堂教學的內容,又拓寬了學生美育的道路,傳承了民間藝術。
一、指導學生通過收集民間美術材料來增加美術經驗和知識
當前,我國許多民間藝術在不斷流失,由于缺乏繼承人,許多民間美術不得不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但是,由于這些傳播的美術形式不僅具有美術性,而且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因此有必要積極促進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這是一種繼承、發現、重新理解和創新民間美術資源的美術品。美術教師可以根據課本內容結合民間美術材料,指導學生收集和理解民間美術材料,體驗民間美術的美術價值,提高其審美能力。
在我國的某些地區,仍然有民間藝術,如剪紙藝術、泥雕藝術、陶藝、面團雕刻、柳編工藝等。這些美術在民間的應用范圍比較廣,指導學生收集和組織,在教學中進行展示并讓學生進行討論,使學生可以了解其他學生的審美觀念,并進一步了解民間美術資源,從而提高理解力和審美,為美術學習奠定基礎。
二、深入分析民間美術資源,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民間的美術資源規模龐大,瑣碎而復雜。在教學過程中,有必要根據當地特點進行選擇可供學生分析的優秀作品,以使學生了解民間美術的藝術特色,并培養對民間美術的審美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選擇和介紹當地的傳統民間工藝。
首先,分析民間美術的造型。民間美術包含著民間美術家自己獨特的創造力,體現出豐富的形成魅力,通過生動的方式直觀地表達人們的生活思想,具有很強的美術魅力。例如,在民間的年會上會出售各種各樣的糖人,不僅有孩子們喜歡的猴子王、唐僧和豬八戒等人物,而且還有新樣式,如動漫風格、人物、寫實,形狀各異,充滿個性和魅力。
其次,引導人們體驗民間美術的色彩。傳統民間美術色彩豐富,引導學生理解非常重要。一些民間美術不僅個性豐富,而且具有鮮明的色彩和文化意義。一些學生認為民間美術作品的色彩是"樸實的",通過老師的指導和審美解釋,可以改變色彩的概念,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們可以強烈擁抱民間美術,并創作出色彩豐富、對比強烈和獨特的色彩的作品。
第三,教學生了解傳統民間美術的風格和技巧。開展民間美術教育要注重地域特色,而不僅限于一個地區。需要以包容的心態,了解、比較、欣賞和學習來自不同國家、地區、種族和流派的藝術品。了解不同藝術流派的差異和風格。通過分析,學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民間美術的風格和技巧,并獲得當地特色。
三、"發現異同,找到異同",創意構想實現傳統民間美術的進一步發展
由于每種民間美術都反映了每個時代的特征,并且反映了社會各個階層對人們美的理解、選擇和創造,因此民間美術是經過不斷的詮釋,是代代相傳的積累和創造。學習民間美術不僅是為了繼承,而且是為了在新時代更好地發展。如果由于時代的創新而沒有創新,民間美術將失去發展和傳承的意義。因此,除了在教育中欣賞和模仿民間美術外,還必須引導學生創新和創造具有新時代特色的作品。民間美術的引入不僅可以引導學生認識和欣賞,而且可以通過小組進行復制、擴展和學習,相互交流和討論,以進行創意分享,包括通過學生合作;在創新工具、材料的創新與改進、傳統圖案的創新與發展、色彩的豐富與創新方面,都體現了時代特征。
結語
總之,民間美術的發展,就是要融合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對我國文化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在小學美術教育教育過程中,教師應將民間美術融入課堂教學,讓小學生體會民間美術的獨特魅力,逐步提高審美素質,同時建立對于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熱愛。
參考文獻
[1]趙欣,王芳.民間藝術品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合理應用——以淄博民間藝術品的開發和應用為例[J].學周刊,2017(21):162-163.
[2]吉薇羲.羌族美術資源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運用和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6(18):142.
[3]鄧劉敏.徐州本土民間美術資源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J].美與時代(中),2016(09):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