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松
摘要:在雙減政策等一系列先進教學理念的有效落實下,諸如集體備課等優質教學模式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小學英語教學體系中,這就大大考察了教師的專業教學素養,同時這對于發展學生們的英語素養有著更關鍵的促進作用。對此,本文從“巧備教法,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巧備作業,促進學生多元發展”“巧備學生,豐富課后服務形式”三個方向出發,對如何在雙減背景下實現集體備課的最優解進行了合理的分析。
關鍵詞:小學英語;集體備課;雙減政策;教法;作業設計;課后教學服務
俗話說:“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而集體備課更是將一群優秀的英語教師集合在一起進行明確的分工、合作的教研活動,這樣設計出來的教學體系也必然更加完善。但值得教師們注意的是,在集體備課的過程中要做到真正了解自己班級的學生,要能夠從集體備課的過程中汲取適合自己班級的教學策略,而不是一味地固執己見或者人云亦云,也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合理地提升自身班級的教學成績。
一、巧備教法,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雙減”政策的本質并不是一味地減少課后作業數量以及培訓班的數量,而是要致力于提升學校教學本身的質量,對此小學英語教師們就要善于通過集體備課等方式來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從而為學生們創造更適宜的學習環境。如此一來,每個班級的學生學習情況是不一致的,相對應的教師們也就要準備更多的教法,要能夠通過多元教法的靈活組合搭配來更充分地加強學生們的課堂學習體驗,從而使得學生們真正愛上英語學科,最終有效促進學生們英語學習成績的提升。
例如,任課教師在備課“The natural world.”這一課時,就可以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利用多媒體在網絡上搜集一些關于地球、樹木、空氣污染等圖片或者視頻資料讓學生觀看,進而讓學生以更加直觀、生動形象的方式去理解本單元的主題,同時可以有效的激發學生對于本單元內容的學習興趣,并且主動的投入到對本單元內容的學習當中。此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創建一些教學情境,如引導學生以接龍的方式或者玩“蘿卜蹲”游戲的方式去說一說怎樣去保護地球、保護自然,從而有效的加強了師生課堂互動,提升教學質量。
二、巧備作業,促進學生多元發展
作業是幫助學生們鞏固課堂所學知識的方式中極為重要的一環,也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在集體備課環節就要考慮到作業內容的設計,以便結合雙減理念來合理優化作業的形式和內容,最終有效促進學生們的多元發展。此外,作業也是教師了解學生的重要方式,并且在倡導個性化教育的時代,教師在集體備課時就要對作業的題型、數量、難度等內容進行合理的調整,要確保作業內容的基礎性,同時還要引入一定的發散性,甚至要能夠針對到每一位學生個體,也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增強每一位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目前我們科組從教學的學習目標、實踐運用和興趣激發這三個方面來把作業設計為“復習鞏固類”作業和“實踐創新類”作業。“復習鞏固類”作業就是基礎性作業,設計要兼顧不同層次的學生,題量適中,盡量讓學生做作業時“少走彎路”。“實踐創新類”作業指向語言的遷移和創新層次,將作業延伸到生活中。如通過學生制作各種主題的海報,手抄報等,調查表設計,以及表演型主題作業,真正做到“有聲有色”。各種形式的練習,讓學生在動手,動口,動腦的過程中,活學所用知識于情境中,變機械學習為有意義的學習,幫助學生打牢基礎,使每個學生都能“吃得飽”,“消化好”。
例如,任課教師在設計“E_friends”這一單元的作業時,就可以根據不同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以及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設計多元的作業。如對于綜合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首先對其進行適當鼓勵,并且讓其去在課下鞏固記憶本課的英語詞匯,促進學生鞏固基礎知識點;對于綜合能力一般的學生,教師可以讓學生去做一些習題,促使學生能在語境中正確使用本單元單詞;對于綜合實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讓其大膽的和朋友、家人、陌生人等用英語進行交流、問好,從而使學生充分的運用知識點,促進學生多元發展。
三、巧備學生,豐富課后服務形式
學生始終是課堂上學習的主體,而這也就意味著小學英語教師在集體備課的過程中必須要將學生因素考慮進去,所以就要能夠針對學生們的興趣愛好以及認知能力等綜合因素來設計課后教學服務的形式,從而有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新時期,小學英語教師除了要促進學生們對于一些基礎知識的掌握之外,更要能夠發展學生們的德智體美勞等綜合素質,也因此教師在課后服務教學的過程中就要結合學生們的身心發展規律去開展一些趣味的教學實踐活動,從而促使學生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更有效地把握知識的核心內涵。
例如,任課教師可以在課后服務時開展一些英語朗讀的活動,或者英文歌曲合唱比賽等活動,并且要鼓勵學生去積極的參加活動,進而使得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擴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個人能力,同時還能夠有效的加強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的發展,使學生能夠真正的喜歡上英語,為學生之后的英語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總而言之,集體備課的實施大大提升了小學英語教學設計的質量,這也就彌補了教師個人教學經驗不足等問題,從而更有利于增強學生們對英語學科的學習熱情。除此之外,教師們在集體備課的過程中要始終遵循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甚至要組織一部分學生參與到集體備課的過程中,從而能夠更好地依據學生們的認知規律來設計教學的整體流程,這樣一來也必然會促使學生們更深入地參與到課堂互動的過程中,久而久之學生們的學習效果自然會大大提升。
參考文獻:
[1]石維東. 優化英語集體備課 實現智慧資源共享[J]. 2021(2011-1):49-51.
[2]封子秀. 集體備課讓小學英語課堂綻放魅力[J]. 中學生英語, 2020(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