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紅
摘要:中國傳統的春節、清明、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都是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的傳統。通過對傳統節日進行道德教育,其實質就是在向社會主流價值觀的滲透,幫助其在身體和心理發展的關鍵階段接受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從而在傳統的節慶文化中培養出良好的品德,促進其健康的成長。
關鍵詞:幼兒德育;傳統節日;方法探究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幼兒早期的道德教育具有特殊的功能和意義。由于傳統節日內容豐富,內容豐富、趣味盎然,符合幼兒的心理預期,因而積極參與,體驗深刻,在節日主題學習中升華了道德認識,收到了很好的德育效果,意義深遠。
1講傳統節日故事,激發道德情感
幼兒通常對中國的傳統節日有濃厚的興趣,通過講故事的形式讓他們認識到中國的傳統節日,并使他們對傳統節日產生濃厚的興趣。以此為基礎,進行德育的滲透,可以自然而然地激發幼兒的正面的道德情感。中國的傳統節日具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淵源,或者源于神話、傳說,或者經過數千年的傳承和發展。教師要收集大量中國傳統節日的素材,然后用故事語言加以處理,在傳統節日來臨前開展主題教育,提高節日氣氛。
例如,在端午節來臨的時候,老師們就會利用端午節的故事作為主題,利用節日專題網站的資料、文獻資料、民間傳說等收集資料,然后在課堂上向幼兒講述端午節的故事。當老師講述端午節的時候,每個孩子都認真地聆聽,盡管他們不能對歷史有深刻的理解,但他們能感覺到屈原是一個愛國的人,他們也知道,端午節的時候,人們會用劃船、吃粽子來慶祝。通過講述端午節的故事,讓孩子們認識中國的傳統節日,通過對他們的道德教育,培養他們的正面的道德情操,具有可操作性、寓教于樂的作用,在不知不覺中滲透著他們的思想品德。
2玩傳統節日游戲,增強道德情感
要使幼兒認識到更多的傳統節日、更積極地參加活動、更熱切地期望,就必須提高其文化魅力。傳統節日既具有立德樹人的豐富資源,又具有教育和娛樂的特殊優勢。在傳統的民間節慶活動中,有豐富的幼兒游戲活動材料和資源。在傳統的節日活動中,進行道德教育的滲透是非常有效的。
例如,中國幾千年來流傳下來的傳統節日,民間習俗繁多,往往寄托著幸福、吉祥、除舊迎新等美好的寓意,是中國勞動人民對新一年的期盼。在春節前后,各地都有各種傳統的民間活動,幼兒園可以通過各種形式的游戲,提高孩子們的參與感,體會到過年的文化氛圍。比如,舞龍是中國傳統節日的一個重要節日,老師們可以在幼兒園里表演跳龍燈。準備一張紅紙,把它折疊成一張風琴形狀的龍身,然后把龍頭和尾巴都貼在一起,然后粘上三五個把手。也可以利用彩綢、布料等制作成長龍,供多人參加,玩龍燈等。在比賽中,可以配合小號、小鼓和鈴鐺等樂器來演奏出舞龍的節拍。此外,用硬紙做成的龍紙人,一個人就可以玩,人手一只龍指偶,幼兒相互追逐嬉戲,玩耍,十分有趣。
通過節日主題的游戲,可以讓孩子們體會到節日的氣氛,感受到節日的氣氛,感受到對生活的美好期待,對幸福安康的向往,對祖國的繁榮的祝愿。
3畫傳統節日圖畫,抒發道德情感
繪畫是幼兒園中的一種重要的美術教育形式,它用充滿了孩子的想象力和想象力的繪畫來記錄和表現傳統的節日生活,是幼兒用畫筆來表達自己對整個節日的感受和表達的一種重要手段。由于無法用語言來表現自己的感受和情緒,圖像就成了幼兒對傳統節日的印象和情緒的一種重要方式。在傳統節日來臨時,老師們可以安排一些節日的主題畫,讓孩子們在畫中表達自己的節日經驗和感覺,表達他們對傳統節日的美好的思想感情。
利用傳統的節日題材,讓孩子們在傳統的節日活動中,用畫筆將自己對傳統節日的道德認知、情感理解用畫筆表現,用自己特有的角度、方法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從而有效地促進了幼兒道德教育的滲透,同時也激發了他們對傳統節日的喜愛情感。
4重傳統節日民俗,升華道德情感
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對大自然的理解與尊敬,它包含著深厚的歷史和人文情感,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蘊和精神內核。其中所蘊含的民間活動是節日的精華所在,具有積極的文化內涵,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種重要價值表現。在對幼兒進行傳統節日德育的同時,還能使他們在傳統節日中體驗民俗文化,從而提高他們的道德情感。
例如,清明節是人們緬懷先輩的節日,是提高幼兒家庭觀念、尊重老人的一種重要方式。在清明期間,讓家長帶著孩子參加掃墓活動,了解清明節所包含的對逝者的懷念之情,并初步建立起家庭觀念,養成尊老愛老的品德,并在日常生活中,尊重和愛護家中長輩,成為一個孝順長輩的好孩子。在重陽節,讓孩子們為爺爺奶奶、爺爺奶奶揉肩、捶腿、洗腳,以示對他們的關愛,感謝他們為自己和家人的辛苦付出,并祝他們身體健康、長壽。
通過參加豐富多彩的傳統節日民俗活動,使幼兒對節日的歷史和文化內涵有了初步的認識和理解,從而樹立了過好中國傳統節日的正確理念;同時,通過傳統節日、民俗活動,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到孩子們的思想道德,使他們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者和發揚者。
中國擁有五千多年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積淀,其中的傳統節日既具有獨特的文化氣息,又包含著民族的靈魂。在紐兒的道德教育中,我們不可忽略傳統文化的滲透,尤其是那些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傳統節日,更應該被納入到幼兒道德教育之中,有助于他們理解中華傳統文化,塑造他們的人格,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
中國傳統節日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內涵,它既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民族氣節和精神的重要載體。在幼兒園的德育工作中,要明確地意識到傳統節日在國家文化認同和審美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通過傳統的節日教育,幼兒既可以感受到節日的文化氛圍,又可以從中汲取優秀文化元素,能夠有效促進幼兒思想道德品質的提升,實現全面發展。
5結束語
綜上述,中華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財富,蘊藏著豐富的道德教育資源。通過對傳統節日文化的滲透,不僅可以使傳統節日文化得以繼承和發展,而且可以為其注入鮮活、豐富的內容,增強其吸引力。
參考文獻
[1]李成.開展傳統節日教育,促進幼兒德育發展[J].好家長,2020,(02):38-39.
[2]陳祁鎏.開展傳統節日主題教育活動實施幼兒德育探究[J].成才之路,2019,(32):18-19.
[3]徐靖予.陶行知創造教育觀下利用傳統節日滲透幼兒德育教育的探索[A].中國環球文化出版社、華教創新(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2019年南國博覽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三)[C].中國環球文化出版社、華教創新(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華教創新(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2019: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