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文
摘要:數學素養是一種獨特的思維模式,它的培養過程是漫長且艱辛的,需要長期進行積累和反思,依靠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才能讓它成長起來。培養數學素養是小學數學學習中的關鍵部分,小學數學教師需積極轉變教學思維,創新教學方法,總結出最佳提高小學生數學素養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小學低段數學;數學素養;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提高數學素養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讓同學們能夠靈活運用數學知識,更好地參與到現實生活中去。提高數學素養的本質就是為了讓同學們能夠將理論與實踐更好地結合,讓理論能夠為實踐提供依據。數學是一種邏輯性很強的學科,良好的數學素養可以幫助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積累、掌握和運用,幫助學生更好學習數學。
1在小學低段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
新課改理念推行很久了,可是還是有部分小學教師仍然存在著舊式的應試教育教學思想,認為教師的主要職責就是將知識點教給學生,幫助學生提高他的學習成績,并以此為唯一的教學目的。這種思想桎梏著教師,導致小學數學教師忽略了對孩子的數學素養和數學能力的培養,也并未將學生放到主體地位上,讓他們的學習過于被動。當今時代,社會的不斷發展要求學生掌握得更多,不僅需要有數學計算能力,也應該具備良好的數學素養和實際的應用能力。因此,教師在對小學生進行數學素養的培養過程中,要時刻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從而達到一個高效課堂的理想效果。與此同時,教師需要加強和小學生之間的溝通,拉近師生距離,積極引導小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傳統的數學教學過于枯燥,教師應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例如可以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教師提出問題,讓小學生們進行合作解答,之后輪流讓每個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這個模式不僅可以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讓教師也能從中學習到新的知識,也能在團隊學習的過程中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可以獲得更多的進步。
2在小學低段數學教學中創設數學教學情境
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數學自主學習意識,教師要基于教學主題的需要,設置合理的數學教學情境,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自覺地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中去,深度地探索數學知識,切實地感受數學的現實運用,增強數學情感,培養數學邏輯思維。比如,在講解兩位數減法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引入動物購物的案例,來更好地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降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陌生感,實現數學興趣的培養。小老虎和小狐貍共同舉辦了一個宴會,邀請了很多小動物前來做客,需要準備很多的食物。在超市購物的過程中,它們看見柜臺上有52個大黃梨,它們購買了27個,那么還剩下多少黃梨。通過這樣教學情境的創設,學生可以更為積極地參與到數學活動中來,學生的學習熱情得以高漲,紛紛舉手回答問題。通過這樣的教學活動,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得到了有效激發。
3在小學低段數學教學中教師需培養并提高學生的數感
如果想要激發小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首先需要培養學生的數感和數學思維,幫助學生形成針對數字的一種直覺。如果小學生擁有不錯的數學思維和數感,也有著對數學極大的學習興趣,在實際生活中就會比同齡人更具備敏銳的洞察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小學生的數感也是培養小學數學素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數學涵蓋著生活中的各方各面,培養學生的數感不能只局限于課堂教學,應該緊密地切合實際,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小學生對周圍事物進行觀察的方式,讓小學生自己發現其中的數學問題,以此形成良好的數感。教師可以根據小學生理解的程度設置一些較簡單的數學問題。
4在小學低段數學教學中教師需多元化開展教學工作
在開展教育的過程中,沒有一種方法是一成不變。對現在而言,小學數學教材已經相對來說比較完善了,它涉及的內容是很全面且有權威性的。對于小學數學這門學科而言,教師的任務就是能夠科學地使用教材資源,結合教材知識,營造相應的學習氛圍,對學生進行數學素養的培養,以此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在現代科技的不斷發展背景下,多媒體技術得到了廣泛的肯定和利用,它是一種新型的教學形式,也是一種提高學生數學素養的有效途徑。教師可以通過利用多媒體展開一系列的教學活動,不僅可以生動形象地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也能創新教學形式,將難懂的知識點簡單化,加強學生對重難點的記憶,讓課堂不再枯燥且低效。合理地使用多媒體意味著能夠合理地使用網絡資源,將抽象的數學知識直觀化、簡單化,幫助學生理解知識,熟記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同時,多媒體的多樣性也能將更多的趣味元素融入教學中,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一些畫面的呈現幫助學生加深對數學知識的印象,從而達到加強小學生學習能力和提升小學生數學素養的目的。
5在小學低段數學教學中教學需充分聯系生活實際
學習數學,塑造數學素養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幫助小學生將數學知識更好地運用到實踐生活中去。由于數學知識大多都抽象難懂,小學生又因為年紀小,很難真正體會到學習數學的好處,這就要求教師采取措施進行積極引導。教師可以通過設置具體情景的方式幫助學生直觀且深入地了解數學現象和數學問題的本質,同時也發揮了學生在課堂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例如在學習《認識線段》一課時,教師可以準備一些刻度尺、一些較粗的繩子和一些盒子等教學道具,通過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的方法,再加以及時地引導,讓學生直觀地認識到線段的長度、形狀以及特性概念,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打造高效課堂,使學生在實踐中學會知識,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也培養了小學生的數學素養。
6結束語
綜上所述,現代教育不僅要求小學數學教育注重學生數學運算能力的提高,還要求教師重視對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也是十分廣泛的,在低年級就具備較好的數學素養,這能夠為學生今后學習數學奠定良好基礎,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幫助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因此,教師需要不斷調整教學方案,尋找最佳幫助學生提高數學素養的方法。
參考文獻
[1]沈永青.小學低段數學趣味游戲教學的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49):148.
[2]丘紅.小學低學段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策略分析[J].教育觀察,2019,8(18):70+144.
[3]羅嵐.在小學低段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J].知識窗(教師版),2019,(04):104.
[4]趙麗.小學低段數學教學中培養數學素養的相關思考[J].新課程(綜合版),2019,(0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