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位平
摘要:初中數學知識難度大。重視學生自身反思能力的培養,是促進數學思維逐步發展的有效途徑。這也是改革教學模式,提高學習效果的主要途徑。反思能力在學生的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初中數學;反思能力;策略
數學是初中數學最基礎的課程,而反思能力是數學思維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學生較強的反思能力,可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保證解決問題的準確性。更重要的是,反思能力的培養是促進學生越來越認真思考的最有效途徑。
一、創設情境
從數學知識本身的特點來看,數學教學的關鍵在于學生興趣的養成、數學思維的形成以及數學能力的強化三個環節。其中,學習興趣的養成是整個教學環節的基礎,只有學生對數學學習具備一定的興趣,課堂教學活動才能夠產生實際的效果,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才能夠有所保證。因此,在學生數學反思能力培養的過程中,學習興趣的激發以及初步反思意識的建立是其中的關鍵。而之所以在誘導學生初步產生反思意識的過程中采用情境創設的方式,是因為初中階段的學生本身在心理和思維的發展上還處于初級階段,這也就使得他們在學習中仍然會對具象化的知識內容有更強的敏感性。
首先,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情境和案例來進行情境的創設,提高教學情境的代入感,增強情境案例對于學生的吸引力。將生活情境與數學知識進行結合,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課堂教學的內容。其次,教師在設計情境時還需要綜合考慮其展現形式以及教學目的,也就是說,教師進行情境創設導入課堂主要是為了幫助學生初步形成反思意識。所以,在整個情境中教師需要通過案例的分析以及任務設置、交流討論等環節來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對情境案例進行反思,從而幫助學生產生學習反思的意識。再次,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的方式來完成情境的創設,增強情境的趣味性以及對學生的吸引力,讓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為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奠定基礎。
二、設計教學活動
在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過程中,教師必須意識到,學習習慣的養成更為重要。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在過去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出于對知識難度的考慮,往往希望通過更加詳細的分析講解來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因為大部分教師都認為學生難以通過自身的思考和探究來完成過于復雜的知識學習,所以用教師的講解代替學生的思考,節省出學生探究的時間用來讓學生進行知識的記憶以及習題的練習。從表面上看,這樣的課堂模式確實節省了時間,也降低了學生學習的難度。但是從教學的結果和效果上來看,反而是增加了學生的學習難度,使學生做了大量不必要的重復低效的學習活動,同時也不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這樣的課堂教學模式完全忽視了學生的自主思考,自然也就無法起到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作用。正因為如此,教師在培養學生反思能力時,必須要轉變課堂教學的方式,強調學生的自主思考和學習,通過長期的課堂教學引導學生形成反思的習慣,進而強化其反思學習的能力。所以,要培養學生的數學反思能力,教師需要在課堂上采用自主探究的教學方式,結合其教學目的來進行課堂教學環節的設計。
具體來說,在初中數學課堂上,教師除了通過情境創設的形式完成課前的導入之外,在正式的教學中,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自主探究式教學,以學生分組的主題探究來完成知識內容的自主學習。其教學的主題可以結合導入環節的情境,以其中涉及的案例的解決作為主題探究的核心任務。然后教師需要結合教材中的學習內容來設置探究任務,而這一部分也就是養成學生反思習慣的關鍵環節。教師在設計探究任務時,可以結合新知識的學習增加與其相關聯的舊知識的部分內容,讓學生在完成任務時養成借助對舊知識的反思來理解新知識的習慣。通過這樣的課堂任務,學生能夠逐步習慣這樣的數學學習方式,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才能不自覺地對這一習慣加以應用,真正強化學生的學習反思能力。
三、互動交流
在數學課堂的整個教學流程中,課堂總結往往是被教師忽略,但是對學生意義重大的一個教學環節。一般來說,通過課堂總結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課堂上的知識內容,并且形成自己的知識網絡,實現數學知識的理解性記憶。而在培養學生反思能力的過程中,教師通過課堂總結能夠糾正學生的反思過程和結果,使學生的反思能夠切實起到強化其學習效果的作用。實際上,要想在數學課堂總結的環節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教師可以將整個總結過程以交流分享的方式來進行,以此來引導學生分享自己反思的結果,并且通過分享實現對學生課堂反思的糾正。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在學生完成自主學習以及結果分享之后,先以個人的形式回顧自己在課堂上的整個學習過程,并且結合知識內容和學習任務提出問題,以此來幫助學生自我檢驗學習成果。在學生完成自我反思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結果分享,主要是交流自己在自主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自己的反思主要是從幾個方面來進行。借助小組之間的分享交流,學生需要總結出自主學習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以及自我學習反思的整體流程和模板。之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反思結果的分享。在全班學生的共同討論之下,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整理出關于本單元知識內容的反思流程以及方法,并且針對學生的問題進行詳細的解答。通過這樣的一個總結反思分享的交流過程,學生一方面能夠實現對課堂知識內容的深層次理解和整體掌握,避免在學習中出現疏漏,打好數學學習的基礎;另一方面也能夠學習其他人總結反思的方法和經驗,以此來糾正并彌補自己在學習反思過程中存在的不足,進而掌握正確的方法,強化學習反思對于數學學習的幫助作用。借助這樣的教學環節,能夠真正實現學生反思能力的培養和強化。
四、結語
初中數學是初中教學的重要學科之一。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發展,學生在初中數學學習中不僅要掌握相關的數學知識,還要培養數學思維。因此,初中數學教師有必要借助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巧妙設置數學習題,結合實際生活安排案例,以提高學生的反思能力。從而為今后的進步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樊玉成.初中數學教學中問題導學法的運用探究[J].才智.2020(07).
[2]王慧芳.初中數學滲透“思維導圖”的方法探討[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