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蘭
摘要: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僅僅要關注學生學習目標的達成,也要遵循感教育新課程改革的方向,落實課改的指示與要求,對于小學生進行有效的情感教育。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做到循循善誘,對于學生開展具體的情感教育,建立有效的情感聯結,者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小學語文教學必須進行深刻挖掘,教師應該充分的挖掘和研究教材內容,從而有效的獲取小學語文教材當中的深層次情感,然后可以利用一系列的教學手段從而引導學生去感悟和體驗教材內容當中的情感,進一步的引導學生對于教材內容產生情感共鳴,這樣對于強化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有著很好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感教育;實施策略
我國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促進時代的變革,也推動著我國教育教學事業的快速發展,因為只有人才強國才能確保整個國家的迅猛發展和提升綜合國力。而小學作為學生階段最基礎也是最核心的時期,這個時期是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習慣以及綜合素養的重要時期,同時也是激發學生情感、推進學生情感教育的重要時期。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有效的進行合理引導與培養,從而推進小學生情感教育的不斷進步。在小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確保小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收獲更加豐富的情感體驗。本文通過對于情感教育的深入研究,探索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策略,力求促進效果的不斷提升。
1運用藝術性的教學語言,給學生全新的感受
在小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更加注重運用一些具有藝術性的語言,給學生帶來全新的感受。多運用一些優美的詞語來形容文章中的場景,運用一些富有情感色彩的句子來引導學生體會文章的意境。根據調查顯示有感情的閱讀不僅僅使學生受益匪淺,也能使教師更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1]。教師有感情的閱讀也可以引導學生更加深入的體會作者當時所處的環境和心情。因此,藝術性的語言效果非凡,在教師平時的朗讀過程中就要注意語境的渲染,引導學生有效的體會情感。教師要通過藝術性的語言表達,引領學生了解作者的情感,體會故事中的優美情節,引導學生通過自身的理解,在實踐中進行續編和展示,使學生更好的掌握所學的內容。
2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必須建立良好的溝通。這種和諧的師生關系意義重大,這種親切的的交流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整體狀態,保障教學目標高效完成,可見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是尤其重要的。每一名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教師應正確認識和理解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更重要的是教師能夠站在平等的角度尊重每一名學生。同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運用自身的言行舉止進行有效的激勵和示范,從而有效的影響和感染學生、尊重學生,構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引領學生愛學、樂學,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參與教學活動[2]。例如,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設置有效的課堂問題,引領學生積極的發言,而有的學生卻因為性格原因而不敢發言,而針對這部分學生教師就應該通過與學生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通過在教學過程中更加積極的去鼓勵和肯定學生,從而讓學生獲得更大的自信心,讓學生更愿意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來。另外,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應該時刻注意自己的態度,有的教師在教學時過于嚴肅,所以很容易給學生造成心理負擔。
3有效創設教學情境,提升學生情感體驗
人的情感會受到情境的影響而發生變化,學生也是一樣,通過在語文教學中創設教學情境,可以有效的加強學生對情感的領悟,掌握教學的重點,一方面可以提升學生的感悟能力和文學素養,培養學生對于文字材料的鑒賞能力,提高語文學習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的滲透情感教育,在成長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教學情境的塑造具有極大的重要性,教師要積極地創設閱讀教學情境,在實施教學中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3]。例如,教師在講解《黃繼光》這節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通過創設情境從而讓學生更好、更真實的去感受抗日戰爭期間,中華人民解放軍是如何舍棄小我來成就大我的,是如何放棄自己的生命去換取國家的和平、換取人民的安定生活的。而通過創設情境從而讓學生感受那段紅色歷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和家國情懷。
4遵循因材施教原則,體現個體價值特征
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要做到因材施教,針對學生之間的差異展開分層教學,體現學生的個體價值特征。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深化改革以及社會多元化發展的推動下,教師進行學情分析,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在尊重學生之間個體差異的基礎上進行個性化教育,幫助學生正確認知自身價值,樹立正確的情感觀,促進學生的長久發展。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設置階梯型的教學任務,促進不同層次的學習帶入到不同的情感體驗當中,雖然是教學相同的教材內容,但是可以通過不同的測重點以及不同的探討方向,從而根據學生的差異化情況來開展不同的情感教學。以《嚢螢夜讀》這節內容為例,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中,教師必須綜合分析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設計分層次的研究問題,從而設定正確流利朗讀、正確流利背誦等不同的任務與教學目標,在學生能夠有效完成和實現的目標狀態下,科學的為學生設計情感教學,從而促使情感教學的真正作用得以發揮。
總而言之,在語文課程改革的推動下,使情感教育成為了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通過情感教育的有效滲透,可以有效的促進學生的長久發展,對學生的長久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要更新教育理念,通過對于新教法的學習提升專業素養,從而在教學的開展過程中有效的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和引領學生的的情感體驗,在深入分析教材內容的基礎上開展多樣化教學。語文教師必須結合語文的學科特點深化情感觀念的構建,推動學生的成長和感悟能力的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潔.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4):218.
[2]蔣菊香.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的方法[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3):235.
[3]張曉紅.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J].西部素質教育,2020,6(05):249-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