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族音樂傳承著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遺傳。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開展民族音樂課堂,讓小學生真正感受和體驗到傳統音樂的魅力。傳播民族精神的同時,也提高了小學生對于音樂的審美能力。
關鍵詞:小學音樂;民族文化;民族音樂
引言:
通過音樂,人們可以表達出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和感受。為了真正提高小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陶冶小學生的情操,讓小學生感性地體驗到傳統文化的力量,教師可以將民族文化納入到小學音樂的教學中去。然而,在當今的小學音樂教學中,許多課堂內容側重于流行音樂,這導致學生對傳統音樂的了解不夠,不利于優秀傳統文化的發揚和傳承。作為教師,應該積極貫徹素質教育理念,弘揚傳統文化,為小學生的音樂教育改進新的內容和方法,以幫助學生體驗并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全方面地發展音樂文化素養。
一 目前小學音樂課堂民族文化發展的現狀
在當下的許多音樂課堂中,教師都以流行音樂作為音樂教學的主要內容。學生基本只會受到古典音樂,鄉村音樂和搖滾音樂等流行音樂元素的影響,不利于學生音樂品味的培養。音樂培養人的情操,讓學生提升自己的感受體驗能力。對一些少數民族而言,民族音樂凝聚了他們地方特色的文化以及前任的智慧。通過民族音樂文化,可以體現出少數民族的發展歷史和文化變遷。在一定程度意義上,民族音樂甚至是他們民族的象征。除此之外,音樂教師傳統的音樂教學方式也阻礙了民族文化在小學教育中的普及和發展。比如,對于一些少數民族地區的音樂教學,許多音樂老師采用漢語進行教學。這種忽略少數民族語言的音樂教學方式,勢必會影響到民族文化的教學和傳承。因此,音樂教師不應該過度強調流行文化的教學,而是要加大對于學生民俗文化的理解和傳承,重視傳統文化尤其是少數民族的音樂文化內容。一來可以提升學生的音樂品味,二來可以發展學生的民族意識和愛國情懷。
二 民族文化在音樂中的傳承和發展對學生的影響
民族文化在我國傳統文化中非常具有魅力。通過小學生對于音樂中民族文化的學習,可以讓學生學習到傳統文化的同時,也增強對傳統文化的自信,從而感受到民族音樂的真正魅力。對于民族音樂而言,幾千年的傳承和發展,處處都體現著民族音樂的品味和魅力。倘若教師對小學生進行民族音樂的教學,勢必會引起學生對于民族的驕傲感和自豪感,增加學生的愛國情懷。這不僅能推動學生心智的發展,同時也對學生未來的發展和學生有著重要作用。不僅如此,民族音樂文化本就屬于音樂的一部分。通過對于民族音樂文化的教學,也可以實現學生在音樂方面的全面協調發展。有利于學生理解音樂文化知識,靈活運動自己的音樂審美能力,并最終促進我國音樂的進步和發展。
三 有效進行民族音樂教育的策略
1.培養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
在教學學生的民族音樂內容時,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基本水平和興趣愛好,為學生盡可能地提供有趣的教學內容。在正式教學音樂前,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述音樂背后的故事,讓學生通過故事受到觸動,激發學生的感情因素,同時也能讓學生更容易進入到音樂的狀態中。故事也能夠引發學生對于課堂內容的興趣,幫助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內容的學習中來。對于學生而言,民族音樂的歷史故事也能增加自己對于國家和民族的認識,從而提升自己的愛國情懷,促使自己更想成為一個對社會對國家有貢獻的人。因此,在對民族文化音樂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多多向學生表達與音樂有關的經歷,或者音樂的來源等。比如,在教師教學《義勇軍進行曲》時,教師可以先向學生講解關于抗日戰爭的故事,讓學生了解到音樂創作背景的同時,也加強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和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學生通過故事,也容易進入到音樂的氛圍中,激發自己對于音樂的興趣,從而更好地培養自己的民族意識和愛國情懷,使自己的音樂能力得到鍛煉和發展。
2.進行民族音樂唱歌比賽
除了教學內容的改進,教學方法的改進也可以讓音樂教學變得更加有效實用。對于小學生而言,年齡小愛玩兒的性格特點,是小學生擁有活力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師可以通過為學生舉辦音樂歌唱比賽的方式,讓學生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來。在賽前,教師可以教授學生參加比賽的曲目,讓學生在反復練習中去體會音樂中的情感。在比賽中,觀眾和評委的目光,以及比賽現場的正式氛圍,更能加深學生對于音樂的理解和感悟。為了在比賽中獲得更好的表現,學生也會自行去想辦法了解音樂的背景和演唱技巧,比如,音樂背后的歷史是怎樣的?音樂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情?這種學生主動參與的學習行為,將會更加激發出學生的學習潛力,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和傳承民族文化的民族情感。
3.營造民族音樂學習氛圍
民族音樂學習需要周圍環境的氛圍配合。因此,教師可以在教學時,盡可能為學生創設濃厚的文化氛圍感,讓學生從氛圍中就能體會到傳統文化的魅力。比如,教師可以在進行少數民族的音樂教學過程中,穿戴少數民族的服飾,按照少數民族的民俗文化進行打扮。通過將少數民族的文化氛圍體現出來,學生會更加容易進入到音樂的氛圍中,從而促使學生參與到民族文化音樂課堂。在學生學習音樂文化的同時,也加深了對于民族文化的認識和了解,同時促進了對少數民族的文化傳承和音樂的學習與感受。
四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音樂教育應該強調對于民族音樂文化的教學,將民族音樂加入到音樂的教學內容中。在對民族音樂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改進教學方式,比如舉辦歌唱比賽,為學生創設學習氛圍,激發學生興趣等,盡可能讓學生積極參與到音樂學生中來。如此,學校對于學生的音樂培養才能更加全面協調。學生既能體會到音樂的魅力,提升自己的音樂品味,同時也能加強自己對于傳統文化的認識和理解,加深學生的民族意識和愛國情懷,從而更好地發展和傳承我國的民族文化。
參考文獻:
[1] 高宇.淺議小學音樂教育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與培養[J].音樂時空.2014.2(7):151-152
[2] 郭默予.郭新微.讓小學音樂教育融入自然回歸生活[J].廣西教育.2011(28)
[3] 董萬明.如何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1(4)
作者簡介:龔玉潔 (1979.05-) ,女 ,漢族 ,重慶 ,本科 ,重慶市高新區白市驛第二小學校 ,小學二級 ,研究方向:小學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