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苗苗
摘要:早期閱讀對于學前兒童來說,不是可有可無的,它應是學前兒童語言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閱讀學習是個體進行終身學習的重要手段,閱讀能力是對一個人終身的可持續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因素,是未來社會一個必須具備的能力。而在閱讀活動的開展中,也能不斷地提高幼兒的各方面的能力。
關鍵詞:閱讀;促進;能力發展
書籍《早期閱讀教育策略研究—湖北師范出版社》指出:人的主要閱讀能力,是在3--8歲期間形成的。如果我們不讓幼兒在這個階段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激發他們閱讀的興趣……,那他們在以后的學習中就很難適應閱讀困難,所以我們圍繞著這各種圖書內容,對幼兒進行了閱讀的指導。我們知道幼兒看書,與大人看書很不相同。大人看書,叫“閱讀”,是看書的內容,看書的意義,著眼于吸取信息、知識、經驗和技能。幼兒看書,是名副其實的“看”書,看書的外表,看書的形象、色彩、圖畫。所以,成人教幼兒看書,一定不要忽略幼兒的特點,不可以按照成人的思維方式和閱讀習慣,去指導孩子看書。
一、把閱讀活動建立在他們感興趣的基礎上,這是指導閱讀的關鍵
(一)幼兒看書,全憑興趣,沒有興趣的,根本不看。所以我們挑了《西游記》、《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等圖書給幼兒看,這些圖書都非常形象生動,能很好的吸引小朋友,牽動著他們的心,幼兒喜歡圖畫書中的故事,故事中的情節,對感興趣的內容,他們喜歡重復,那么在多次重復中,他們對書的內容有了更多的興趣,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二)設計不同的活動,培養幼兒對圖書的興趣。排圖活動:教師為幼兒提供一套《西游記》里打亂順序故事片段圖片,鼓勵幼兒根據故事內在的邏輯規律、根據自己的理解分析、將圖片按序排列。圖書制作活動:進一步了解圖畫書的構成。讓幼兒做小畫家、小作家,把自己想說的事畫成一頁一頁的故事,或從廢棄的圖書上剪下自己需要的圖片,幼兒口述后,請教師或父母幫忙配上文字,加上封面、封底,然后訂成一本圖書,同伴間相互介紹、交流自己的作品。
二、幼兒閱讀技能、方法是幼兒閱讀活動的前提
(一)學習按頁碼順序看書。由于大班幼兒已認識1--10的阿拉伯數字,因此,先教他們按頁碼順序翻閱圖書,使他們掌握看書方法并養成習慣。
(二)學習按從左向右,自上而下的順序看書。在看書過程中,幼兒親自感受到圖書是一頁一頁組成,故事是由一幅畫一幅畫有序地接下去看,才能知道故事內容。
(三)提高幼兒的理解力。指導幼兒學會觀察每幅畫面上人物、動物關系,理解前后畫面的聯系。
我們得明確閱讀的重要作用。閱讀并不在于單純發展孩子的閱讀能力,還要讓孩子通過各種途徑,接受各種信息,形成看、聽、讀一整套的養成性教育,所以,閱讀對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和思維發展等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語言活動促進幼兒各方面的能力發展
(一)促進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
故事是幼兒閱讀的主要材料。幼兒在閱讀圖書時,首先通過觀察把握畫面內容,將之轉譯成語言,然后進行想象以豐富故事內容,就好像看到“豬八戒吃西瓜”這一畫面,孩子們會想象豬八戒吃西瓜的樣子,豬八戒摔跤的樣子等,與此同時,他們還要具備內部整合語言及表述的能力,這表現為看圖書時幼兒或者自言自語或者在心中默讀。因此,教師應當注意每天給幼兒看故事書的時間,養成閱讀圖書的習慣。同時,讓幼兒口述自己聽到的或者看到的故事,讓幼兒扮演“講故事人”的角色來編和講自己的故事。在幼兒聽完故事或者看完圖書之后,適當提出有利于他們思考的問題。他們在講述、討論的過程中,不同水平幼兒的語言能力都得到了發展。
(二)促進幼兒創作能力
通過長時間閱讀活動,讓幼兒對圖書有了一定的了解與認識,我們可以讓幼兒制作連環畫,讓他們把自己看到的圖書內容或自己想象的內容畫出來了,給孩子充分的時間講出自己的想法與創意。另外,幼兒在做做玩玩的手工制作中,把頭腦中對事物表象的感知,通過有形的手工制作充分表現出來,常會自覺不自覺地發出一些聲音或自言自語,還會主動將自己的手工作品與同伴交流,針對這一特點,教師應以肯定和接納的態度對待幼兒的語言表達,使幼兒的語言交往能力得以充分的提高。在評價作品時,讓幼兒大膽的講述介紹自己的作品并學會用語言評價別人的作品。
(三)促進幼兒之間的交往能力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情況的不斷變化,要求人們具有一定的社會交往和活動的能力,幼兒學習社會交往的初始階段是同伴交往,這是人際交往中最初的主要形式。我們開辟了“圖書世界”,發動孩子從家里帶來心愛的《西游記》、《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鼓勵他們主動與小伙伴們進行交換閱讀,互相交流故事中的確內容,討論故事的角色等,并教育他們要愛護別人的物品。利用互借圖書的活動,為幼兒提供互相交往互相幫助的機會。愉快的交往經驗可以提高幼兒的自信心,而自信心的增強又會引發更強的交往主動性,兩者相互促進,以形成良性循環。
(四)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
閱讀是成人借助于圖書和幼兒交往與交流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成人不僅豐富和擴展幼兒對于外部世界的認識,也能夠讓幼兒在書中再認出他已經熟悉的事物,看到在現實生活中很少看到的東西。同時可以豐富幼兒掌握的詞匯,提高語言理解能力的現實思維的能力,有助于思維的發展。在早期閱讀活動中,我們還能很好的發展幼兒的想像力。比如,在指導閱讀時,通過讓小朋友續編故事,或開展“小舞臺”交流活動,老師和幼兒共同制作表演道具,幼兒將閱讀內容通過情景、表演、講故事、啞劇、續編創編故事等形式,培養幼兒在集體中大膽表現,勇于創新,樹立自信心和成就感。同時,這些活動可以密切親子關系,師幼關系和同伴關系,有利于幼兒情緒與社會性的發展。
閱讀是終身學習的基礎,早期教育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經過探索實踐,讓我們深深體會到,對幼兒進行閱讀能力的培養是可行的,只要各種教育手段相互配合,相互滲透,幼兒閱讀的開展是必行的,它對要而進入書面語言階段的閱讀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王微.幼兒早期閱讀教育策略研究與實踐之我見[J].信息周刊,2018(5):1.
[2]何苗.新時期中班幼兒早期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家庭·育兒(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