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彩霞
摘要:初中階段每個班級中,往往都存在著一小部分知識基礎較為薄弱、學習方法利用不當的低差生。這些學生的學習成績較差,在整體排名中處于后段,在學習過程中往往面臨著諸多難以通過自身努力克服的困境。為此,在開展初中英語教學時,教師就可以針對這些低差生,選擇恰當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走出困境,提升其英語綜合能力。
關鍵詞:初中英語;低差生;引導;走出困境
前言:
在開展初中英語學科教學活動時,教師不僅要關注整體學生的學習狀態,選擇適合大多數學生的教學方法來開展授課活動,同時也要關注在學習之中存在困難的低差生,引導低差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擺脫學習困境,實現學業進步與發展。許多低差生的基礎薄弱、學習興趣不強、學習方法不當,從而導致了學習效率低下,落后于平均水平。初中英語教師應當找準原因,對癥下藥,針對低差生的特點,調整教學方式,引導這些學生取得進步。
一、加強基礎教學,夯實學生基礎
英語是一門語言性學科,若想掌握好英語這門語言,就需要學生們進行長年累月的知識積累,并在堅實基礎上學習新知,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才能實現長遠進步。而對于初中階段的低差生來講,薄弱的基礎知識往往是導致學習成績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開展實際教學活動時,初中英語教師就應當加強基礎知識教學,引導這些英語低差生鞏固基礎知識,夯實英語基礎,逐步建立完整的英語知識結構。
例如,在帶領學生們學習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Making friends》知識時,教師就要注重基礎知識講解,引導低差生不斷鞏固基礎知識,夯實英語基礎。在以往教學過程中,初中英語教師往往會從詞匯入手,先帶領學生們學習詞匯、練習英語詞語發音、熟悉詞匯意思并掌握詞匯的拼寫。然后,在開展課文教學,通過教材內容講解語法知識,幫助學生們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而對于英語低差生來講,這種教學方式的節奏較快,薄弱的英語基礎難以支撐低差生緊跟教師節奏,實現有效學習,從而導致低差生步步落后于其他學生,加大了兩極分化現象。在開展實際教學活動時,英語教師可以為這些低差生單獨布置學習任務。比如,當要求其他學生閱讀理解文章內容、了解語法知識時,教師可以要求低差生“從閱讀材料中找到本節課所學的單詞或是自己不認識的單詞,再次加深記憶或是查閱資料、理解背誦,鞏固詞匯基礎。”。在教師的關注下,低差生將會不斷鞏固英語基礎,并在此基礎上尋求發展,縮小與同學們之間的差距,實現長遠進步。
二、實現趣味教學,激發學習興趣
對于低差生來講,落后的學習成績往往會極大地打擊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挫傷他們的信心,最終導致低差生喪失學習興趣,更加倦怠英語學習。考慮到這一情況,初中英語教師在開展學科教學時,就要增強課堂的趣味性,將趣味教學法融入到日常課堂授課之中,充分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主動進行學習。
例如,在帶領學生們學習《Looking different》這一單元的知識時,教師就可以通過趣味教學法來開展課堂教學,讓全班同學尤其是低差生,在活躍的課堂氛圍帶動之下,積極主動地投入到知識學習之中。在開展實際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們通過“課堂游戲”來掌握英語知識,實現學習進步。比如,在課前導入環節,教師可以這樣對學生們進行引導:“同學們,老師在大屏幕上為大家放出了兩個人的照片,大家仔細觀察一下這兩張照片,找出這兩個人長相的不同之處。大家找到后就可以舉手發言”。在游戲的引導下,學生們將會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本節課知識學習之中,而此類低難度的游戲也能夠調動起低差生的參與積極性。假設,學生們指出“照片中的二人鼻子不同,Kangkang的鼻子更大,而Mike的鼻子更小。”。當低差生舉手回答問題時,教師還可以順勢向低差生進行提問:“你能嘗試用英語進行描述嗎?”,在低差生回答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進行引導,回答結束后還可以適當表揚低差生,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低差生走出學習困境。
三、善用評價機制,重視學生反饋
在開展實際教學活動時,教師不僅要重視自己“引導者”的地位,更要關注學生們的“主體性”地位,充分結合學生們的反饋與學習情況,恰當調節教學方式。因此,初中英語教師就要善用評價機制,與學生之間構成密切聯系,引導學生說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從而對癥下藥,幫助學生走出困境。
例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現,許多低差生很難正確讀出單詞,詞匯發音存在著較大的問題。而教師就要針對這一現象,與學生們進行密切交流,找到問題的根源,調整教學策略。比如,教師可以在課下時間里,約某位低差生進行面談,通過交流來了解該生在學習英語詞匯時存在的困難。假設該后進生表示,自己不能通過音標來把握詞匯的發音,教師在開展后續教學活動時,就要有目的地調整教學策略。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們進行多遍跟讀,讓學生們通過跟讀來掌握單詞的正確發音,從而夯實學習基礎。再比如,在授課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循序漸進地開展音標教學,引導學生們掌握音標這一英語知識,從而不斷克服學習中存在的困難,實現長遠發展與進步。初中英語教師要帶領低差生走出學習困境,就要結合這些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恰當調整教學策略。只有與學生進行深入交流,密切關注學生們的課堂表現、知識掌握狀況以及反饋,才能實現對癥下藥,幫助學生實現高效學習。
總結:
雖然低差生在整個班級中所占的比例較小,但教師絕不可以忽略對低差生的教育。相反,教師應當密切關注低差生的學習狀況,采用恰當的教學方式,引導低差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實現發展與進步。在開展初中英語學科教學時,教師就要結合低差生的特點,重視基礎知識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走出學習困境,取得學業進步。
參考文獻:
[1]高增民.初中英語教學中學困生轉化策略分析[J].天津教育,2020(17):171-172.
[2]何小燕.如何有效轉化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的差生[J].校園英語,2018(19):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