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桂雄
摘要:小學的語文教育過程中,作文是比較重要的一項內(nèi)容,對于小學生的描述能力提升、文字能力提升、語言能力提升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表現(xiàn)出粗放、灌輸?shù)奶攸c,難以讓小學生在作文的學習和解讀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績;以讀促寫的教育模式,在于幫助小學生對作文素材更好的積累,實現(xiàn)教學效率、教學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以讀促寫;小學語文教學;作文教學
引言: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思路和方法,一定要站在小學生的角度來探究,引導他們在作文的語言描述和事件分析上提出自己的觀點,對于作文的抄襲問題杜絕,要對各類語句適當?shù)慕梃b,實現(xiàn)自己作文的升華和進步;以讀促寫的過程中,關鍵在于掌握好文章的讀寫關系,讓學生在文章的鍛煉過程中實現(xiàn)質的飛越。
一、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問題
作文知識的學習對于小學生的語文成長、進步能夠產(chǎn)生特別大的影響,各方面的知識教導需要采取科學、合理的思路來完善。但是從實際獲得的教學成果來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并不樂觀,同時也表現(xiàn)出一定的問題和不足;由于作文的素材積累較少,很多小學生在作文的書寫過程中總是采用同一種素材來完成,雖然看上去在語言方面非常的優(yōu)美,但是素材的單一容易導致小學生在語文知識的學習、應用上表現(xiàn)出較多的問題,無法在語文的解讀過程中保持足夠的理性,很多小學生因為自身的素材不多,所以在語文的學習方面出現(xiàn)了較強的思維局限性,內(nèi)容千篇一律,缺乏創(chuàng)造,讀者乏味;語文教學的措施、方法,沒有與課文進行較好的結合;大部分語文教師在作文的鍛煉、指導過程中,完全是按照獨立性的方法來完成,導致小學生在語文知識的掌控過程中沒有實現(xiàn)融會貫通的目標,這對于小學生的作文能力培養(yǎng)造成了較大的影響。
二、以讀促寫的教學意義
新課改的過程中,要求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從源頭上做出創(chuàng)新,需要小學生在語文知識的鍛煉和成長過程中取得更好的積累,形成自己的文風和寫作特色;以讀促寫的提出在于加強語文內(nèi)部的課程練習,在不同的知識學習、知識運用方面保持良好的融合效果;以讀促寫的運用,在于讓小學生對自身的閱讀量更好的提升,無論是課內(nèi)閱讀還是課外閱讀,都可以幫助小學生在素材的積累方面取得不錯的成果,相對于傳統(tǒng)的話題指導、描述鍛煉而言,以讀促寫的應用可以讓小學生在作文的學習過程中,站在不同的層面來練習,學習效率、學習質量更高一些;很多教師在以讀促寫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還能夠對教師自身的教學能力做出提升。
三、以讀促寫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
(1)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培養(yǎng)想象力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想象力的培養(yǎng)非常重要,這關系到小學生對于抽象的把控和運用;以讀促寫的運用方面,可以通過閱讀量的增加、閱讀類型的豐富,讓小學生對不同的事物開展天馬行空的想象,這對于小學生的作文能力提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小學語文教材中,《火燒云》一課教學過程中,我先對課文進行教學,然后讓小學生去理解課文當中對于“大馬”、“大狗”的描述,幫助他們?nèi)ダ斫夂透惺芫哂邢胂罅Φ恼Z言運用。在此基礎上,我會在傍晚帶學生到操場上去觀察火燒云,并讓他們以觀察為基礎進行寫作訓練;學生需要通過類似的語言鍛煉,在景色描寫過程中,表達出自己的感受,最終在作文的豐富性方面得到更好的提升。
(2)引導學生注重日常詞匯與寫作技巧的積累
經(jīng)過實踐研究可知,當前在我國小學語文教學活動開展中,大多數(shù)的小學生都將寫作視為語文學習中的一大難點,體現(xiàn)在老師安排文章寫作任務要求后,他們對寫作思路往往毫無頭緒。久而久之,這種困難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學生對寫作產(chǎn)生反感心理。而學生寫作思路缺乏的原因之一便是他們在日常語文學習當中沒有豐富的詞匯儲備量,使得他們在寫作時無從下筆。其實在當前我國小學語文教學中,大多數(shù)教師都會為學生提供多種多樣了解優(yōu)秀文章的機會和途徑,但大多數(shù)學生在閱讀文章時,只為完成老師布置的閱讀任務,不會自主地去積累文章中的優(yōu)美詞語和語法。而在當前新課改的要求中,提到了開展語文教學中需把授課核心集中在提升學生語言與詞匯積累方面。為響應新課改要求,仍需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過程中,格外關注學生對文章里詞匯與語法的掌握程度,在具備良好掌握程度的基礎上來對文章中的語句寫作方式進行研究,特別是在平時的授課中教師需要對所學文章的語法知識讓學生進行深層次地剖析,以求學生能夠切實地提升自身寫作能力。
比如,在進行《肥皂泡》授課時,文中有句話“那一個個輕清脆麗的小球,像一串美麗的夢。”細細品讀這一句話的特點,讀者不難感受到肥皂泡的魅力所在,此外,為讓學生更好了解這句話所表達的意思,我應積極鼓勵學生在掌握這一寫作手法的基礎上,充分發(fā)揮自身想象力,嘗試在保持本句原意的基礎上用別的表現(xiàn)方式來表達對句子的理解。這種教學方式有助于學生切實掌握所學寫作技巧,從而緩解對寫作的困惑程度。
(3)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積累寫作素材
作文的成績和能力提升與素材存在非常密切的關系,只有在素材的積累數(shù)量上不斷提升,才能讓小學生擁有較多的參考對象,這樣在長期的作文書寫、作文鍛煉方面可以取得更好的成果。
例如,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慈母情深》一課的學習過程中,很多學生都會感嘆母愛的偉大,可是如果一味的對課文當中的語句和描述方式進行仿寫,并不能表達出小學生的真情實感;此時,教育小學生以《慈母情深》為基礎,對不同的母親描寫方式、母親事件的敘述手法進行閱讀,尋找不同的故事和文章來閱讀,在自身的閱讀豐富量方面要進一步的提升,這樣才能在長期學習、長期進步方面得到更好的成果;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素材積累,要引導小學生在同一素材的不同表達方式、不同素材的同一表達結果上做出對比,由此在作文的掌握熟練度方面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績。
結束語
總而言之,新課改以后,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很多方法都能夠站在小學生的角度來完成,灌輸式教學、應試教學的問題得到解決,而且對小學生的成績提升、能力鞏固也產(chǎn)生了較多的幫助;關于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探究,需要對以讀促寫這樣的優(yōu)秀教學方法繼續(xù)加強,在閱讀指導、寫作鍛煉、個人總結、團體訓練等方面做出更好的創(chuàng)新,要最大限度的對教學水平做出提升,激發(fā)小學生的寫作潛力。
參考文獻:
[1]魏建萍.以讀促寫創(chuàng)新小學語文微作文寫作教學的思路探析[J].家長,2021(23):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