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永
摘要: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英語是一門至關重要的學科,語言本身也是為了讓人們在不同的場景和情境下順利溝通而產生的。對于學生來說,語法知識具有較高的難度,需要教師能調整教學方法,巧妙運用情境教學法,給予學生身臨其境之感,使其能在不同的情境下運用不同的表述方式,切實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夯實其知識基礎。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高中英語;語法教學
教師必須要認識到情境教學法的重要性,同時也需正確看待語法知識,避免學生對語法知識產生畏懼感。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可構建問題情境、角色扮演、影視情境等,逐步活躍課堂教學氛圍,使學生能在情境的影響下順利掌握和理解語法知識,最終實現學生英語素養的穩步提升。
一、情境教學法的內涵
(一)定義
情境教學法指的就是,教師在講解知識時,能有針對性、目的性地構建或引入形象化、帶有情緒色彩,可激活學生思維的場景,使學生能從情感、思維的角度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識。情境教學法能有效激活學生的情感,可改變學生被動的學習狀態。情境教學法擁有多個不同的表象形式,如橘色扮演、視頻情境、問題情境、音樂情境、游戲情境等,可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英語知識。
(二)原則
第一,系統性原則。在語法教學中,教師可深入分析教學大綱,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學情,設計合理的教學情境,遵從課堂教學的規律;第二,交際性原則。語法教學需要教師能利用更加多元化的教學手段,構建生動有趣的語言情境,如音樂情境、視頻情境等,使學生能借助直觀情境順利感知和學習英語知識,順利完成語言交流、溝通表達的學習任務;第三,綜合性原則。情境教學法擁有強大的教學功能,可將不同的文本、圖像等資源,綜合性融入到語法知識點教學中,可發揮這些素材的互動性,最終實現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高。
二、情境教學法在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構建問題情境
一個問題的提出遠比解決一個問題更具有意義[1]。在學生學習語法知識點過程中,有價值的問題能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使其擁有明確的學習方向,還能使其產生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在高中英語的語法教學中,教師需結合教學內容設計問題,構建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同時還需準確把握提問的方式和時機,有效激活和啟發學生的思維。同時,教師還應為學生打造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使學生能真正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例如,在教學“Teenage life”這一課時,教師需要充分了解學生之間的差異,即思維敏銳度、學習能力、興趣愛好、知識基礎等,提供不同難度的問題,構建出充滿趣味性的情境和氛圍,使學生能全身心參與到語法知識的學習和探究中。本節課的教學目的就是讓學生積累更多的詞匯,了解主體的背景知識,鍛煉其文化交際能力;同時,學生還能巧妙運用該節課的名詞性短語、副詞短語、形容詞性短語,學會判斷簡單語句的類型、基本部分,同時還能掌握高級句式的表達。教師可圍繞著教學內容提出問題,如“Have you ever joined a youth club? What do you think a teenager’s life should be like?”學生需要結合自己的經歷、知識等,認真思考這些問題,表達自己獨特的想法和觀點。同時,學生需要盡可能在回答時運用該節課涉及到的語法知識、詞匯等,借此鍛煉其知識運用能力。
(二)構建表演情境
只有學生能積極參與到知識點的內化、理解和參與中,才能積累更多的語法知識,還能有效落實教學目標[2]。在教學活動中,學生占有主體地位,其主動投入學習和成功的關鍵所在。情境教學法能有效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生的學習動力,還能改變語法知識點的枯燥性。因此,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可運用角色扮演的教學方式,使學生能在真實的情境下親自體驗和學習語法知識,還能使學生能在生動、形象的扮演下深入理解語法知識。表演情境通常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進入角色,另一種則是扮演角色。
例如,在教學有關倒裝句的語法知識時,教師就可利用一篇閱讀文本進行教學,即“My First Work Assignment”。這一文本講述的是周揚第一天在一家英語報社上班時與其上司胡辛對話的故事,并且其中涉及到多個倒裝句,如“Here comes my list of dos and don’ts. ”“ Not only am I interested in photography,but I took an amateur course at university to update my skills.”等。位了讓學生能真正理解這些倒裝句,教師就可讓學生去扮演胡辛與周揚,發揮自己的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展開對話。在學生完成對話后,教師可采用分角色朗讀的方式,感受自身語言與文章語言之間的不同之處。在實際表演的過程中,學生會發現文章中的多個語言與一般語序存在一定的差異。通常情況下,英語通常都是主語在前、謂語在后的情況,但在該篇文本中出現謂語在前、主語在后的情況。此時教師就可引導學生思考角色扮演時的語氣,而這可幫助學生順利理解倒裝句這一較為特殊的結構。
(三)構建影視情境
在語法教學中,教師需重視情境教學法的合理應用。如今,我國已經進入信息時代,信息技術逐漸被融入到日常教學中,可取得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3]。因此,在構建教學情境時,教師可結合教學內容利用各種影視片段,使學生能順利理解語法知識。
例如,在教學定于從句的內容時,教師就可巧妙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圖片中蘊藏著豐富的知識,可幫助學生順利內化語法知識,還能加深理解、增強記憶。如,教師可在上課時展示《三只小豬》的動畫視頻,并圍繞著故事內容提出問題:“What is this animation about? Which is Ruby?”在完成動畫的觀看后,學生能順利回答問題:“This animation tells the story of three little pigs.”針對第二個問題,教師需引導學生利用定語從句的方式進行表達,即“The little pig that in yellow is Ruby. ”在動畫情境的引導下,學生能更加順利地理解語法知識。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可根據語法知識點不同,選擇較為經典的影視作品,幫助學生順利內化語法知識。
結束語:
總而言之,語法知識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需要教師能及時調整和優化教學模式。情境教學法是當前較為流行的教學方法,能給予學生身臨其境之感,有效降低學生理解語法知識點的難度。因此,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可構建問題情境、角色扮演情境、影視情境等,使學生能在情境的影響下順利理解英語知識,最終實現學生英語素養的穩步提升。
參考文獻:
[1]李艷.情境教學法在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運用分析——以虛擬語氣為例[J].考試周刊,2020,(4):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