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敬友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到來和進一步發展,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得以廣泛引用,信息技術課程已經被納入學生必修課程,高中信息課程也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愈加重要。信息技術課程實踐性較強,教師在傳授理論知識的同時,更要注重實踐技巧教學,提高信息技術的實用性。目前,在新課程改革驅使下,基于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深度和廣度,對教師教學方式提出新的要求,傳統的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已經不能滿足新時期信息技術的發展。因此,適應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方式需要進一步探索,文章主要以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為中心,然后從教學創新入手,提高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效率。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創新
引言
近年來,信息技術發展逐漸趨向成熟,不管事功能還是操作方面都變得更加復雜,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也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逐漸增加難度,學生和教師都面臨著新的挑戰和壓力。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地位在不斷提升,發展的同時也提出新的要求,為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改革和未來發展指明方向。在此基礎上,教師要對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引起高度重視,真正理解教學方式與課堂效率之間的關系,不斷優化和創新教學可以環節當前信息技術教學存在的問題,很大程度上突出高中信息技術與創新教學方式的適應性,從而幫助教師提升信息技術教學效果。
一、新課程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創新策略
(一)微課教學模式,實現翻轉課堂
微課是信息技術發展的產物,已經逐漸在教育領域廣泛普及,教師要利用好微課教學,不斷優化和創新教學方式,從而提高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效率。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師直接在課堂上講課,學生對教材內容沒有了解,在課堂上吃不透教學內容。加上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內容復雜,多以實踐操作為主,更需要教師以微課視頻方式先提供教學資源,讓學生自主學習和預習,對新課程有一個基礎了解,在課堂上進一步提升和鞏固,還能解決預習中遇到的問題。例如,在高中信息技術《表格數據處理》教學時,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剪輯動畫或者視頻,上傳到班級群或者網絡平臺,教學資源中可以包含公式插入、數據篩選以及其他重難點。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清晰掌握課程的重難點,教師可以在教學視頻最后留出兩個任務引導學生完成,以此達到預習的效果。比如:
1.嘗試制作表格,然后插入公式;
2.根據教學資源學會使用表格“篩選”功能。
布置預習任務主要是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實現學生先學,教師后教的目的,相比于教師一刀切的教學方式,微課模式更能提現學生的自主性,有助于教師優化教學方式,提高信息技術教學質量。
(二)問題引導,師生互動
學生的積極性會影響學生信息技術學習效果,傳統的信息技術教學,教師很可能關注教學目標完成效果,但是忽略了學生的學習體驗。基于此,高中信息技術創新教學,教師可以適當放慢教學節奏,在課堂上多以問題導向增加與學生的互動,有助于教師及時掌握學生信息技術學習結果,然后根據學生學習情況調整教學目標,是教師實現教學創新的重要途徑。例如,在學習“Word2003窗口課程”時,教師要一邊操作,一邊提出問題,比如:Word文檔的具體作用是什么?Word2003窗口上有哪些應用工具?怎樣使用Word文檔等等問題,教師在操作的過程中,讓學生思考問題,然后引導學生自主操作,邊實踐邊思考問題,有助于開拓學生思維,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和探究習慣。同時,問題導向可以開展師生互動,有利于集中學生注意力,以Word保存工具為例,讓學生操作保存,然后自己探索快捷鍵。這些問題和實踐操作可以突出信息技術教學的重難點,幫助學生全面學習信息技術知識點。
(三)小組合作,生生互動
小組合作學習在提高學生積極性和有效解決問題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教師可以以教材某一內容開展討論學習。學生學習水平不同,學困生在信息技術學習上積極性較差,教師可以采取優等生帶領差等生的方式,可以提升差等生的學習興趣,小組成員之間討論和交流,可以產生思想上的小火花。由此,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創新,教師根據學生情況合理分組,避免出現兩極分化的現象,例如,在學習“制作封面幻燈片”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分組學習和討論,促進學生之間相互學習和進步,還能提高學生合作意識。首先,教師可以以“制作幻燈片”為主,布置制作任務,然后展開小組競賽,小組成員分工合作,基礎較差的學生可以找資料、搜索圖片,優秀學生可以負責技術方面,分工合作提高學習效率。在小組成員帶動下,學生通過對教材研究和思考,在教師教學的基礎上加以創新,可以商討出更加優秀的制作方案,然后贏得小組競賽。最后,當所有小組成員制作完成以后,按順序上臺展示自己小組的成果,教師要給予細致的點評,并且通過所有小組的意見選出優秀的作品給予小組獎勵。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可以突破學習上的困難,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生學習質量可以得到明顯提升。
二、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也發生了較大的改變,以往教師注重學生學習結果,目前更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可以及時掌握學生信息技術學習情況,教師對教學目標做出調整和優化,是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創新的重要途徑。目前,高中教學以培養優秀人才為主,根據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調整信息技術教學的模式和內容,以此保證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改革的科學性和規范化,還能保證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改革的成效。因此,教師可以從微課教學模式、合作學習以及問題導向方式入手,給學生提供新的感受,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從而順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和標準。
參考文獻:
[1]陳武龍.高中信息技術創新教學方式探索[J].中學教學參考,2018(30):31-32.1674-6058.2018.30.019.
[2]張達正.”互聯網+”背景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創新策略分析[J].中國科技投資,2021(3):70-71.
[3]段世英.淺談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方式的創新[J].消費電子,2013(20):171-171.1674-7712.2013.2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