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喜蕓
摘要:與其他學科相比,道德法治更具有綜合性和思想性,這在初中道德法治課堂教學中表現得更為明顯。如果不考慮學生真正需要什么,通過雙向互動測試學生的學習情況,研究提高學生思想能力的途徑和方法,課堂就會顯得僵化和教條。通過課堂上積極合理的互動,學生不僅能深入理解知識和思想,還能進一步提高思維和能力。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互動教學
與其他學科相比,道德和法治更全面,更具有思想性。在課堂上進行積極合理的互動,使學生深入理解知識和思想,進一步提高思維能力。互動課堂旨在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綜合能力和素養。
一、加強師生交流
教學的過程是“教”與“學”同步的過程,這表明教學是需要師生合作完成的,但是現在部分老師仍然運用傳統的教學方式,而不注重教學方式的創新,他們只注重給學生灌輸知識,與學生的互動交流較少,使得學生對于學習提不起興趣,進而影響教學效果。因此,作為老師在教學中要緊跟時代的步伐,與時俱進,在課堂上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交流,與學生一起討論相關問題,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科思維。例如,在人教版初中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友誼的天空》的教學中,老師可以先與學生一起回顧上節課學習的建立友誼的方法,然后問學生:當我們找到一個志同道合的朋友以后,該怎么維持這份珍貴的友情呢?這就是本節課我們要探討的課題,也是本節課主要的學習內容。在開始教材內容的學習之前,老師可以讓學生先討論剛才提出的問題,學生回答后,教師再進行總結:只有做到尊重彼此,正確處理相處過程中產生的矛盾,才會讓友誼之樹常青。然后老師進行總結:大家說得都很好,要想讓友誼長久,彼此都要學會付出,沒有人會愿意一味地付出的。談論后,老師與學生一起看教材內容,看教材中是如何闡述讓友誼之樹常青的方式的,并鼓勵學生學習完教材內容后,提出自己的疑問,在課堂上進行討論解決。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增強師生間的互動交流,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而實現互動性課堂的創建目的。
二、打造互動教學氛圍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中,老師可以營造互動的課堂氛圍,將課堂交予學生,與學生建立平等的關系,讓學生在與老師的互動中能暢所欲言,大膽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通過營造互動的課堂氛圍,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能拉近師生間的距離,進而提高課堂效率。例如,在人教版初中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二課《青春的心弦》的教學中,老師在講課之前給學生播放了一首歌曲—《童年》,讓學生回憶一下自己的童年時光,然后引出本節《青春的心弦》的內容,告訴學生走過了童年時期,他們現在已經進入了青春期,并詢問學生這個時期的自己有什么變化嗎?可能很多學生基于羞澀并不會在課堂上暢所欲言,這時老師可以帶頭說說自己在青春期心理和生理的變化,以及進入青春期的自己是怎樣的叛逆,還有在青春期自己遇到的各種事,在聽了老師青春期的心弦以后,學生就會拋棄顧慮,暢所欲言,并且會詢問很多關于青春期的問題,以及解決方式,如在青春期出現叛逆心理該如何克服,在這個時期男生的聲音會發生怎樣的變化……而老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回答學生的問題,讓學生在這樣問答式的互動中掌握了教材的內容。通過營造互動的教學課堂,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提高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還能增進師生間的感情,增加師生彼此間的了解,進而提高課堂效率。
三、提升教師專業素養
在開展互動性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給予學生必要的幫助,還要幫助學生在課堂討論中避免跑題,浪費課堂時間,所以,老師必須要提高自己的職業素養,只有這樣才能給予學生更好的輔助,了解課堂上每位學生的情況。為此,老師可以通過閱讀書籍、參加培訓、參加座談會等方式,提升自己的修養,并在課堂上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在學生遇到問題的時候給予及時的幫助。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提升師生間的互動效果,還可以提高教學效率,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在人教版初中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十課《法律伴我們成長》的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想讓學生更深入的理解法律,了解法律知識,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必須提升自己法律修養,提高自己的整體素質,這樣才會在法律知識的講解中得心應手。在講“我們與法律同行”部分的內容時,老師可以先給學生講解教材中的法律知識,并告訴學生這些知識的出處,并巧設提問:我們要怎樣才能做到依法辦事?在法治時代我們該怎樣樹立法治意識?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對我們青少年有哪些要求?法治時代下,道德重要性體現在哪?然后給學生展現一個與本節內容相關的案例,讓學生結合本節內容進行分析,并在分析案例的過程中找到老師提出的問題的答案,最后老師與學生一起討論總結。老師只有通過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法治意識和道德素養,才能更好地打造互動性教學模式,進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四、構建良好學習環境
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僅僅靠老師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解是達不到教育的效果的,只有讓學生自己去感受,才會對學生有所觸動。為此,在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中,老師可以利用各種途徑,搜集學生感興趣的真實案例,在課堂上給學生展示,并與學生一起分析案例,讓學生從案例中受到教育,進而提高自己的道德意識和法治觀念。通過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不僅可以使學生提升道德素養,增強法治觀念,還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進而促使課堂互動的有效性。
五、結語
總之,初中的德治法治需要師生之間必要的互動。同時,教師還需要選擇合適的交流內容和交流方式,以營造和諧高效的生態互動課堂。教師應通過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豐富教學手段,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德治內容,培養學生的德治意識,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營造互動式課堂氛圍,提高教師專業素質,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實現互動式課堂的創設。
參考文獻:
[1]楊傳宇.探析初中生態課堂互動教學之實施策略[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3(7):159-160.
[2]馬成首.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的互動教學策略[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下旬刊),2019(7):1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