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旭芬
摘要:當下,我國對教育研究非常重視,針對高新人才的培養也在不斷更新教育教學模式。自從新課改實施以來,我們在傳統教學上做出了很大的變革,比如利用新媒體、移動網絡等進行教學。為了培養更多的人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需要不斷探尋最合適的教學方式,改變學習方式,豐富教學形式。基于引導式學習計劃的教學模式在教學實踐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文章針對基于導學案在高中物理習題自主學習中的相關作用進行分析。
關鍵詞:導學案遵循的原則;高中物理習題;自主學習
引言
新課改的實施加強了學生在學習上的自主性,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強調主動學習更能帶動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習興趣。但高中物理屬于較難的學習科目之一,涉及的知識面較廣,需要非常強的理解能力,通常在學習中會遇到各種問題,導致學生降低學習興趣。此外,由于學生的物理知識水平不盡相同,不同的學生能夠反映出不同的物理學習難題,所以加大了教師工作量,降低了解題效率,導致教學目標難以實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知識點混用的現象。導學自主高效課堂模式能保證高中生理解物理知 識、掌握物理知識、運用物理知識,解決高中物理知識難理解、難掌握和難運用的問題,物理教師在導學教學中要合理安排難易程度各不相同的物理知識,以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和掌握基礎的物理知識原理為主要目 的,讓學生清楚每節物理課的重點和難點,避免直接將 難點問題展現給學生。
一、鼓勵學生自主預習物理知識
讓學生在課前對即將學習的章節內容進行預習,在預習中梳理物理知識框架和找出不理解的問題,這會讓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更高效、更具針對性。課前預習是導學自主高效課堂模式的重要教學方法。物理教師應針對課堂知識合理設計預習內容,可以根據教學目標創設與物理知識相關的情境,讓學生在興趣的引導下自主研究,教師在導學中提到的物理知識,對情境中的物理問題進行分析,找到物理問題的答案和解決方法,這個過程會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和記住情境導學中涉及的物理知識和物理現象。例如,在“加速度”相關知識的導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做“小車加速”的實驗,讓學生記錄下小車在不同時間點的速度和其他數據,讓學生分析小車速度的影響因素和變化原因,總結小車加速的規律。在課前預習的環節做“加速度”的實驗可以激起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在“加速度”知識的教學中更認真。
二、組織學生自由討論物理知識
導學自主高效課堂模式與傳統物理課堂教學在課堂教學效率上存在著很大差異,對高中生來說,高中物理知識是較難理解的知識內容,而物理教師在教學進度的規定下必須按照一定的節奏和速度進行授課,如果學生對某個物理知識還沒有理解,而教師已經開始講下一個知識點,學生就不得不放下前一個不懂的知識點轉而聽下一個知識,但每堂課的物理知識都是相互聯系的,如果前一個原理或計算公式沒有聽明白,那么后面的知識或練習也沒辦法理解和計算。導學自主高效課堂模式有效解決了這一問題,學生可以在導學環節中自由地討論課前預習中不理解的問題,教師應參照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合理地安排物理知識的教學比重,根據教學大綱和學生的實際問題安排課堂教學的重難點問題,讓學生的物理課堂學習更高效。例如,讓學生對“力的相互作用”這個知識進行討論,教師可以結合現實中的現象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讓一個學生用適中的力度打另一個學生,隨后問兩個學生:“你們都感覺到疼了嗎?”擊打的學生會說沒有感覺疼,而被擊打的學生卻感覺到疼,教師可以讓其他學生也試一試,然后通過提問來引導學生:“為什么擊打和被擊打的學生會產生不一樣的感覺呢?”通過這種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對相互的作用力這個知識進行討論。
三、引導學生主動研究物理知識
高中物理教師應認識到導學自主高效教學模式的關鍵和重點在于“自主”和“高效”,只有讓學生自覺探究物理知識和研究物理現象,才能讓物理課堂教學真正實現自主和高效的目標。物理教師應在導學教學中采用各種各樣的方式激發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好奇心和興趣,讓學生在求知欲的作用下主動討論物理知識、提出物理問題、研究物理現象,讓整個班級的學生都對物理學科產生興趣。教師在鼓勵學生主動研究物理知識的同時還要在合適的時機對學生進行指導和引導,避免學生沿著錯誤的方向或錯誤的方法越學越偏。
四、物理知識與物理實驗相結合
高中物理的導學自主高效課堂模式要與物理學科的實驗性特點相結合,讓學生在導學的實驗中自主研究,通過導學中的物理實踐提升學生的實驗能力和科學精神。學生要利用好每一次的物理實驗導學課程,從物理實驗的記錄、分析和總結中掌握物質的變化規律和理解物質的運動原理。例如,在“摩擦力”知識的導學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組成小組并按照不同的分工進行實驗,如專門負責準備材料和記錄數據的成員以及專門負責實驗的成員等,準備材料的成員需要準備實驗用的小車、光滑的玻璃、相對平整的桌面、較為粗糙的毛巾等物品,讓學生以相同的力在不同的平面上拉動小車,讓學生認識到摩擦力的存在,理解摩擦力的內涵,還能讓學生通過實驗了解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因素。這種導學模式能讓物理課堂教學更高效,教師只需根據實驗簡單講解相關的理論知識和物理計算公式,學生就能很快地理解抽象復雜的物理知識。
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物理教師應認真研究并合理運用導學自主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改變完全由教師掌控教學節奏和決定教學重難點的情況,教師要掌握學生對物理的看法和物理基礎水平,在保證教學進度的基礎上主動讓學生引領課堂教學的節奏,但教師要在更高層次對課堂有整體的把握和科學的規劃,讓學生的物理學習更高效和牢固。
參考文獻:
[1]王譽彬. “導學案”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9.
[2]景文成. 高中物理概念課翻轉課堂教學的案例研究[D].長春師范大學,2017.
[3]王斯. “問題導學式”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6.
[4]王衛. 高中物理“作業教學”策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5.
[5]王俊鋒. 高中物理教學中運用思維可視化導學案的實踐[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