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站在課程思政的角度,首先分析了《電工技術基礎》課程教學與課程思政教育融合的必要性,討論了《電工技術基礎》課程目前在教學理念、課程效果與思政課融合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最后針對這些問題在課程思政理念下對學校的課程標準、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和方案進行了初步探索。
關鍵詞:課程思政;課程教學;電工技術基礎
引言:
對于中職學生來說,除了學好專業技能的同時,最重要的還是要抓好核心素養的培養。核心素養的養成關鍵在于學校教師要把思政教育融入進課程設計以及課程目標,并落實到日常教學授課中。《電工技術基礎》課程教學堅持課程思政理念,有針對性地推進思政教育教學,把學生培養成既掌握專業技術又樹立正確價值觀的優秀青年。
一、課程思政理念下的《電工技術基礎》課程教學的必要性
對于青年人來說,不僅要在專業技術領域有突出成績,還要樹立良好的思想價值觀念。課程教學作為學生技術培養的主陣地,若在課堂上融入思政元素,使得專業課程和思想政治理論協調一致發展,在青年價值觀形成的最佳時期指引正確的方向,培養正確的價值觀。《電工技術基礎》課程作為電類專業的一門必修課程,是學校實施思政教育的主陣地,學校要牢牢把握住該課程授課的內容與培養方向,充分挖掘課程中蘊含的思政元素,為培養新一代技能型人才與高素質勞動者作出貢獻。
二、《電工技術基礎》課程教學現狀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在課程思政的教育理念下進行《電工技術基礎》教學,將思想政治道德教育融入課程教學的全過程,從而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重要意義。從學校的現實情況來看,現階段《電工技術基礎》課程教學改革還存在以下問題:
1、重視不夠
有的學校尤其中職學校,為了提高知名度,只注重對學生的專業技能的培養,忽略了對學生的思政教育。有的學校進行了《電工技術基礎》課程教學改革,要求教師在課堂授課中加入思政教育因素。但在教師看來,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應由思政課教師開展,跟專業課教師沒多大關系,尤其是專業技術很強的《電工技術基礎》課程。
2、融合不夠
即便進行了課程思政教育改革,但改革后的《電工技術基礎》課程,依然存在專業課和思政課結合不夠深入的問題。學生學習思政課程的目的是為了死記硬背通過考試。教師在教學授課中也只是單純地進行思政教育“說教”,并沒有將《電工技術基礎》和思政課融合,而是相互脫離的狀態,學生也感到索然無味。
二、《電工技術基礎》課程教學探索
1、學校要適時修訂課程標準,建立融合機制。依據《電工技術基礎》課程實際情況,將目前的教學目標中尤其是素質目標中加以明確,加入“德育目標”,并修改對應的教學內容。將涉及到的思政元素自然而然地嵌入到教師日常教學中,加入該課程教學計劃。建立針對《電工技術基礎》課程的教學考核評價制度,保證課程思政理念與專業課程的融入取得實效。
2、利用多媒體融入案例分析教學法。教師為實現電工基礎課程思政融入的教育目的,應在全面了解課程理論與實踐技能的基礎上,深入挖掘《電工技術基礎》課程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聯系點,讓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養成正確的價值觀。例如,教師在講解簡易手電筒電路的組裝與調試時,為了讓學生了解科學家歐姆的生平事跡以及歐姆定律的形成過程,可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播放相關視頻資料,使學生能夠直觀感受到歐姆為了研究不怕苦難、不怕失敗的精神,強化思政元素的滲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3、勵志故事教學。第一節課在學習電路與電路模型、電壓、電流中,在課程開始的時候,教師首先介紹本次課程的重要性和考核方法, 接著通過講解電工學發展史上的科學家以及目前出色的科學家的故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人們在歷史上還記得牛頓、瓦特,但是當時的官員是沒什么人記得的。為什么人們記得他們?因為他們對歷史的貢獻是革命性的。”馮偉忠說。
4、實驗教學。教師在教授電路基礎課程,學習電工實驗模塊時,通過實驗操作、觀察、分工合作、記錄等行為,培養學生們嚴謹的工作作風和團隊協作的合作精神。在講三相電路的功率模塊時,通過實驗室操作不當導致電源跳閘的事件,告誡學生實驗室的大部分事故其實都是錯誤操作導致,引導學生培養安全第一的職業理念,在理論學習時要加強對安全防護知識的掌握,樹立安全意識。
5、創造情境法教學。良好的開頭可以吸引學生的目光,不僅可以使他們對學習電工基礎產生興趣,并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從而進一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例如,在放大電路時,我是這樣引入課題的:“大家都知道可以利用喇叭,音響吧?但它是怎么工作的?”,“是不是直接把聲音放大?”。教師在重視實驗的基礎上,應層層深入,靈活地創設問題情境和活動情境,激發學生積極思考。如:“電磁感應現象”一節,教師提問:既然電能產生磁場,那么磁能生電嗎?接著進行實驗演示,指導學生觀察,不僅可以讓學生掌握專業基本理論,還能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符合核心素養視角下的育人目標以及新時代下的課程思政理念。
結束語:
學校應重視對課程思政教育的建設,教師作為一線教學人員要牢記立德樹人教育理念,在傳授《電工技術基礎》專業課程內容的同時落實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務,從教學目標到教案設計,探索一條符合時代發展與社會需求的道德素養與專業技能并行培養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張鵬,信敬科,侯春.《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思政探索研究[J].知識經濟,2019(36):100+102.
[2]駱海艷.《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有效課堂教學研究[J].湖北農機化,2020(09):101-102.
作者簡介:李雨淋(1986.03-),女,漢族,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基于課程思政理念下的《電工技術基礎》課程教學改革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