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春苗
摘要:將愛國主義教育融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是課程改革的基本要求,當前廣大數學教師已有意識地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但存在著方式生硬刻板、素材陳舊單一等問題。因此,教師需要立足教材,拓展素材,使用多媒體技術,調動學生主動性,從而使愛國主義教育和小學數學教學實現有機融合。
關鍵詞:愛國主義;小學數學;學科融合;課堂教學
引言
“愛國”作為重要的育人目標,詮釋著“為誰培養人”的重要內涵,因此,愛國主義教育作為小學階段德育的重要內容需要貫穿始終。不能僅僅將愛國主義教育視作《道德與法制》課程與班主任工作的內容,各學科都應積極將愛國主義教育融入課堂教學中。
一、愛國主義教育融入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及問題
(一)愛國主義教育融入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
大部分數學教師通過教師培訓、教研活動以及自身的主動學習,已認識到愛國主義教育與數學教學結合的意義,并能夠在課堂實踐中主動嘗試。例如,在認識更大的數中,基于教科書中我國不同省份面積的比較,拓展延伸到不同國家國土面積的比較,使學生感受到祖國的幅員遼闊;通過了解我國鐵路網規模、首屆中國進口博覽會交易規模以及“電商雙11”網上銷售量,來“數”說我國經濟發展新成就;在數據的表示和分析中,呈現近五年我國節能減排的成效,學生在繪制和分析統計圖的過程中,感受我國為環境保護作出的努力及取得的成效,體會大國精神及責任擔當。此類素材的融入使得小學數學課堂更加“接地氣”、生動且有溫度,在教授知識與技能的同時,激發了學生數學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二)愛國主義教育融入小學數學教學的問題
首先,融入方式刻板生硬。部分教師在將愛國主義素材融入數學課堂時,方式較為刻板生硬,主要體現在以下幾種情況:第一,素材的選擇與本課時內容關聯性較低,僅將插入愛國主義教育素材作為本課時的環節之一,并未深入考慮如何與教學內容深度關聯,由于其相關性較弱,對于本課時及數學教學的幫助收效甚微。第二,對于愛國主義素材,教學目標僅定位為感知層次,例如介紹我國數學文化、數學史或數學家的成就時,僅由教師或學生閱讀大段文字材料,學生缺少一定的時間進行理解和感悟,因此,難以發揮素材作用并且難以給學生留下印象。
其次,素材陳舊單一。教材中的部分素材可用作愛國主義教育,但由于教材更新周期較長,其中的一些素材對于部分學生而言已相對久遠。以北師大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四年級下冊“奧運中的數學”為例,其中選擇了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中110米欄項目、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的跳水項目以及2012年倫敦奧運會中的氣手槍項目,即便是在上述三次奧運會中取得冠軍的中國運動員,對于2010年以后出生的學生也相對陌生,在沒有鋪墊的情況下難以吸引學生投入課堂。
二、愛國主義教育融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改進策略
(一)立足教材,挖掘愛國主義教育元素
對于教材中的案例,雖難保最新,但堪稱經典。例如,劉翔在雅典奧運會中取得的成績對于中國乃至亞洲都具有重要意義,值得國人銘記。教師可以在此基礎上,拓展東京奧運會上中國選手蘇炳添刷新的成績,教師可通過布置課前預習、查找相關資料等方式,讓學生在此過程中油然而生愛國主義情感。教師切不可為求新意拋開教材,對于教材中時間較早卻十分經典的案例,教師也應克服就教材論教材的思維,拓展新素材。
(二)深度挖掘,拓展素材與教學內容之間的聯系
將愛國主義教育融入數學課堂,在選擇素材時應深度挖掘其與數學教學之間的關聯。在課堂導入部分,選擇愛國主義素材需要注意其與教學情境的關聯性;在講授新課或課堂練習環節,重點關注素材中是否包含與本課新授知識點相匹配的內容,從而加強知識的學習和鞏固;在總結提升環節,給予學生暢談感悟體會的機會,從而獲得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提升。
(三)使用多媒體技術,厚植愛國主義情感
在多媒體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教學過程中也應充分使用圖片、音頻、視頻等,為課堂增色添彩。使用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能夠調動學生多重感官系統,為學生創造真實生動的情境,在視覺、聽覺的盛宴中獲得情感體驗。例如,在學習路程、時間與速度時,播放不同交通工具在同一長度的路段中行駛的視頻,使學生獲得對于速度的直觀感知,并引導學生探索路程、時間與速度三者之間的關系,在學習過程中體會社會進步、技術創新帶來的便利,厚植家國情懷。
(四)調動學生主動性,搜集與本課相關的愛國主義素材
教學是師生雙向互動的活動,因此,將愛國主義教育融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不僅應該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還應該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應引導學生在課前預習中主動聯想或搜集與本課相關的愛國主義素材;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教師應調動學生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對愛國主義素材的感悟分享中。在課后,學生能夠主動應用所學知識參與到社會實踐中,例如用統計方法記錄學校每天午餐剩余量,為節糧愛糧提出寶貴建議;或用數據描述共享單車“亂停亂放”現象,為文明城市的建設建言獻策,體會學有所用帶來的滿足感與成就感。
(五)穿插時間節點,激發愛國熱情
在授課時,教師可以先出示圖片,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在學習的過程中穿插愛國主義教育,使學生的思想得到升華。例如,教師可以展示有重要意義時間節點的圖片,幫助學生記住年月日,比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日子、北京申奧成功的日子、教師節、兒童節等,讓學生感受到我們所學的數學知識和生活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這個時候教師可以再揭示出我們即將認識的這些時間單位,幫助學生更好地接受新內容。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對于小學數學而言,愛國主義教育融入課堂教學不僅是新時代立德樹人的要求,同時也是開展數學教學的必要手段。將愛國主義教育與小學數學教學有機融合,有助于實現雙向促進,所以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教師要對這方面加以關注,實現學生的綜合發展。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印發《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EB/OL](2017-08-17)[2021-08-30].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5/201709/t20170904_313128.html.
[2]馮函.淺談小學數學教學設計的心得體會———以“年月日”教學設計為例[J].教師,2020(3):88-89.
[3]陳玲.基于深度學習的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研究———以《年月日》為例[J].考試周刊,2020(52):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