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強
摘要:本文主要對“四維驅動”教學模式在高職《概論》課程中的應用效果進行研究分析,旨在通過對“四維驅動”教學模式的應用進行詳細闡述,并提出應用策略,為以后類似的研究提供一些參考建議。
關鍵詞:四維驅動;《概論》;應用效果
引言:
“四維驅動”教學模式是基于構建主義學習理論基礎上的一種教學方法,在高職《概論》課程的教學改革中,提升“四維驅動”教學模式的應用效果,有助于引導學生深化思想層面建設,為高職學生的全面發展保駕護航。
1. “四維驅動”教學模式的構建
1.1構建要點
“四維驅動”教學模式是通過在教學過程中構建完整的項目任務來開展。也就是說,在教師課堂教學的指導下,讓學生成為項目任務的主體,通過項目任務的驅動,讓學生能夠在實踐中學習,通過項目任務來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以此優化高職院校的《概論》課程教學效果。
“四維驅動”教學模式是結合高職學生的特點與層次,對課程內容與教學方法進行規范化設計,運用智慧職教網絡云平臺,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并采用多元考核評價體系,全面評價學生。同時,借助各類資源的有效整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讓學生發自內心的喜歡《概論》課,以此提升實際的教學效果。
1.2構建過程
在專題教學的構建上,教師根據高職學生的特點與層次,將課堂教學內容與其他內容進行有機的劃分,并進行整合,形成14個專題模塊。專題一:毛澤東思想及其歷史地位;專題二: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專題三:社會主義改造理論;專題四: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論成果;專題五:鄧小平理論;專題六:“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專題七:科學發展觀;專題八: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首要基本理論問題;專題九: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任務;專題十:“五位一體建設布局;專題十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專題十二:軍隊與國防現代化建設;專題十三: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專題十四: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遵循以項目任務驅動為核心教學、以教師為實施主體,學生為參與主體,讓學生在學習任務的基礎上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
在智慧職教云平臺的構建上,課前利用此平臺向學生推送有關教學內容的理論文章,微課、視頻等學習任務,并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課中利用此平臺通過課程學習、問卷調查、頭腦風暴、章節測試等多個小板塊,以問題為導向,以學生為主體、以老師為主導引導學生進行學習,解決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完成教學任務。課后利用此平臺向學生推送拓展資源和任務,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同時,學生隨時可以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可以和老師、同學進行無障礙交流,通過此平臺實現教學的參與,教學整過程、教學評價和反饋等。平臺上各高校的資源可以共享,學生可以獲得許多優質的資源。
在四位一體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上,對于課堂實踐項目的構建,通過經典教材內容的吟誦,小組討論、辯論或者開展相關的主題演講活動,也可以借助情境再現的形勢來開展,在教學上將理論知識融入到課堂活動中,讓學生參與其中,讓課堂教學氣氛能夠活過來;對于校園實踐項目的構建,教師結合重大節日的慶祝活動,帶領學生開展各種形式的主題活動,如每年的5月4日青年宣傳活動當中,國慶節與建黨節開展的歷史知識競賽活動,以及校園相關法律推廣等活動,讓全校學生都參與其中,以此實現項目任務驅動下校園實踐教學的優化建設;對于校外實踐項目的構建,則指導學生根據紅色文化實踐項目,愛國主義教育活動項目和志愿者服務項目來開展,在活動結束后,對學生進行相關的內容授課,以實現實踐與理論的協調教學;對于網絡實踐教學的構建,依托智慧職教云平臺,以網上在線實踐活動的開展,來讓學生完成一些自身感興趣的項目任務,通過在線提交課后作業,以此提升高職院校《概論》課程的教學效果[2]。
在多元化動態考評體系的構建上,圍繞學生的認知思想、能力以及行為進行,通過課堂教學考核,以考試、演講、辯論等形式考察學生運用理論去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線上教學考核,以考勤、提問、頭腦風暴,做作業和在線測試等形式考察學生的學習和思維能力,由職教云平臺統計的數據給出成績。在實踐考核中,以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的表現、社會調研報告撰寫等,考察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合作能力。同時,結合學生日常與同學、教師的相處,在教室、餐廳和宿舍等綜合情況,考察學生的素質能力。借助四個方面綜合運用,最終評出學生的綜合成績。
2 “四維驅動”教學模式應用實踐
2.1實踐應用面臨問題
在高職院校的《概論》課程教學中,我院進行了大膽的創新實踐,運用了“四維驅動”教學模式,但是在教學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該問題主要涉及到以下幾點。其一,規劃問題。對于《概論》課程的教學缺乏相應的設計與規劃,導致實施難度較高,同時缺乏學校本身對于教學的組織與領導,導致實際教學中存在較大的隨意性,造成《概論》課程實際的教學效果得不到保障[3];其二,師資問題。由于教師作為課程教學的關鍵所在,我院《概論》課程部分教師素質與能力存在某些方面的不足,不能夠有效的保障“四維驅動”教學模式的良好運用;其三,教學管理問題。在《概論》課程的教學中,由于實踐教學保障機制的缺乏,導致實際的教學計劃與策略得不到有效保障,同時在實踐項目資金上的不規范,導致《概論》課程的課堂,社會、學校和網絡的實踐教學活動得不到很好地展開。因此,在《概論》課程教學中,應用“四維驅動”教學模式,需要重視其實際的應用效果,以此滿足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改革[1]。
2.2具體的應用設計與優化
在高職《概論》課教學中,應用“四維驅動”教學模式,根據教學目標,課程內容需要設計成14個專題教學項目,“以項目任務為載體,以任務為驅動教學,通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融合,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和訓練能力。在實踐過程中,建立和完善領導機制是有效開展實踐教學的決定因素。充分了解實踐教學的重要地位和意義,開展實踐教學是實施中央政府相關政策的重要措施。開展實踐教學需要分工、合作、多部門資源的有效整合。我院建立學校領導小組,統籌思想、宣傳、學術、工程、共青團委員會等相關部門,對實踐教學統籌規劃、科學指導監督,及時解決實踐教學中的重大問題,制定相應的實踐教學政策,促進各維度實踐教學的協調發展[4]。
針對教師的素質水平決定了教學效果,我院特別關注教師隊伍的發展。通過多種多樣的方式加強教師的各類培訓,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其次,對教師進行理論和實踐的培訓,使教師充分理解理論,而且具有良好的實踐能力。老師們樹立起自我教育的理念,主動參與各種形式的社會實踐,發揮實踐能力,提高素質,與學生一起學習,取得進步,優化《概論》課程的實踐教學效果[5]。
3“四維驅動”教學模式應用效果分析
在高職院校運用“四維驅動”教學模式開展《概論》課程教學,其應用效果重點體現在以下五項改變上:
3.1通過課堂專題教學,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在《概論》課程的14個專題模塊中,我院教師采用創新的方法,設計環環相扣的教學環節,按照各個專題的特點來授課。專題化教學模式的應用,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不再是學生在臺下被動聽枯燥的知識點,老師在臺上滿堂灌的講解,學生由原來的對課堂不感興趣,慢慢失去興趣,變為積極地參與課堂,并由教師引導著對專題進行深入的分析、討論,最后進行總結。通過專題教學,不但,更是大大地提高了課堂的效率。總的來說,專題化教學能夠很大限度上提高《概論》課程的時效性。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強化和完善專題化教學體系,以幫助《概論》課程教學更好地發展。
3.2通過智慧職教云平臺的合理運用,提升了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學生在智慧職教云平臺上學習,方式新穎又特別方便,一部手機就能解決所有的問題,為了使概論課的教學效果更好,教師通過建立QQ群,微信群,提前發布學習任務,同時還可以解答學生的疑惑,使得師生間的溝通和交流更加緊密。通過此平臺實現教學參與,過程、教學評價和反饋等,優化了概論課的教學交流,讓教師成為了學生的良師益友,使學生學習《概論》課程再也不像之前那樣枯燥無味了,提升了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為學生學習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3.3通過四位一體的實踐體系,提升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根據《概論》課程內容和實踐教學要求,我院構建了課堂、校園、社會和網絡實踐組成的 “四位一體”實踐教學模式。四者之間相互作用,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我們對每個實踐教學項目,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實施計劃和評價標準,讓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分工與合作,從而在培養能力和品格的基礎上,實現實踐項目任務的高效完成。通過由課堂實踐到校園實踐到社會實踐再到網絡實踐的四位一體實踐性教學體系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概論》課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同時,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才。
3.4通過多元化考評體系,實現考核的動態化、全面化和科學化
《概論》課考評應該是融合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知與行相結合,知識掌握程度與思想測評相結合的一個多元體系。我院采用多元考評體系,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起點,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三個維度,把過程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結合起來。平時成績突出學生學習態度的測試和對《概論》課程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的衡量,體現在學生學習的全過程。實踐成績重點考察學生的道德操后或事中評估。期末成績則要突出“學以致用”,重點考察學生運用平時所學知識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避免以獲得學業優秀作為該課程的學業評價。通過更新考評理念,突出學生本位,優化考評結構,倡導多元標準,提升《概論》課考評實效性。
結束語:
由此可見,在高職《概論》課程教學中,運用“四維驅動”教學模式進行創新與實踐,并對其應用效果進行分析,有助于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體系的改革,為高職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論學習空間,提升課程教學的實效性,為學生的全面發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陳嫻.“四維驅動”教學模式在高校教學中的探討與實踐——以《教育文化學》為例[J].文教資料,2021(07):198-199+203.
[2]于佳麗,李珊珊,王曉平.基于任務驅動教學的微課在高職“發動機電控系統的檢修”課程中的應用及效果分析[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20,33(03):142-144.
[3]曹順.高職思政課“項目驅動——四維一體”實踐教學模式研究[J].四川省干部函授學院學報,2019(01):105-108.
[4]潘晶晶,鄭燕芬.任務驅動教學在思政課堂上的應用[J].現代職業教育,2018(03):192-193.
[5]楊寧,陳婷,趙學欽,丁明濤.慕課理念下的“四維項目驅動”GIS專業教學模式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6(37):174-175.
本論文作為“四維驅動”教學模式在高職《概論》課程中的應用研究(ZJGB2019085)和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四維驅動”教學模式的理論與實踐研究(20YX17)的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