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融晨
摘要:幼兒園時期是孩子非常關鍵的時期,在孩子尚且稚嫩,思維觀念都未成熟定式的情況下,進行有效的發散式的幼兒教學可以幫助幼兒進行全面發展。幼兒園學生能夠在學習當中擴展更多的技能點,獲得更多的教育體驗是非常重要。這個階段的學生想象力豐富,活動能力強,能夠適應教師的特色化教育。而教師本身也應當制定適合幼兒的特色教學,開展相關的教育活動。而情景教學恰恰適合于這個階段的教育實施,能夠幫助幼兒有更為生動形象的教育體驗,讓幼兒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師的情境教育中來,讓幼兒得到更多的鍛煉和成長,幫助他們健康全面的發展。
關鍵詞:情景教學;幼兒教育;應用途徑
幼兒園是幼兒接受教育的啟蒙階段,所謂萬事開頭難,在幼兒園活動中總會面臨一些問題讓教育受到阻礙。依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要求,幼兒園以及學前教師要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積極創設語言環境,滿足幼兒對于發展語言功能的需求,尊重他們對于語言領域學習的興趣,正確理解各個年齡階段幼兒的語言發展要求,以便設計更符合他們的情境教學活動。情景教學法簡單易行,把它合理運用到幼兒園教育中則可以有效解決教學活動中的難題。
一、幼兒園教學現狀
(一)偏于強化對理論內容和科學素材的認知
因為針對幼兒的學齡前教育目前國家教育主管部門也已經給出相關的管理規定及指導大綱,而在當前的新教材變革運動之后,我國學齡前教育中所需設定并投放的教育內容及課本知識其難度水平呈現出了大幅度提升的態勢,課程內容顯著增加。故此,在現實的嬰幼兒學齡前教育中,大部分老師偏向于把大綱規定內容又多又快地灌輸給孩子,而忽視了嬰幼兒時期他們對于海量的知識是不能做出系統消化及有效吸收的。如此的狀況,不但可能損害到幼兒的正常健康發展,而且尚可導致幼兒們對于眼前的學習活動從心底里滋生出膩煩的想法。
(二)幼兒教師信息技術教育教學觀念落后
由于學前教育的特殊性,很多地方的學前教育并不受重視,教育投資少,相關人才缺失,教育資源也積極落后,這使得有能力有才華的教師都不愿意進入學前教育的行列,學前教育缺乏新鮮血液,幼兒教師的水平自然也都良莠不齊。有的幼兒教師還有著教師的經歷,而有的則是業余人士,并不能夠帶給孩子全面的學前教育。正因如此,在各種高新技術的應用上,幼兒教學不僅沒有相關設施,也缺乏相關的意識。
二、情景教學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途徑
(一)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衛生習慣是幼兒在幼兒園活動中主要的常規活動之一,如飯前便后洗手。可有些幼兒的衛生習慣不好,不愛洗手或者洗手時草草了事。為此,教師可嘗試利用多媒體開展情景教學,讓幼兒走進微觀世界,認識一下細菌。
例如,“寶寶巴士”是一款適合幼兒啟蒙教育的動畫,里面有各種教育系列,教師可從中找到關于衛生習慣的教育動畫,并通過多媒體讓幼兒觀看,讓幼兒置身情景,感受病菌帶來的危害。如故事:一個小朋友從外邊玩耍回到家,肚子餓了吃東西,媽媽提醒他洗手但是他沒有洗,直接拿起東西就吃,后來這個小朋友肚子疼被送到了醫院,檢查結果顯示小朋友的肚子里有很多病菌,手上也有很多病菌,這才導致肚子疼。小朋友好奇地問“為什么病菌會讓我肚子疼呢?”醫生邊解釋邊放大病菌的微觀世界來讓大家觀看,病菌就像一個個長得奇奇怪怪的小妖怪,拿著刀槍棍棒等武器,不斷地傷害我們的身體,所以我們會生病。幼兒看到這些會非常震撼,意識到病菌這么恐怖,一定要遠離病菌。繼續看視頻:那么怎么遠離病菌呢?最好的方法就是認真洗手,打上香皂并認真搓滿泡泡,最后用流水沖洗干凈。病菌被沖走的時候還說“去找下一個不愛洗手的小朋友”。多媒體情景的創設能讓幼兒認識到病菌的危害,學會正確認真地洗手,和病菌說拜拜,有助于幼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二)創設游戲情境,助力幼兒快樂成長
親子游戲在幼兒教育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能夠發展幼兒的多種才智,增強幼兒的運動能力。幼兒園教師可以利用游戲的特點創設游戲情境,以游戲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助力幼兒快樂成長。
例如,在幼兒園日常活動中,運用手的游戲比較多,那么教師可以在幼兒園的親子活動日開展一項運用腳的小游戲——“隔空運‘磚頭’”,通過幼兒與父母的配合來鍛煉幼兒的靈活性和反應能力。教師要提前準備好毛絨玩具和椅子,在游戲開始時讓爸爸或媽媽與幼兒面對面坐在椅子上,大約相距一米遠,然后兩人之間開始用腳傳遞“磚頭”,在規定時間內傳送次數最多的為優勝者。這樣的游戲情境也可以在家中反復進行,對鍛煉幼兒的身體協調性,培養幼兒與父母之間的默契度大有裨益。
(三)情景教學法與安全活動結合
安全教育是幼兒園必不可少的教育活動,如教育幼兒安全用電、不玩火、安全過馬路等。雖然有些教材上會有插圖幫助幼兒理解,但是沒有設身處地的經歷,幼兒難免印象不深。對此,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情景來幫助幼兒加深體會,從而進一步加強安全教育。
例如,過馬路這項安全教育,幼師可在班級教室和幼兒們共同創設情景,用膠帶在地板上貼出一道斑馬線,用紙板、彩紙等做出紅綠燈,然后為幼兒講解“紅燈停綠燈行,過馬路要走斑馬線”等規則,然后帶領幼兒走幾遍,從而加深幼兒的印象。此外,幼師可組織幼兒到戶外,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過一下真正的馬路,讓幼兒在真實的情景中體會安全教育,提高教育效果。
三、結語
教育從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對幼兒園的幼兒來說,教師要以多種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感受生動、活潑、主動的教育過程,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知規律,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戲之中。相信,在合理利用情景教學法的活動下,師幼的關系越發溫馨和諧,每個幼兒都能得到發展,都會獲得有成就感。
參考文獻:
[1]趙艷.論學前兒童語言教育課程情景教學實踐與反思[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20,34(08):50-51.
[2]張曉玲.情景教學法在“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課中的應用[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20(03):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