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莉

摘要:大運河與鎮江城市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版偨\河史”校本課程包括9個模塊,分為課堂教學與實踐活動兩部分。通過教學實踐,發現“鎮江運河史”校本課程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實踐活動開展難度大、缺乏完善的評價機制等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改進策略。
關鍵詞:"“鎮江運河史”校本課程;實踐活動;評價方式
充分挖掘大運河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這一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打造大運河文化帶,是新時代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大運河與鎮江城市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棒镀A轉粟三千里,燈火臨流一萬家?!鼻宕娙瞬樯餍械倪@兩句詩正是漕運給鎮江帶來空前繁榮的生動寫照。城因河而興。數千年歲月中,鎮江隨大運河的發展而興盛。我們在追溯過往的同時,也需要將古今歷史與城市未來發展進行鏈接,通過對運河史的挖掘,培養學生愛祖國、愛家鄉的鄉土人文情懷?;诖?,自2020年起,我們在七年級開設了“鎮江運河史”校本課程。
一、“鎮江運河史”校本課程的內容建構
我們通過對鎮江運河及沿岸城市現狀進行實地考察、文獻檢索以及咨詢有關專家,確定了“鎮江運河史”校本課程的框架(見下頁表1)。
“鎮江運河史”校本課程內容分為課堂教學與實踐活動兩部分。課堂教學讓學生了解運河的歷史和現狀,掌握相關知識,如在近代歷史發展過程中,運河對于鎮江發展的重要性,鎮江在沿海沿江地帶上的重要城市地位;課外實踐活動主要考察大運河的由來,古代運河沿岸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明發展等。包括對鎮江運河歷史文化進行實地考察,采集現場圖片資料;對運河的歷史沿革、沿河建筑、飲食文化等進行調查研究;調查運河的旅游資源、生態環境以及對現代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等,旨在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觀察能力和思考能力,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二、“鎮江運河史”校本課程的實施思考
“鎮江運河史”校本課程由學校教學課程中心統一管理,保障了課程的有效實施。課程安排在每周四的第8節課,共計10個課時。其中,課堂教學占6課時,兩次實踐活動計4課時。學生可以在上學期或者下學期自主選修。大部分教學內容由歷史教師執教;對于比較專業的內容,如考古、申遺等,我們會聘請專家現場授課。課程評價采用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按照考勤20%、課堂表現30%、實踐活動20%、作品展示30%的比例綜合評定學生成績。課程實施過程中,出現實踐活動開展難度大、缺乏完善的評價機制等問題,具體如下:
(一)關于實踐活動
實踐活動可以使學生實地感受運河留給鎮江這座城市的烙印,觸摸運河這一城市的脈搏。但是,在實施過程中,我們遇到了以下困難:
一是組織困難。實踐活動不只是將學生帶出去,還需要全面把控活動的流程,涉及人員組織、時間選擇、車輛安排和安全保障等問題。比如,每次安排校車出行,需要協調校車時間,同時與學校其他活動需求進行協調。在第一次實踐活動中,通知集合時間、地點之后,由于部分學生遲到耽擱了時間,只能壓縮后面的行程。
二是資金短缺。實踐活動需要的資金也是一個重要問題。活動過程中的水資源采集設備以及其他實踐活動用品如指南針等都需要購買。課程前期開發時,我們只考慮到使用視頻、圖片等資料。但具體實施中發現,采集水資源、分辨河道走向等使用航拍攝像等一些技術,可以方便學生更直觀地感受運河的風貌,但也增加了費用。
三是家長不配合。在很多家長眼里,實踐活動是在浪費時間,加之校外活動安全風險高,導致實踐活動“吃力不討好”。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將加大對“鎮江運河史”校本課程的開發力度,重點解決難組織、缺資金等問題。此外,不斷優化實踐活動的流程,調動學生參加實踐活動的積極性;進一步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明確實踐活動不可替代的作用,爭取家長的支持和配合。
(二)關于評價機制
課程評價不僅是課程設計與實施的有效保障,也是課程走向完善的動力。由于前期開發時過多考慮課程內容,對課程評價的關注不夠,導致“鎮江運河史”校本課程評價機制不夠完善,未起到應有的激勵、監督和調節作用。
首先,在對學生的評價方面,以定量評價為主,對學生個性特征的定性評價指標關注不夠。在期末對學生進行評價時,由于學生擅長方向不同,形式各異,也缺少統一的評價標準。
其次,在對教師的評價方面,由于該課程主要由歷史教師開發,其實施也主要依靠歷史教師,對于課程內容是否科學、課程實施方式是否合理都缺少必要的監管與評價。唯有完善對教師的評價機制,才能更好地激發教師的工作積極性,確保課程更有效地實施。
今后課程實施的過程中,我們將進一步完善評價體系。初步將評價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對教師校本課程實施情況的評價,可以采取教師自評、同行測評、聘請第三方專家評價等多種評價方法,對教師的課程開發、教學手段的運用及教學效果等作出科學的衡量,敦促教師重視課程開發,提升教學質量。第二個層次是對學生的評價,要進一步采取教師評價與學生自評、互評相結合,以及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式,改變傳統單一打分的方法,制定明確的作品評價標準,形成科學的評價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