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當前人口老齡化背景下,隨著養生與養老、旅游、休閑健身的融合,“旅居養老”成為養老服務行業的新業態。文章分析康養旅游產業的發展背景及人才需求,以某高職學校為例,剖析“旅居+養老”復合型人才培養的制約因素,提出人才培養的有效路徑。一是與大型康養旅居企業合作,組建產業學院;二是推行現代學徒制,組織學生實訓,加強校企合作;三是重組導游、健康管理、老年人護理專業課程,科學構建專業群課程體系;四是拓展實習實訓基地,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旅居養老;復合型人才;人才培養;路徑;康養旅游產業
中圖分類號:C961;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22)08-0001-03
隨著醫療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健康、愉快、長壽”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在當前人口老齡化背景下,隨著養生與養老、旅游、休閑健身的融合,“旅居養老”成為養老服務行業的新業態,且市場發展潛力巨大。老年旅游者在康養旅游過程中,更關注自身的健康和心理感受,在康養旅游的項目選擇、項目設計安排及各個環節的服務、設施設備的科學完善等方面有著更高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傳統教育培養出來的健康管理專業學生或旅游專業學生已無法適應老年康養旅游市場的需要,社會急需一大批既懂健康管理又擅長旅游服務的復合型人才。本文分析康養旅游產業的發展背景及人才需求,以某高職學校為例,剖析“旅居+養老”復合型人才培養的制約因素,并嘗試提出人才培養的有效路徑。
一、康養旅游產業的發展背景及人才需求
1.康養旅游產業是國家重點支持的新業態,發展潛力巨大
所謂“康養”,主要指健康和養生兩個方面,包括醫療、文旅、體育、健康、養生等業態的有效銜接,其價值目標是提升人們的康養意識,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生理和心理的多元化需求。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指出,要積極促進健康與養老、旅游、互聯網、健身休閑、食品融合,催生健康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而康養旅游產業就是國家倡導和重點支持的新業態,發展潛力巨大。康養旅游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健康養生和旅游產業的融合程度將進一步加深;二是康養旅游產業向數據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尤其是智慧旅游產業的高速發展能充分滿足受眾群體的個性化需求;三是康養旅游產業能夠為受眾群體提供多元化的產品服務。
2.康養旅游產業急需“旅居+養老”復合型人才
康養旅游是以酒店服務為依托,以休閑活動為手段,以健康養生為目的,通過導游的創造性工作和全程管家服務,使消費者在活動中享受到快樂、提高身心健康品質的服務業態。該業態急需能夠從事康養旅游咨詢、產品定制、產品銷售、導游服務、售后服務等一整套工作的康養旅游管家人才,即“旅居+養老”人才。比如康養休閑景區需要既懂旅游又懂健康管理的康體養生、康養休閑的產品策劃與管理人才,康養主題酒店需要既懂健康管理又懂住宿服務管理的酒店管家。
3.“旅居+養老”復合型人才培養定位
現階段,我國康養旅游產業在取得一定成績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最為突出的就是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較低。以浙江舟山為例,作為海濱康養休閑勝地的舟山,創新打造了海島旅居養老模式,意在整合當地養老旅游資源,形成虹吸效應,建成海島特色健康旅居養老產業服務基地。但是,舟山市旅游文旅局對康養旅游行業人力資源調研數據顯示,在舟山市現有旅游行業(包括酒店、民宿、旅行社)中,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年齡50歲以上的占75%,后續專業服務人才嚴重缺乏。可見,高校不僅要重視“旅居+養老”復合型人才培養工作,為社會培養更多年輕、優秀的人才,更要找準“旅居+養老”復合型人才培養的定位,即具備良好的政治素質、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能夠適應區域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的管家型、智慧型、復合型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二、“旅居+養老”復合型人才培養的制約因素
本研究選取的案例高校——X高職學校是浙江省一所地方性高職院校,其作為以旅游與健康命名的高職院校,融合旅游與健康專業的優勢,主動對接浙江省萬億產業的建設規劃,積極為區域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康養旅游專業技術技能人才。該學校的育人目標是培養具有創新創業精神、良好人文素質、扎實專業技能,深受社會歡迎的“旅居+養老”復合型人才,努力成為新時代康養人才培養改革創新“新標桿”,康養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新高地”,以及服務地方經濟的“智囊團”和全國康養旅游融合探索研究的“重要窗口”。該學校積極探索與長三角地區康養旅游企業的合作,與寧波盡孝驛站旅游公司等企業建立合作關系,進行合作育人。
為更好地培養“旅居+養老”復合型人才,該校將專業鏈對接產業鏈,圍繞產業鏈需求,確定人才培養方向。一是圍繞康養旅游產業鏈的接待環節,重點建設導游專業,培養管家型導游;二是圍繞康養旅游產業鏈的活動環節,重點建設休閑服務與管理、健康管理專業,培養康養休閑服務與管理人員;三是圍繞康養旅游產業鏈的住宿服務環節,建設酒店管理專業,培養酒店管家。具體來說,這三類人才的定位如下。1)管家型導游:具有旅游產品定制及跟蹤服務能力的導游人才。其在掌握導游服務技能的基礎上,需具備行前、行中和行后的全程個性化服務能力,具有較強的語言能力和溝通能力,能依托線上線下多種渠道,提供從旅游咨詢、產品定制、產品銷售到導游、售后的全程服務。其主要面向康養小鎮、旅行社、旅游互聯網企業、康養主題酒店等。2)康養休閑服務與管理人員:具有服務、運營管理、產品策劃與銷售能力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其在掌握康養產業前沿動態的基礎上,需具備健康管理的理論知識與技術技能、休閑旅游產品策劃與景區管理能力、康養旅游指導與旅游活動急救能力。其主要面向休閑景區景點、康養旅游基地、休閑度假區、健身養生會所等。3)康養主題酒店管家:具有健康管理、酒店服務與管理技能的復合型人才。其在掌握酒店經營與管理能力的基礎上,需具備健康管理的理論知識與技術技能、較強的語言能力和溝通能力,能夠熟練運用信息化技術和新媒體工具,具備國際化視野。其主要面向融合型康養主題酒店和高端酒店。
在人才培養操作環節,該校一方面通過選派實習生、掛職教師到企業鍛煉,另一方面讓企業導師與學校名師以“竺靜養老服務名師工作室”等為載體,進行產學合作,協同育人,搭建高技能人才研修平臺,為社會培養技能骨干。這種人才培養模式打破了學校“一頭熱”的局面,在校企雙主體合作育人方面可圈可點。但是,當前的人才培養工作仍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專任教師的教學積極性與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有待提高。實習學生既要擁有導游專業知識,又要懂老年人的心理,能夠策劃和設計老年人喜歡的活動,還要能夠靈活應對活動過程中的一些突發狀況。因此,部分學生由于畏難,在畢業后會選擇去傳統的旅行社工作。二是校企合作教材編寫成效不明顯。合作企業沒有參與校企合作教材編寫工作,沒有策劃編寫工作手冊式、活頁式教材,學校還在沿用原有教材。三是課程建設成效不顯著。雖然學校和企業都想進行專業的交叉、融合,但是旅游與養老護理本屬不同的學院,存在專業壁壘,教師互通互融存在現實性制約因素。由此可見,“旅居+養老”復合型人才培養工作面臨以上困境,學校需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人才培養新路徑,努力培養出滿足區域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康養旅游專業人才。
三、“旅居+養老”復合型人才培養的路徑
1.與大型康養旅居企業合作,組建產業學院
康養旅居產業學院是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的一種創新辦學模式,其以企業為主體,整合校內外優質資源,共同培養“旅居+養老”復合型人才。首先,合作企業要充分利用產業學院在職業教育方面的優勢,積極從產業學院引進高素質專業服務人才,還要對高端管理人員進行常態化職業教育,開展企業新學徒制、雙元制等方式的教育。其次,學校要充分利用社會及企業的實踐資源,共建實訓平臺或基地,利用真實的實訓項目開展旅居養老服務教學,為康養旅游人才培養提供創新性的教學途徑。最后,學校及企業要根據學生的內在價值需求,科學制定實訓課程體系,開展相關活動。學生實訓時應從基層崗位做起,如管家、活動策劃、辦公室文員等崗位,并在實訓過程中不斷輪崗。這樣,才能顯著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和實踐技能,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職業勝任力和職業核心競爭力。
2.推行現代學徒制,組織學生實訓,加強校企合作
培養康養旅游專業人才時,學校應采取企業學徒制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真實項目的實訓,指導學生學習康養旅游相關知識和技能。這樣,學生才能在專業實訓課堂上接觸到真實的項目,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接觸康養旅游行業的前沿動態,感受到企業技術人員的職業精神,進而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此外,學校應積極申報相關證書考點試點,積極承擔相關的社會培訓工作及社會“1+X”證書考點工作。還要依托企業培訓中心,切實加強校企合作,為企業培養優質復合型人才。
3.重組導游、健康管理、老年人護理專業課程,科學構建專業群課程體系
構建康養旅居專業群課程體系,能夠為培養復合型人才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學校要立足現狀,收集整理康養旅居專業課程資源,促使各課程形成教育合力,并積極構建多元化的專業平臺,如實訓平臺、技術研發平臺等,提高學科專業水平,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學環境。要從導游、健康管理、老年人護理等專業抽取實踐性的核心課程進行重組,科學構建康養旅居專業群課程體系。學校構建課程體系時,要按照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三個原則,圍繞康養旅游人才培養方向,構建“基礎通用、核心分化、模塊互選、實踐融合”的專業群課程體系。
4.拓展實習實訓基地,提高復合型人才培養質量
(1)按照校企共建、資源共享、協同育人的思路,建設“寬基礎”“精方向”的共享基礎實訓基地及共享專業實訓基地。要依托校內綜合實訓基地,以康養旅游發展為核心,共商、共建、共享校內導游專業群實踐教學平臺,重點建設導游多功能實訓室、老年健康管理實訓室、休閑旅游活動策劃實訓室、智慧旅游體驗中心,夯實學生的專業技能,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及職業精神,提高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2)建設產教深度融合的校外共享專業群實訓基地。要積極探索與長三角地區康養旅游企業合作育人的有效措施,共建康養旅游教學基地,共同開展導游專業群教學實踐活動,遴選出高品質、專業對口、運行穩定的共享型專業群實訓基地,并安排專業教師到基地輪訓。同時,還要聘請行業專家到基地進行專業技能課教學,并使其參加專業核心課程建設,從而增強校外實踐基地建設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參考文獻:
[1]陳建國.打造校地校企合作“許昌模式”[J].中國高等教育,2016(23).
[2]劉文,焦佩.國際視野中的積極老齡化研究[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1).
[3]劉效壯,陳延.養老服務人才培養路徑研究——以寧波市為例[J].衛生職業教育.2016(07).
[4]林杰,陳星玲.日本養老服務專門人才教育體系探析[J].比較教育研究,2018(06).
Research on the Dilemma and Countermeasures of
"Living and Providing for the Aged" Talent Train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opulation Aging
Deng Jie
(Tourism and Health Vocational College, Zhoushan Islands New Area, Zhejiang Province, Zhoushan 316111,China)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the current aging population,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health care and elderly care, tourism, leisure and fitness, "living for the elderly" has become a new business form of the elderly care service indust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background and talent demand of health care tourism industry, takes a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as an example, analyzes the restrictive factors of "living and providing for the aged" compound talent training, and puts forward the effective path of talent training. First, cooperate with large-scale health care and living enterprises to establish an industrial college; second, carry out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organize students' practical training and strengthen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third, reorganize the professional courses of tour guide, health management and elderly nursing, and scientifically construct the professional group curriculum system; fourth, expand the practice and training bas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Key words: living for the aged;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 talent training; route; health tourism industry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1年浙江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浙江省人口老齡化背景下‘旅居+養老’復合型服務人才培養創新研究”(編號:2021SCG375)、2021年校級重點課題“地方高校服務舟山市‘全域旅游+康養’產業發展的研究與實踐”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鄧捷(1987-),女,湖南郴州人,碩士,講師,從事旅游教育、旅游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