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彥濤
摘 要:在中職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品質、文化品質、道德品質,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但目前中職數學教學的德育滲透存在缺乏有效監督、缺乏正確理解以及教師的德育教學水平有待提高等問題。基于此,在具體教學中,教師要立足教材,挖掘德育因素;構建生活情境,發揮德育的塑造作用;探索一題多解,培養學生的思維習慣;適當提高難度,鍛煉學生的意志。
關鍵詞:中職數學;德育;滲透;作用;現狀;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1;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22)08-0142-03
中職階段是學生成長的關鍵期,但部分中職學生受多種因素影響存在學習態度不端正、意志力不堅強,以及學習習慣、生活習慣不正確等問題。因此,教師有必要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內容。數學課程是中職的主要文化基礎課程,其對于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形成理性思維具有重要作用。而在中職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是提高學生數學核心素養、道德素養的有效途徑。本文主要就中職數學教學中德育滲透的作用、現狀與策略進行探究。
一、中職數學教學中德育滲透的作用
1.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品質
積極開展道德教育不僅能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還能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品質,這是提高學科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對于中職學生來說,其應該具備包括刻苦、勤奮、好問等在內的良好學習品質,這些品質對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以及未來發展都具有積極作用。因此,中職數學教師可在教學過程中積極滲透德育內容,培養學生的勤奮、努力等學習品質,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中職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2.培養學生良好的文化品質
基于全面發展的要求,學生不僅要具備良好的學習品質,還要具備良好的文化品質。在中職數學學習期間,學生應形成數學學科的發展歷史、數學文化等知識儲備,這些知識可讓學生對數學學科產生學習興趣,并認識到數學知識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師有必要在中職數學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培養學生的文化品質,以此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3.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
在中職數學教學過程中融入德育內容,其最重要且最直接的作用就是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這能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培養學生團結合作、誠實守信的優良品質,也是提高學生綜合素養、建設高效班集體的有效途徑。基于素質教育的時代背景,提高中職學生的道德品質已經成為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這就需要中職數學教師積極更新教學理念,調整教學策略,積極培養德才兼備的復合型人才。
二、中職數學教學中德育滲透的現狀
1.道德教育開展情況缺乏有效監督
受“應試”思維影響,部分教師忽視德育滲透,甚至有的教師認為道德教育是浪費教學時間的行為,對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并無實際作用。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有的教師并沒有按照教學大綱中有關德育的要求設計教學內容,而是將更多的教學時間用于基礎知識的講解,并且通過不停講題、做題讓學生掌握對應的題型,從而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教學實踐表明,道德教育雖然不能直接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但有利于學生形成優良的道德品質。而優良道德品質中的團結合作、堅持不懈等品質能夠讓學生在學習中遇到挫折的時候更快從困境中走出來,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都具有積極作用。但目前的德育教學是,部分學校缺乏積極的德育滲透監督手段。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學校及教師對道德教育不重視,另一方面是道德教育的實際效果很難通過定量的方式檢驗出來。而要對道德教育的實際效果進行檢驗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道德教育監督體系的有效構建還需要繼續探索。
2.對德育滲透缺乏正確理解
除了對道德教育缺乏足夠的重視以外,部分教師還認為德育是思政教師的事,不必將道德教育與其他學科的教學相互融合。事實上,在教育改革的進程中,德育與其他學科融合的理念被證明是可行、有效的。一大批教育工作者積極探究將道德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等滲透到學科教學中的策略,并且取得良好效果。但是,部分教師并沒有認識到德育滲透的積極作用,尤其是在進行數學等理性思維要求較高的學科教學時,部分教師認為所講解的知識與德育之間并無共通之處,而這是對德育滲透的錯誤解讀。雖然道德教育的具體內容與學科知識之間并無直接的關聯,但每個學科的教學都應與道德教育的內容相互結合,教師可以通過舉例子等方式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道德教育的價值。因此,教師應正確看待道德教育與學科教學之間的滲透融合,并積極結合教學內容尋找德育的切入點,借助現有的教學條件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這符合素質教育理念,符合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教學要求。
3.教師德育教學水平有待提高
要開展高質量的道德教育,教師首先要對道德教育的內容有深入的理解,但是從教學開展現狀來看,雖然教師一直在嘗試將道德教育的內容滲透到日常的學科教學活動中,但是部分教師并沒有接受專業的道德教育培訓,在進行德育滲透的時候常因缺乏正確的理解而陷入困境,如無法正確回答學生的提問,甚至對道德教育的滲透內容產生錯誤理解等。德育滲透是教育改革進程中的教學探索,部分教師因缺乏經驗,在初次運用的時候還會出現道德教育的內容與學科知識點無法順利融合的情況。這不僅會導致道德教育的低效化,還會打亂正常的教學節奏,干擾學生的課堂學習思路。很顯然,這違背了德育滲透的初衷。另外,德育滲透的過程對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也有較高的要求,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尋找適宜的教學策略,并借鑒、吸收先進的教學經驗。但是部分學校并沒有為教師提供充足的校內學習、校外培訓的機會,教師自我提升的動力也不足。而教師的德育教學水平不高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水平的提升以及學生道德素養、文化素養、學科素養的有效提高。
三、中職數學教學中德育滲透的策略
1.立足教材,挖掘德育因素
目前,中職院校使用的數學學科教材涉及的知識點多,內容相對復雜,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借助教材中多樣的數學資料實現道德教育的有效滲透,以此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例如,教材中收錄了數學家的故事以及所學知識點的拓展資料,教師在備課的時候就可著重關注這些內容,積極建立數學文本與德育之間的聯系,讓道德教育的內容自然而然地出現在中職數學課堂上。
例如,在教學“平面向量”的時候,部分中職學生因數學基礎薄弱,學習能力較差,在初次接觸向量知識時,出現了諸多問題,于是產生知識難度大的感覺,甚至存在畏懼心理。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借助這一章節中有關牛頓的故事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引導學生以百折不撓的精神來面對向量的學習。在理解向量概念時,有的學生無法準確把握向量的表達方式,在將向量放到坐標系里時,甚至出現混淆代數與幾何知識的情況,對此,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小組中尋求幫助,即借助小組合作的方式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激發學生合作共贏的理念。而這種教學方法既可節約教學時間,又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構建生活情境,發揮德育的塑造作用
情境教學法是教育教學改革的優秀成果,教師在學科教學的過程中積極運用情境教學法構建生活情境,可集中學生的課堂注意力,促進學生進行積極思考。與傳統教學方式相比,情境教學法能讓學生獲得身臨其境的學習體驗,而這種體驗同樣能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時,教師也要重視情境教學法的運用,將枯燥、乏味的知識轉化為生動的生活經歷,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悟人生哲理。
例如,在講解“等差數列”有關知識的時候,教師就可以構建一個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情境:“已知暑假作業有82頁,如果小A每天做2頁,多少天能全部做完?”這是一個與等差數列相關的簡單應用題,而寫作業的場景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密切相關,因此,這樣的情境能夠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讓學生積極思考問題的解答方式。與此同時,教師可基于以上情境引導學生思考堅持的意義:“如果我們每天都解決2道錯題,那么一個學期下來能解決多少道錯題?”這種堅持不懈和持之以恒的優良品質對于學生的學習活動具有積極促進作用。因此,教師可在教學的時候滲透這一理念,以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3.探索一題多解,培養學生的思維習慣
教師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內容時,要打破傳統教育方式的束縛,積極拓展學生的思維方式,讓學生既擁有扎實的知識基礎,又不斷提高思維能力,以此為學科素養的有效提高創造條件。在中職數學教學中,一題多解是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有效方式,很多數學題都有多種解題方式,教師在講解這些題目的時候就可引導學生積極探索更多的解題思路。
例如,在講解“立體幾何”相關知識時,幾何題的解法相對復雜,并融入向量的知識點,因此,教師可選擇幾何題來鍛煉學生的發散思維,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提高。而靈活的解題技巧、變通的解題思路也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內容,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品質有重要作用。
4.適當提高難度,鍛煉學生的意志
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會循序漸進地提高題目難度,讓學生慢慢地掌握解題技巧,避免過難的題目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是,常規性的題目容易讓學生產生思維依賴,沒有勇氣或不愿意挑戰高難度的題型,而這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也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適當提高題目的難度,鍛煉學生的意志。
例如,在講解“概率”有關知識的時候,教師會選擇一些簡單的題目讓學生掌握基礎的理論知識,而不進行相應的計算。但其實,中職階段的概率包含“方差”等計算量較大的數據統計內容,這對于學生的細心和耐心都是考驗。因此,教師可以利用課堂時間讓學生根據教材中的數據計算方差,以此提升學生的綜合品質。在計算中,同一個小組的學生會給出完全不同的幾種結果。對此,教師可以讓學生互換檢查。這既培養了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也鍛煉了學生的計算能力和驗算能力,對于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中職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正確看待道德教育的作用和價值,并積極創新教學理念,提高自身的課堂教學水平,將道德教育的內容滲透到學科教學實踐中。與此同時,教師可基于中職數學教學中德育滲透現狀,積極優化教學策略,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全面發展創造條件。
參考文獻:
[1]王麗華.中職數學教學中德育的滲透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17).
[2]趙衛群.淺談如何在中職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J].吉林教育,2020(25).
[3]李雪梅.基于立德樹人的中職數學德育教學探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0(11).
[4]馮君彥.中職數學教學中實施德育滲透的有效途徑[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20(01).
[5]鈕錦輝.中職數學教育中的德育滲透分析[J].試題與研究,2019(36).
[6]彭偉健,高曉兵.中職數學課堂“隱性輟學”現象分析及對策[J].廣西教育,2013(07).
[7]萬桃先,郝玉紅.中職數學教學中實施德育滲透的有效途徑[J].衛生職業教育,2018(06).
[8]李紅霞.中職數學中滲透德育內容的手段漫談[J].數學大世界,2016(04).
Research on the Function, Current Situation and Strategy of Moral Education Infiltration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Mathematics Teaching
Ren Yantao
(Fuyang District Vocational High School, Zhejiang Province, Hangzhou 310000, China)
Abstract: Infiltrating moral education into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is conducive to cultivating students' good learning quality, cultural quality and moral quality, and promoting students' healthy growth and all-round development. However,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moral education penetration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such as lack of effective supervision, lack of correct understanding, and teachers' moral education teaching level needs to be improved. Based on this, in the specific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base on the teaching materials and excavate the moral education factors; construct the life situation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shaping role of moral education; explore multiple solutions to one problem and cultivate students' thinking habits; appropriately improve the difficulty and exercise students' will.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mathematics; moral education; infiltration; effect; present situation; strate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