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
摘要:閱讀是學生獲取知識以及認知世界的主要方式,也是教育實踐中文化傳承的最主要途徑,可以說閱讀教學的質量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和今后的成長狀況。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更加注重對學生主動性思維的培養,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幫助學生建立起完整的語文知識體系,激發學生的自主閱讀興趣和熱情,為學生今后的成長和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主動性思維;培養途徑
引言:
小學語文不僅承擔著教授學生基礎知識的責任,還肩負著文化傳承以及立德樹人的重要使命,小學是學生思想價值理念初步確立的重要階段,也是學生思維十分活躍的時期,通過高質量的閱讀教學可以引導學生深層次的體悟語文知識中的情感精神,在文學作品中熏陶學生,培養學生的審美和鑒賞能力。在閱讀教學中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顯得至關重要,本文主要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主動性思維的培養進行探析,希望對學生今后的成長有所助益。
1.現階段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面臨的難題
一方面,受到學生自身的思維模式和性格特點等因素的影響,小學生無法快速的進入到閱讀學習狀態中,對于閱讀缺少自主積極性和探究熱情,僅僅是為了完成教師布置的閱讀任務,不利于學生閱讀興趣和習慣的養成;其次,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結構不合理,學生閱讀的時間不足,無法深層次的感悟語文情感精神和知識的魅力;另一方面,小學生的課外閱讀量較低,在課余時間主要精力都集中在了網絡游戲和動畫上,對于語文知識缺少足夠的學習動力和自制力,使得課內外閱讀教學無法實現有機結合,降低了閱讀教學的質量[1]。
2.高質量的語文閱讀教學對學生成長的重要作用
2.1 高質量的閱讀教學可以豐富學生的情感精神,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閱讀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同時也是優秀文化傳承的主要形式,對于小學生而言,高質量的閱讀教學有助于學生集中注意力,大量優秀文章的閱讀以及詩歌的朗讀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文學的魅力,同時生動有趣的寓言故事以及勵志的名人傳記也可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在快樂的閱讀過程中不斷覺醒自身的寫作意識,學生可以在閱讀中收獲樂趣,并且參與到閱讀中,這對學生今后的成長有著積極促進作用[2]。
2.2 高質量的閱讀教學可以增加學生的寫作素材,強化學生的寫作能力
高質量的語文閱讀教學增加的不僅僅是學生的語文素材以及知識儲備,更加重要的是開拓了學生的視野以及知識面,還強化了學生的寫作能力。不可否認的是語文知識儲備在作文教學中占據著十分基礎和重要的地位,具備豐富的寫作素材可以為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打好基礎。例如:通過對《天天都有好寓言》的閱讀,學生可以充實自己的寫作素材和知識儲備,在寫作過程中突然的靈感以及思路可以引導學生深度思考以及創作。
2.3 高質量的閱讀教學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升華學生的精神情感
語文學科的教學對學生的知識儲備以及文學素養的提升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也可以提高自身的知識儲備和文學素養。各種素材中蘊含著的思想情感以及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具備良好的閱讀習慣的學生可以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占據絕對的優勢地位,例如:在《孔子》、《拿破侖》、《愛因斯坦》以及《比爾蓋茨》等文章的閱讀過程中,學生可以感悟故事中蘊含著的思想和道理,并通過以上人物的事跡和成就激勵自己,有效的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文學素養,這對于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而言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3]。
3.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主動性思維的途徑
3.1、巧妙設置懸念,激發閱讀興趣
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很難保持長時間的注意力,對任何事物也僅僅是三分鐘熱度。對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來設計教學內容,為學生巧妙地設置懸念,進而激發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產生對閱讀的興趣,實現閱讀教學質量的提升。例如:在教學《海濱小城》一課時,教師可先讓學生閱讀課文,了解課文的大體內容,然后為學生提出問題: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哪些是描述濱海景色的?哪些是描寫小城景色的?本文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這樣能有效的引發學生的思考,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了解海濱小城的美麗景色,并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并使學生掌握觀察景物的方法,進而提高了閱讀教學的質量。
3.2、營造良好氛圍,激發閱讀興趣
良好的學習氛圍對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有著積極的作用,對此,在小學語文年閱讀教學中,教師可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教學設計,從而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首先,教師可運用風趣幽默的語言來進行教學,提高教學的趣味性,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從而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其次,教師可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來營造教學氛圍,引導學生扮演課文中的角色進行情景表演,進而激發學生的興趣,更加深入的了解課文的內涵。
3.3、開展課外閱讀,激發閱讀興趣
課外閱讀是課堂閱讀教學的延伸,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需要組織學生開展有效的課外閱讀,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閱讀材料,鼓勵學生進行合作學習,進而在討論交流過程中提高閱讀效果,并培養學生團隊合作能力。例如:在教學《坐井觀天》后,教師可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閱讀《成語故事》,在閱讀過程中自主的去發現問題,并經過相互討論來解決問題,進而強化學生對人生道理的理解,加強對成語的掌握,實現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因此,在課外閱讀中開展合作學習,能夠使學生始終的保持閱讀興趣,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4.結束語
閱讀是學生認知世界主要途徑,也是知識傳承的主要方式,可以說高質量的小學語文閱讀可以有效的提升語文教學效果,為學生今后的成長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注重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以興趣為引導,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閱讀活動中,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學生的自主性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 陳麗娟.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與想象力的路徑探究[J]. 課外語文.2021.(33):101-103.
[2] 張望東.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性閱讀能力的策略探討[J]. 試題與研究.2021.(32):167-168.
[3] 李昱成.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J]. 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11):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