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達光
摘要:實施道德建設和育人的根本任務,要求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道德"的核心內容,并融入文化生活的教學實踐。借助中國文化"文化人"的本質特征,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的道德認知,深化道德情感,增強道德意志,促進初中生思想道德的理性內化,從而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和行為,逐步成長為能夠肩負起民族復興責任的時代新人。
關鍵詞:創意生活;情景教學;激發;政治課題
引言:
目前教育并不是讓學生去充分的掌握專業知識,首要的任務是引導學生要有正確的價值觀以及人生觀。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要以教育為根本。根據最近幾年的狀況分析,國家領導對于高等教育非常重視,尤其是在立德樹人方面。全國的學校目前已經開展思想政治課程,在這種情況下,該如何培養學生,培養什么樣的人才是初中院校目前的重點。
一、初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現狀
1、缺乏豐富的校外活動
對學生進行道德素質教育,不僅要掌握正確的道德意識,還要參與社會實踐,在社會實踐中促進道德思想的發展、道德能力的提高和道德習慣的養成。但是當前的學校教學當中,對于學生的校外活動組織有所缺乏,導致學生所學到的理論知識無法與實際相結合到一起。
2、教學內容單一
疫情防控案例,將使初中學生看到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利益,看到大國的強大支持,這是思想政治教育課堂教育的重要標志。這同時也需要教師在教學內容上進行緊密聯合,把當前的疫情防控的內容與政治教學相結合,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去理解書本當中的理論知識。
二、創設生活情景在初中政治課題教學法中的重要性
1、思想政治課可利用情景激發教育能力
簡單講,思想政治課可以當做基礎課程來發展,在教學中具有較強的應用功能,能夠培養初中學生的綜合素養,能夠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學習意識。在學習時,能夠具備較縝密的邏輯性,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對于教學來講就是美妙的結合。學生的思維中包含著創造性以及辯證思維,可促使學生具有一定的積極性以及探索能力。在西方發達國家,已經意識到思政教學非常的重要,尤其是經濟發展以及社會發展都與思政教學息息相關。通過思政實踐教學可以讓學生意識到網絡、思政實踐課堂、思政教學的重要性,學生的學習意識會有所提升,同時也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在文藝復興結束之后,其實思政元素就已經存在,但是當時針對的是人類理性精神,另外在那個年代也沒有互聯網,所以思想政治課程并未普及。思政主要闡述了自然界物質的變化以及規律。然而現在思政實踐形成一個載體,可以應用到各種領域,尤其是在初中教學中,融入思政實踐教課堂,可以為學習給予一定的支持。思想政治課程具有極限思維,可促進思政教學,根據這一特質可以發現物質的萬變,通過課堂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可以建立數學觀。
2、思想政治課美育價值
思想政治課題可以通過思政實踐來提高美育價值,思政教學中體現的淋漓盡致。思維教學可以理解成為文化現象,思政實踐會促進思維教學的成效,此時的思想政治課程就像是一盞明燈,指引著初中學生不斷的去探索知識,提升素質。這里囊括著人性的美,有較高的和諧性,當充分利用思想政治課的時候,會發現非常簡單,同時我們也會發現其中所蘊含的巧妙。政治思維與事物之間會產生相關的規律性,會有秩序的發生變化,具有局部性質。學校應該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平臺,例如開展創意生活情境活動,讓學生可以充分將知識與生活融合,在生活中不斷的充實自己,提高思想政治境界。
3、創意生活情境可提升課堂效率
思政課堂要合理設計相關內容以及知識點,要符合相關邏輯,同時還要有案例搭配,要根據教學主題逐漸拓展,使學生慢慢深入發散思維,可以由點到面,構建各種主題為基礎的知識體系,根據相關主題連接知識主線,邏輯性一定要清晰,要符合環保規劃理論與應用課題。新課改形勢下,教學方式要具備多元化,融入全新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影響教學效率的主要因素包含教師,教學內容,手段等等。所以初中層次要樹立課堂目標以及教學目標。例如,為學生播放電影《雞毛信》,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孩子為八路軍送信的事件,可以此為切入點,讓學生充分了解到,作為青少年,作為學生,生活在新時代,要努力學習,將來為祖國奉獻一份力量。
根據社會生活去發現全新的素材,不斷的優化教學素材。自從這次疫情到來后,中國及時應對疫情,并且提出有效舉措,目前已經成為最有價值的教學素材。但是由于種種原因,部分優質素材為及時編入到教材之中,所以教師可以根據《普通初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充分融入互聯網素材,為學生設計生動案例,查找更多的素材,從而能夠引導學生不斷的深入學習,讓學生能夠充分了解到社會素材對思想政治課程的重要性。通過思想政治課的開展,目前學生已經體會到社會責任感以及使命擔當。
教與學不是截然分開的,要從二者的一致性出發,以教促學,以學評教,教學相長,實現學習觀念的深化和優化。在2019年,國務院領導曾經強調過,初中院校的思想政治課程非常重要,尤其針對于學生的德才兼備以及全面發展,是目前初中院校的重中之重。思想政治課程作為德育以及治愈的融合。首先,教師應該起到引導作用,不斷啟發學生,要將理論知識逐漸轉化為信仰追求,同時也會促使學生獲得更多的理解,學到更多的專業知識,在課程中可以熟練的應用知識以及技能。思想政治課程能夠促使學生構建經濟學思維,一份理解經濟生活所形成的現象以及問題。在課程中加入思想政治實踐,能夠有計劃地引導學生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教書育人時可以幫助學生。全面的了解世界,對世界有全新的認知,同時具備正確的人生關以及世界觀。思想政治課程的開展,能夠使智育和德育有效結合。思想政治的教育目前與社會學、科學、經濟學等已經充分融合,說明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能夠獲得思想境界的提升。
結語:
新時代的發展可凸顯政治課題與實際生活之間的關聯性,德育教育本就來自生活,需要從生活中再發現、再探究,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認知并外化為道德行為,并且能夠從生活中快速獲得道德知識,培養學生的積極心態和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目前網絡化教學可以給與思想政治教學一定的支持,這也是非常好的機遇,可以引領學生不斷的進步,同時為學生開辟全新的課程之旅。思想政治教學作為前進的號角,提示所有的學生。
參考文獻:
[1]黃德榮.巧設情境,創設活力課堂——初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研究[J].神州(下旬刊),2019(12):80-81.
[2]方志梅.激發課堂活力提高教學質量——初中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方法探討[J].文理導航(上旬),2019(4):74.
[3]顧瑋.讓初中政治課堂充滿活力——中學政治課堂教學的一點體會J].課程教育研究,2018(3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