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蘋?鄭艷霞
摘 要:農產品品牌打造和產品推廣是加快現代農業發展,積極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通過實施農產品營銷能夠提升農產品銷售速度,擴大農產品銷售范圍,增加農產品銷售利潤。為此,文章在闡述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下農產品營銷內涵和新媒體助力農產品營銷背景的情況下,分析鄉村振興背景下農產品營銷的重要性,并立足當前新媒體助力農產品營銷發展實際情況,就如何借助新媒體力量來實現農產品營銷進行探究。
關鍵詞:鄉村振興;新媒體;農產品;營銷;創新
鄉村振興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戰略措施,在黨的十九大會議報告上被明確提出,寫入黨章。如何促進三農事業發展、加快農產品銷售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新媒體和農產品的有效結合可以實現現代化營銷,在保證農產品宣傳推廣力度足夠的情況下,以最少的成本消耗達到最理想的宣傳效果。不僅如此,新媒體依托網絡平臺還能夠為農產品銷售企業帶來最新的市場行情以及相關信息,減少產品流通環節,促進農業企業的健康發展。為此,文章結合農產品營銷的基本情況,就如何在鄉村振興戰略下借助新媒體創新農產品的銷售。
一、鄉村振興背景下農產品營銷的介紹
鄉村振興戰略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會議報告上提出的重要發展戰略。在黨的十九大會議報告中,強調三農問題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發展的根本性問題,在新的歷史時期,需要將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點內容,積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產品電子商務是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一個重要組成,這項工作主要是指圍繞農村農產品生產銷售服務管理而開展的一系列電子化交易活動。農產品電子商務營銷的發展能夠帶動當地產品包裝、產品運輸、產品服務管理等一系列行業的快速發展,進而帶動農村經濟進步。
二、新媒體促進農產品營銷的背景和意義
1.背景
抖音、快手、西瓜視頻等新媒體平臺的成熟發展使得直播經濟、內容經濟快速進步,在直播經濟、內容經濟快速發展背景下,對傳統電商營銷模式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農產品電商營銷戰略實施也對鄉村振興戰略的實現產生了顯著的影響。比如在“今日頭條”的快速發展下,其優質認證創作者的序列中就牽扯到比較多的關于三農政策的解讀,關于農村面貌的展現、關于農民生活和農業發展以及農作物知識的普及。平臺上涉及到的有關三農發展的信息眾多,為三農領域創作者的創作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現階段,我國網絡視頻的用戶規模達到了8.5億元,短視頻用戶的規模達到了7.73億元。特別是在新冠疫情面前,人們不能夠出屋,網絡宣傳的力度和之前相比進一步加大,網絡直播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種獲取信息和自我消遣的途徑,在這一年,網絡直播用戶的規模達到了5.6億元,總體用戶的數量占據網民數量的63%,其中真人秀直播用戶的規模為2.07億,占據總體網民總體的16.6%。
在三農事業背景下如何實現鄉村振興發展是當地政府需要思考的問題,政府部門可以借助電商這個群體力量,通過帶貨以及宣傳來幫助用戶更好地了解農產品,形成多格局的互聯網營銷發展平臺。
2.意義
新媒體具備信息傳播快速、文化有效傳承、積極統籌社會資源等功能作用,將其引入到農產品營銷中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意義:第一,革新話語形態。在新媒體的支持下能夠更好地挖掘農產品所蘊含的農村生命力,將農產品的加工生產和鄉村振興戰略密切結合在一起,使得農產品生產為鄉村振興帶來更多的經濟收益。第二,將農民轉變為話語生產者。將新媒體引入農產品營銷后,農民成為信息的接受者和傳遞者,在農產品生產加工的時候會由農民來做出描述,描述內容借助新媒體來對外宣傳,從而更為全面、立體地向外人展現農村文化價值。第三,拓展增收渠道,打造銷售平臺。新媒體在農產品營銷中的應用能夠更好提高農民生產積極性,農民會使盡渾身解數來思考如何推廣農產品,在農村領域會形成多元化的農產品銷售渠道,打造出更為廣泛的農產品銷售平臺。
三、新媒體助力農產品營銷發展實際情況
1.創作內容向四個領域集中
根據今日頭條相關統計,現階段,三農視頻類作品創作的內容主要集中在展現鄉村風貌、推廣農業技術、銷售農產品、記錄農村生活原生態。考慮到人們平時工作的盲目,在借助視頻推廣農產品的過程中要盡可能多地使用短視頻,輔助使用長時間來補充介紹農產品。
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農產品的短視頻營銷存在模仿痕跡嚴重、創作性較弱的問題。比如農產品營銷發展在對李子柒農村題材作品模仿的過程中沒有對當地的風土人情、社會環境等進行充分的調查研究,僅是完全照搬一些成功的農產品營銷方案,最終導致農產品營銷效果不理想。
2.創造者的數量快速增長
以“今日頭條”為研究案例,截止到2019年10月,經過認證的三農創作者數量達到了4.3萬,總共創作的產品達到了460萬篇,三農類產品營銷作者群體規模不斷壯大,但是這些作者的創作能力距離優質創作者的標準還有一定的距離,即距離創作內容原創性強、內容優質、垂直度高等創作標準還有一段距離。
3.創作偏重短期效應
將粉絲的獲得作為農產品營銷推廣的中心目標是當前農產品營銷創作者的主要創作目標,為了能夠在短期內獲得較多的粉絲,一些創作者會不考慮自身實際情況,在產品銷售直播的過程中會通過一些惡俗的手段來吸引受眾的關注,更有甚者會以“帶貨”為目的來開展作品創作,沒有深入把握創作內容,最終導致創作出來的作品水平高低不一。
4.創作者的創作水平有待提升
新媒體在農產品營銷推廣領域的創作離不開軟硬件的支持,但是有一些農產品營銷作者片面地認為農產品的推廣營銷僅需要一部能夠上網的手機就可以,在具體的產品營銷推廣中沒有對作品的營銷環境和直播場景進行設計和選擇,最終導致營銷產品的創造水平不高。
四、新媒體助力農產品營銷發展的對策分析
1.多渠道宣傳推廣農產品,增強農產品知名度
農產品在最開始營銷和建立品牌的時候往往缺乏市場知名度,這個時候借助多個新媒體宣傳渠道能夠更好地進行農產品宣傳推廣。比如在借助生態旅游推廣農產品的過程中,可以借助鄉鎮政府宣傳和媒體平臺渠道來提升鄉村產品的知名度,增強農產品推廣營銷的社會影響力。具體表現為依托當地的報刊媒介、廣播電視、指示路牌等來向外界介紹農產品;借助一些電商平臺來推廣農產品;通過圖片、文字、聲音等多個展現方式來幫助消費者更為全面地了解農產品;村民可以通過微信朋友圈發布自家的農產品信息,幫助需要農產品的人能夠更全面地了解農產品的基本信息。
2.借助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平臺來拓展農產品品牌傳播網絡
傳統意義上的農產品宣傳推廣是依托電視、廣播、報刊等,傳播成本高,傳播速率差。在多種新媒體競相發展的背景下,可以借助微信、微博這種快捷媒體來進行農產品的宣傳推廣。
在農產品供求信息不對等的情況下,依托新媒體網絡平臺能夠實現農產品供應方和農產品需求方的信息對接。依托多媒體網絡,我國農村地區打造出了多個農產品交易平臺,比如惠農網、一畝田、新思龍網等,在這些平臺上會全面地發布各類農產品的供求信息,并定期為農產品需求者解讀產品的銷售問題。
3.整合多路徑創新農產品品牌銷售渠道,實現互動互通的銷售
在農產品銷售品牌建設完成之后,產品營銷傳播策略是影響品牌信息傳播的重要關鍵,在新媒體的發展支持下可以通過大數據技術分析農產品需求者對農產品的購買需求、購買欲望,在了解農產品購買者需求的情況下整合多個媒介力量和渠道來進行農產品的銷售。
除了依托新媒體對農產品進行廣告宣傳、活動推廣之外,還可以借助新媒體來發展多個形式的網絡營銷、情感營銷。比如阜寧生態豬可以通過微信、網絡等新媒體將當前生態耳標技術、冷鏈物流技術等資源整合在一起,打造出阜寧生態豬電商平臺,通過線上和線下結合的方式來對阜寧生態豬進行定位,了解購買者的需求。另外,在平臺的支持下還可以通過農莊旅游、線上認養等體驗消費、服務消費、定制消費來樹立良好的農產品品牌形象,提升消費者對農產品的認可。
4.推廣在線學習機制,形成學習規模效應
在信息網絡和媒體力量的支持下進一步加大農產品的推廣力度,組織和引導一些新聞媒體工作中利用一切可能的方式來宣傳農產品。農產品推廣人員要了解各個媒體平臺的培訓計劃,并結合新媒體推廣發展需要來積極學習基礎知識。通過擴大在線學習規模來引領農產品生產者進行深入學習。
5.引入職業教育培訓機制
第一,加快打造專業的培訓學校。鄉村振興工作所在的政府部門、職業院校要密切配合,加快打造培訓學院,在學院力量的調動和引領下對農產品推廣人員開展營銷輔導。在這個期間,一些發展較好的職業院校還可以借助自身的市場職能定位來定期派遣教師到農村地區對農產品經營管理者組織培訓,引導其掌握更多農產品軟硬件設施配備和使用管理的經驗。第二,強化網絡營銷專業人才隊伍的建設。根據地區農產品營銷推廣發展需要,來為當地農產品營銷人員的培養提供一定的資金支持,調動多方面積極因素加快打造農產品互聯網營銷學習課程。與此同時,農產品生產企業在借助網絡平臺推廣農產品的過程中還需要做好品牌建設,打造出具備市場吸引力的優秀農產品品牌,為農產品的精準營銷奠定堅實的基礎支持。第三,引導農民學會使用互聯網來進行農產品的推廣銷售。針對一些農民不懂得如何使用新媒體的情況,農產品生產企業需要積極深入農村,做好農產品推廣宣傳工作,引導農民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農產品網絡營銷推廣中,借助新媒體力量來更好地促進農產品的推廣營銷。
6.構建新媒體支持下的農產品營銷實踐教學基地
依托新媒體的農產品創作和營銷離不開實踐支持,針對一部分地區農產品營銷推廣軟硬件設施設備不完善的問題,農產品生產企業需要和職業院校積極配合打造出密切配合的農產品營銷推廣模式,在農產品生產地區建設新媒體電商實訓基地,在新媒體電商實訓地的支持下來為農產品營銷推廣提供足夠的軟硬件支持。農產品電商直播發展中心具備直播功能區、視頻創作功能區,在各個區域的統籌規劃作用下能夠打造出教學和實踐一體化的功能區域,在提升農產品營銷推廣創造者創作水平的同時來為創作者的營銷推廣創作提供重要保障支持。
7.加快打造互聯網信息平臺
為了促進農業企業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和健康發展,需要在農產品推廣營銷的過程中打造出完善的互聯網信息平臺,通過互聯網信息平臺的普及和推廣來為農產品生產企業創造更為豐富的信息資源。在互聯網平臺打造完成之后,還需要結合農產品的生產特點積極來創新推廣新的營銷發展模式,幫助農產品生產企業借助網絡平臺來推廣銷售農產品。
在互聯網的支持下還可以加快農業信息化網絡應用體系、服務管理體系的建設。通過完善農業信息化網絡體系的建設能夠有效解決農村地區網絡建設不到位、網絡普及率低、網絡管理不到位、網絡運行速度穩定性差的問題,在互聯網的日益普及影響下還會有效提升農產品營銷水平。
在互聯網支持下的農產品營銷服務管理還需要準備好與之相關的軟硬件設施設備支持,打造出對應的物流服務管理體系,在層層密切關聯的服務管理體系下更好地完成農產品物流配送,根據農產品的特點來對其進行分類包裝,對各個農產品做好保鮮處理,之后按照規范的標準來打造出農產品倉儲配送管理模式,從農產品的處理到農產品的生產等要做好一系列的物流配送管理工作。
8.強化網絡平臺的法律法規建設,營造積極的互聯網營銷環境
依托網絡平臺的農產品營銷推廣沒有制定出規范的制度和標準,在實施農產品交易的過程中也沒有形成一套科學、合理的法律規定,最終導致農產品的流通管理受到限制,不利于農產品的市場推廣。在這樣的情況下,農產品網絡貿易的發展會面臨比較多的風險。
在農村的一些地區,一些農民由于擔心互聯網交易風險,在農產品經營管理中采取的仍然是傳統經營方式,互聯網在農產品銷售過程中的作用沒有得到有效的發揮。為了能夠更好地促進農產品銷售在網絡環境下得到更好的發展,需要相關人員結合農村地區的農產品銷售要求來制定出對應的法律法規,在法律法規的約束和規范作用下保障農產品生產主體的權益,維護好農戶、農產品生產企業和農村消費者三者之間的利益關系,在這個過程中來更好地促進現代農業發展,滿足消費者對農產品的使用需要。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農產品的銷售是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一個重要內容,為了能夠更好地提升農產品銷售成效,農產品生產者需要積極借助新媒體的力量來完成對農產品的銷售管理,加快打造一支能夠滿足鄉村振興服務發展需要的高素質農產品網絡營銷隊伍,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為基本導向,結合當地農產品發展特色,來積極推廣農產品新媒體電商項目,從而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更好地促進農產品的銷售。
參考文獻:
[1]鄒黎,張少華.“鄉村振興”背景下福建省農產品網絡營銷策略研究——以漳州市為例[J].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20,022(002):47-51.
[2]薛超飛.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新媒體促進文化振興的對策[J].鄉村科技,2019(27):56-57.
[3]汪龍波.新媒體在鄉村振興大背景下運用的分析與期待[J].科技傳播,2020(11):131-133.
[4]岳琪.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保山農村新媒體發展研究——以昌寧縣溫泉鎮為例[J].新聞研究導刊,2020(19):6-7.
[5]孫夢紫.鄉村振興戰略視角下新媒體對鄉村旅游發展提升的研究[J].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2020(02):132-133.
[6]翟燕丹.鄉村振興視域下當前漢語言文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評《新媒體環境下漢語言文學教學優化策略》[J].熱帶作物學報,2020,41(10):223-223.
[7]馮居君.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產品品牌推廣體系構建路徑[J].鄉村科技,2019(10).
[8]黃海洋.淺析新媒體在鄉村振興大背景下的運用與期待[J]. 新聞研究導刊,2018(7):145-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