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薇
摘要“三教改革”背景下,教育教學改革的“號角”在各高職院校紛紛吹響,高職英語教學要從學科特點出發,結合時代和社會背景,不斷進行師資建設、教材建設,改革和創新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效果,構建高職英語課程生態課堂,提升學生的語言思維,確保學生職場的涉外交流運用,完善高職學生專業素養,培養適合時代發展和社會需求的應用型人才。
關鍵詞 三教改革;高職教學;英語課程;生態課堂
中圖分類號:G424文獻標識碼:ADOI:10.16400/j.cnki.kjdk.2022.03.030

1相關基礎理論概述
1.1“三教改革”的內涵與基本特征
國務院于2019年2月明確提出了“三教”(教師、教材、教法)改革的任務(《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高職“三教改革”的主要內涵包含三個方面:
其一,是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高職院校教學改革。“三教改革”需樹立科學的教學觀,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以教學改革為中心,重點進行高職院校教學基本建設,推動形成實施基本共識,帶動和激發更多教師和學生的積極參與。[1]
其二,是“教”與“學”的綜合改革。教師改革對應的是“誰來教”的問題;教材改革對應的是“教什么”的問題;教法改革對應的是“如何教”的問題,這是高職“三教改革”的三個核心問題。
其三,是信息化技術支撐的現代教學的改革。隨著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學校教學和職業教育中廣泛推廣和應用,在現代職業教育中,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成為教師進行教學的一種普遍做法,具體通過創造性的轉化以適應新技術下的教學需求,這種信息化技術教學模式在高職教學、實訓、實習中尤為重要,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
1.2生態課堂的內涵


從教育生態學的角度來看,人(師生)的因素及相關的精神因素是生態課堂的主要因素,這幾個因素呈現多向互動關系。處理好課堂生態體系中的環境因素、學生因素和教師因素,創建動態平衡且自然、和諧與可持續發展的課堂形態是“生態課堂”要努力的目標。生態課堂模式以尊重高職學生個性發展為基礎,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強調學生為本的理念,使學生在積極的生態課堂活動中實現漸進式的綜合發展和健康成長。
2“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職課堂教學現狀分析——以“英語”課程為例
2.1高職教師綜合素養有待提升
英語教師、特別是專業課程的英語教師缺乏相關行業經驗和企業專業英語應用實踐,在所任課的專業建設和專業改革中缺乏參與,導致英語教學和實際企業應用和實踐不能有效連接,教學上缺乏反思能力和實踐能力。其次,在教師年齡和教師職稱結構方面,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師構成較不合理,多數為青年教師,在職稱結構上也多為講師型教師,教師教學和科研成果較少,缺乏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缺乏梯隊建設規劃,科研能力強的教師不足。
2.2高職學生個體差異較大
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發展和高校擴招,高職院校生源層次化明顯,更呈現出多樣性特征,學生的個體差異也越來越大,學生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方面參差不齊。在地區差異上,也有很大的區別,如我國的西藏、青海和新疆部分地區英語老師非常缺乏,英語教學質量與其他地區差異較大,英語基礎不好。在專業分配上又無法考慮英語分數。因此,一個班級中存在基礎好的學生和基礎差的學生,在傳統英語教學下不可避免會出現,基礎好的學生“吃不飽”,基礎差的學生又“跟不上”,難以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
2.3高職英語教材形態單一、更新慢
高職教材更新較慢是當前高職教材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就高職公共英語教材方面,很多存在內容枯燥乏味、理論性強,詞匯量大、生僻詞較多等問題,教材難度接近于本科院校、模仿本科教材;在教材內容方面更新不夠,不能及時結合社會和時代變化補充新知識,無法實現理論知識體系與社會實踐發展有機結合,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學生學習起來也十分吃力。
2.4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有待提高
在高職英語教學中,課堂教學上仍然以教師為主體,主要是教師講解,學生缺乏口語應用表達、缺乏實踐練習,在英語學習上學生課堂參與度不高,處于被動接受狀態。[3]這種教學模式培養出來的學生只停滯于理論層次,與當前企業實際需求之間存在脫節問題。當學生進入企業工作后,所學知識無法發揮效用,仍然需要結合企業實際從頭學起,既浪費了學生的時間,也影響了學生在職場的競爭力,導致高職學生自信心和工作熱情受到嚴重打擊。
3“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職英語生態課堂構建策略
3.1訓評結合,提升教師綜合素養——構建和諧師生關系
3.1.1加強英語教師培訓
要深化教師培養制度,在培訓形式上可采取線上線下結合,校內校外聯合的方式,實現高職英語教師整體素質的提升。線下傳統培訓方面,一方面要加強教師隊伍課程思政建設、師德師風建設,另一方面加強英語教師與專業結合培訓,提升英語教學的實踐性;線上培訓主要是積極為高職英語教師創造成長條件,廣泛深度開發數字化教育資源。校內培訓,樹立先進典型,積極宣傳優秀育人案例,營造良好氛圍;校外培訓,加強高職學校校際交流,學校先進教育理念和教育經驗,拓展培訓渠道。
3.1.2健全教師評價機制
教師群體的教學科研發展和專業發展離不開完善、系統的教師評價機制建設,健全和完善評價機制、制定明確的評價指標,可以增強教師的教育質量意識。在教師綜合評價方面,要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評價模式,同時輔助督導評價、同行互評和教師自評的評價體系,教師評價指標建設要實現全面性;在評價周期方面,要利用信息技術,充分利用大數據采集教學評價信息,縮短評價周期,實現信息實時反饋,并按照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及時調整教學策略。
3.2內外兼修,推進新型教材建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3.2.1加強高職英語教材規范性與信息化建設
構建高職新形態英語教材,要加強英語教材英語應用本身建設的同時,還要結合高職具體專業特點進行英語課程綜合考慮,保證教材建設的規范性,同時高職英語教材建設還要參考和結合英語教學標準和專業實際狀況。在教材規范性建設保障背景下,保證教材建設的正確方向。另外,可以構建線上教育資源庫,促進高職英語教材信息化發展,促進高職教學新形態,以突破紙質教材有限的篇幅和形式單一的問題,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全面掌握。除此之外,學校還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供學生自主學習的權威性教學網址,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拓展學生學習范圍,學生可以化被動為主動,利用自身在學校碎片化的時間展開學習,拓展自己的知識面。
3.2.2加強教材質量考核
高職英語教材建設可以結合高職專業理論知識和專業實踐需求,加入針對性內容,并構建系統的考核機制,幫助學生加強對自身專業的認知,也可以實現英語知識和學生專業理論和實踐的有效應用。“三教”背景下,加強高職英語質量考核,構建高職英語新形態教材體系,還要加強對教材內容的評估,評估既要體現綜合性,又要體現專業性。如,一方面要展開教材專業性考核,另一方面還要展開教材實用性考核,同時,還要綜合考量教材的規范性和信息化,以確保教材科學化,有利于促進生態課堂建設,促進“三教”改革發展。
3.2.3創新教材內容與形態
對于學生來說,學好知識不能僅靠課堂教師的講授,更要依托教材展開更深入和廣泛的學習。高職專科教材改革,廣度上實現拓寬、減低課程深度是大趨勢,理應伴隨高職英語教學目標與定位的變化進行數量上的壓縮和質量上的提升。在教材內容選擇上,一方面要體現英語專業知識,另一方面要設計相關專業知識和案例,融入專業元素,完善教學資源建設,推行形態一體化教材,建設一批個性化特色高職專業英語教材。
3.3革新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能——構建生態課堂環境
3.3.1教學模式上構建以學生為中心
改變高職英語課堂“傳授式”“填鴨式”的教學模式,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啟發式教育模式,改變高職教學學生“要我學”的學習狀態,引導學生轉向“我要學”,增加學生在課堂教學的“課堂獲得感”,提高高職英語教學效率,課堂上,教師要注重新舊知識的聯系,通過以簡馭繁,深入淺出的教學,讓學生能實現知識的融會貫通。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有效“設問”引導學生“善于回答”;還要鼓勵學生“善于提問”,以啟發學生的“好奇心”。教師不把知識“講死”、不把知識“講盡”,留給學生發揮想象的空間、發現問題的空間,以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自主學習、拓展性學習能力。
3.3.2教學方法上實現靈活性和多元化
第一,教師可積極采用案例教學法,在課堂上融合學生自身生活中的實際案例,融合學生專業的案例,有利于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激發,提升高職學生英語的專業應用能力。第二,活用問答式教學法,問答的形式也要靈活化和多樣化,通過老師的自問自答、老師的設問、老師的反問、“誤導式提問”“學生提問”,積極啟發學生思維。運用小組教學法、讓學生以競爭、團隊協作的方式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采用情景教學法,通過情境模擬、案例模擬的方式提升學生英語學習的實踐應用能力。總之,通過靈活的、多元化教學方法的應用,促進教學中的師生互動,構建活躍的、民主的、多元的生態課堂模式。
3.3.3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輔助教學
結合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有效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能有效拓寬學生視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選擇教學素材,在教學設計上動靜結合、突出重點。合理運用多媒體課件、微課輔助教學、云班課模式構建現代信息技術翻轉課堂模式,在有效節約時間的同時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在線上教學上有效拓展學生知識內容、學習空間和學習時間,同時可結合微課、慕課鞏固實踐應用所學知識;通過在線問答、網上自我測試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實現學生鞏固提升,同時也有效提升了教師和學生的信息素養,形成積極的生態課堂模式。
4結語
在“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職職業教育“教師”“教材”和“教法”建設創新越來越被關注和重視。通過訓評結合,提升教師綜合素養——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內外兼修,推進新型教材建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革新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能——構建生態課堂環境,不僅能促進高職教育教學“三教”改革發展,也有利于高職生態課堂的構建。能有效促進教學理念的革新和發展,實現高職教育資源的豐富和優化,促進教學模式的不斷更新,奠定高職教育健康發展的基礎,提升學生專業能力,樹立學生正確的“三觀”,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具有實踐性和應用性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楊洪玉,沈杰,李鳳.課程思政視域下高職英語“三教”改革探索[J].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20(04):75-78.
[2]顧薇.淺談核心素養下高職英語生態課堂的有效構建[J].校園英語,2020,(36):114-115.
[3]段御苑.“互聯網+”時代職業學校英語生態課堂的構建分析[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1,(0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