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舒揚
摘 要: 通過闡述鄉村振興戰略下高等職業教育對湖北林業產業的重要作用,分析湖北林業產業發展現狀以及在林業專業、科技推廣、市場化等方面存在的人才短缺問題,提出高等職業教育助力林業產業發展路徑,以期帶動職業教育持續發展,為湖北林業產業輸送各類技能型人才,有效銜接湖北林業發展與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關鍵詞: 湖北林業產業;高職教育;鄉村振興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4-3020(2022)01-0076-03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1]。2021年2月25日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銜接好,使農村的生活奔向現代化,越走越有奔頭[2]。”在我國,林地占鄉村土地面積的75%以上,林業不僅是“三農”工作的重要內容和組成部分,還是把“綠水青山”進一步轉化成“金山銀山”的重要載體,是國民經濟不可缺少的基礎性產業,也是推進和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個重要生態依托和支持[3]。湖北有著豐富的林產資源,發展湖北林業產業能夠有效助力湖北農村經濟,而發展林業產業離不開科技和人才的支撐,持續為林業輸送高質量技能人才是林業教育的重大任務。職業教育正是立足于培養行業專項人才設立的教育體系,因此,研究林業職業教育對湖北省林業發展的助力路徑對湖北省鄉村振興有著深遠影響。
2020年8月,新版《職業教育專業目錄(2021年)》提出,農林專業為適應科技進步和產業發展需求,以服務鄉村振興、鄉村人才振興等為中心,形成了農業職業教育專業目錄體系[4]。根據人才調研數據顯示,湖北林業人才需求以林業規劃設計、林業病蟲害防治和森林培育技術等方面為主。隨著科學技術和產業的不斷升級,現代林業要求從業人員的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不同于之前。作為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國際合作交流五大功能的高等職業院校,培養大批懂生態、愛林業、技術專、技能強的綠色應用型人才則是振興林業產業的關鍵所在[4]。
1 湖北省林業產業發展現狀
林業產業是丘陵山區農村發展的基石,林業生態是生態宜居的基礎,森林文化是人類重要的精神文化寶庫,林業的主要從業人員都是林農。湖北全省總面積中,山地56%,丘陵占24%[5]。根據湖北省林業局官網統計,2020年全省共實現林業總產值3 830.25億元,其中第一產業產值1 370.99億元、第二產業產值1 198.38億元、第三產業產值1 260.88億元。截至2020年末,全省共有新型林業經營主體12 984個,其中家庭林場2 711家,林業專業合作社5 044家,各級示范社647個,全省省級龍頭企業、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分別為464家、25家。全省主要經濟林產品總量年末實有種植面積142.77萬hm2、產量846.97萬t。八大類經濟林產品生產情況分別為:水果產量678.49萬t,年末實有種植面積47.51萬hm2;干果產量41.914 9萬t,年末實有種植面積31.2萬hm2;林產飲料產品32.62萬t;林產調料產品2 982 t;森林食品28.65萬t;森林藥材27.29萬t,年末實有種植面積18.09萬hm2;木本油料33.1萬t,年末實有種植面積45.97萬hm2;林產工業原料4.61萬t;鮮草5 500 t[6]。由此可見,由林業帶動的其他產業經濟在持續穩定發展。在林業科技轉化背景下,2020年全省林業專業技術服務實現產值37.26億元,比上年增長32.25%[7],未來仍需強化林業科技手段,為林產創收提供有效支撐。
2 湖北省林業產業發展的主要問題
2.1 專業技術人才缺乏
隨著農業現代進程的不斷推進,農林專業技術人才缺乏問題日益凸顯。2020年,湖北全省林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7 195人,比上年減少726人;其中企業專業技術人員287人,比上年減少241人;事業人員6 305人,比上年減少469人[7]。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湖北省林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流失情況比較重,尤其是企業單位,很難留住有一技之長的專業技術人員。鄉村振興中林業主要發揮生態林業和產業林業的作用,生態林業包括天然林保護、生態公益林保護等林業保護工程以及國土綠化,這一部分基本上都是由國家財政購買服務;產業林業對鄉村振興的意義更大,產業林業在湖北省鄉村主要表現為經濟林種植、發展林下經濟和特色林業資源經濟等。鄉村林業經濟的發展對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不同于傳統農業種植的技術成熟性,林業周期長,經濟林木的種植受立地條件和小氣候影響大,種苗選擇、修剪、施肥、病蟲害防治等技術性更強,專業技術人才的缺乏直接影響林業產業經濟發展。
2.2 林業科技推廣的“最后一公里”沒有真正打通
2004年教育部提出了“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8],2014年5月30日中央組織部召開全國大學生村官工作座談會,進一步明確了大學生村官工作的定位,這些好的國家政策給鄉村帶來了活力,但還不足以從根本上解決農林技術推廣的“最后一公里”。林業科技成果轉化率低直接造成林地的生產力遠未充分發揮,林產品以傳統產品為主,科技含量低導致產品市場競爭力差、產品附加值低,沒有發揮出林業在鄉村振興中應有的效益。湖北省林業行業目前開展的科技服務專項有專家服務團、對口科技支撐“兩山”試點縣建設、科技特派員、“三區”人才、博士服務團等,還有中央財政林業科技推廣專項,但平均每年參與科技推廣服務的人數不足1 000人,相對于全省近1萬個鄉村及12 984個新型林業經營主體來說遠遠不夠。即使有再多的科技推廣人員下鄉,但目前農村以老弱病殘為主體的勞動力結構仍無法接受和落實專業技術指導,湖北農村依然缺乏林業科技人才的技術指導與推廣。
2.3 林業市場化程度較低,缺乏市場營銷專員
鄉村林業產品主要以核桃、板栗、油茶、竹筍、香椿等森林蔬菜等為主,很多林特產品存在增產不增收現象。以木本油料林為例,全省現有木本油料林總面積達到51.47萬hm2,其中油茶28.33萬hm2,核桃20.33萬hm2,油橄欖0.26萬hm2,油茶加工企業61家,核桃加工企業13家,油橄欖加工企業2家,2019年全省木本油料產值85億元[9],與提出了油茶千億產業的湖南省目標差距巨大;板栗已出現恩施、宜昌、十堰等市州大面積砍樹,換種其他樹種的局面。總體上湖北鄉村林業經濟中初級產品比重大、產品優勢不強、產業鏈不長,市場競爭力弱。林業產業化需要現代經營和管理知識,由于人才流失,湖北林業產業缺乏懂市場、會營銷的高質量技術人才開拓市場、促進銷售,帶領產業增收,加快推進現代林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產業興旺”。
3 高等職業教育助力林業產業發展路徑
3.1 調整專業,適應林業產業發展
農林專業職業教育是我國職業教育未來發展的新方向。農村人才向城市流動的根本原因是我國現階段城鄉發展水平仍有很大差距,大多數學生希望通過一技之長走出農村,在城市謀得立足之地。根據農村實際需求,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需要從農業、林業、氣象、交通、環境等與農林種植相關的專業出發,培養中國的職業林農。目前,我國多數農村正面臨人才斷層問題,相關部門應當重視基層技術人員結構老齡化、實際人員不足等問題[10]。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設置應適應鄉村振興戰略需求,除傳統的農、林、牧、醫等專業外,探索設置農林專項、農旅融合、農村電商、鄉村管理等新型專業,從而滿足市場需求。職業院校應通過調整優化和升級改造傳統專業,積極設置和扶植新興專業,重點培育品牌骨干專業,全面構建優勢特色專業群,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培養專業技能人才[11]。
3.2 改革培養模式,主動服務鄉村振興戰略
湖北省高職院校的生源主要來自湖北省內的農村家庭,作為教育大省,職業院校大力培養湖北省內生源能為加速實現美麗鄉村奠定堅實基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涌現出各項有創新特色的職業教育模式,教育部提出了“一村一名大學生”工程,湖北職業技術學院與地方政府聯手創辦了“農機培訓中心”農機技術培訓班,2019年湖北省高職擴招專項培養訂單式人才(蘇寧店長班、京東訂單班、百度訂單班等)。
發展高等職業教育,培養大國工匠,可以使更多城鄉勞動力接受高等教育成為新型林農,并啟動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鼓勵高職學生獲得各類職業技能證書,開拓其創新創業精神,引導學生充分了解鄉村實習機會,讓學生體驗回鄉工作創業過程。通過加強校企合作,創新工農學結合、生產性實習、頂崗實習等培養模式。目前,許多知名企業已和高職院校合作開辦創新創業班級,由學校繼續推行課程思政,將工匠精神融入課堂,用中國企業家的創業精神感染學生;由企業引導學生進行農業創業項目孵化,舉辦創業訓練營向學生傳授實操知識。高職院校可以聯手有實力的企業在農村創建創業園基地,打造真實農業創業項目,讓學生在實際工作場景中練習、學習、創新,開創高職學生創業新模式。
3.3 加強部門合作,豐富培訓形式,提升崗位人員專業素養
針對湖北農村當地特色為林業崗位人員進行專業培訓,根據不同地域設計符合當地林情的培訓計劃。除了送教上門之外,也可由政府部門牽頭組織專家在線講座以及高校課堂直播,讓林農有機會與高職院校學生同上一堂課,學習現代先進林業知識和技術。此外,職業院校可以與對口幫扶的農村共同建立林業課程實訓基地,將課堂從教室搬到森林田地中進行現場指導,例如在農村建設與課程配套的林業綜合、有害防治、茶葉種植等實訓室。還可以根據農村當地優勢開創集教學示范、生態建設、科技研究于一體的生態園,既能帶領學生進行實踐,也能提升當地林農的林業專業素養。
3.4 加大經費支持,改善林業教育條件
無論是更新高等職業院校的課程設置、優化師資還是建設林業實訓室、對林農進行培訓,都需要配備相應的經費,以此改善職業院校的辦學條件,提升競爭力,并刺激從業人員的積極性,以便培訓工作順利展開[12]。因此,林業部門應規劃好費用支出,并爭取財政支持,為林業產業發展持續輸送新型人才。
4 結語
為了持續鞏固脫貧成果,保障農村人民不返貧,亟需以林業產業升級為導向,充分利用高職院校開辦林業專業、對林農進行林業行業培訓,發展具備現代技術、懂專業知識、會現代技能的新型林農。湖北作為農業大省和教育大省,更應成為全國示范,通過林業職業教育的有效銜接,為湖北林業產業提供人才和技術保障,為鄉村振興戰略貢獻力量。
參 考 文 獻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2.
[2]學習強國.習近平2021年2月25日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的講話[EB/OL] (2021-03-01)[2022-02-07]
http://sw.wuhan.gov.cn/ztzl_26/jgjs/xjpzsjxlzyjh/202103/t20210301_1640663.shtml.
[3]劉雪茹,曾玉林,趙繼鋒.鄉村振興戰略下的林業就業問題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1,32(19):79-82,88.
[4]吉文林,蘇治國,王周鎖,等.升級改造專業目錄 精準服務鄉村振興——《職業教育專業目錄(2021年)》農林牧漁大類解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1(7):15-19,40.
[5] 湖北省人民政府.湖北省情概況2021年[EB/OL] (2021-03-31) [2022-02-07]
http://www.hubei.gov.cn/jmct/hbgk/202103/t20210331_3440125.shtml.
[6]湖北省林業局.2020年全省林業年度報表[EB/OL] (2021-02-28) [2022-02-07]
https://lyj.hubei.gov.cn/zfxxgk/fdzdgknr_GK2020/tjxx_GK2020/2021/202104/t20210408_3458069.shtml.
[7] 湖北省林業局.湖北省2020年林業經濟運行情況簡析[EB/OL](2021-02-08) [2022-02-07]
https://lyj.hubei.gov.cn/zfxxgk/fdzdgknr_GK2020/tjxx_GK2020/2021/202104/t20210408_3458078.shtml.
[8]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辦公廳關于推進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實施“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的通知[EB/OL] (2005-06-03) [2022-02-07]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moe_743/200506/t20050630_110617.html.
[9]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湖北省木本油料產值達85億元[EB/OL] (2020-10-10) [2022-02-07]http://www.forestry.gov.cn/main/28/20201010/092930811957826.html.
[10]劉博達.林業高質量發展助推鄉村振興戰略探究[J].畜禽業,2021,32(12):94,95.
[11]段鵬超,周建波.林業職業院校開展行業培訓服務城鄉融合發展的對策建議[J].綠色科技,2021,23(9):267-268.
[12]幸荔蕓,袁德梽,林克松.跨界融合與精準扶助:鄉村振興戰略下涉農高職“1+N”農民培訓模式的行動探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0(13):31-36.
(責任編輯:鄭京津)